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文化运动
初中历史

下列人物中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康有为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民主与科学 B.民族与科学
C.民权与科学 D.民生与科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兴趣小组想对新文化运动作探索性研究,他们应该参考的报刊是(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中外纪闻》 D.《新青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70年代,《     》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的办报形式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中国大大众传媒的先驱。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___________创办,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1898年维新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维新变法的唯一成果。
1905年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正式上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错、辨析题
【例】改错题: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以上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答案:把“夏朝”改为“商朝”。
辨析题: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措施,一举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以上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不正确。林彪反革命集团于1971年就被粉碎了
1、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民用工业
2、鲁迅创作的《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4、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是失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
5、1909年,唐胥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6、《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古老的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们的斗争“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的“斗争”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思想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谨、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 :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思想变革”是指什么?这场变革中出现了什么新思潮?
(2)材料二表明伏尔泰什么观点?请列出两个受到此观点影响的欧美革命。
(3)依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什么观点,为此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历史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方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洋务始末》
(1)材料中“□□□(人物)”的观点最能体现出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为实现他们的梦想和愿望”,该派别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材料二 “今之言变法者,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学,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化弱为强,岂不由斯道矣乎。有非常之才,则足以济非常之变。”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2)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两者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改革内容的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什么?在这两位“先生”的旗帜下,掀起了什么运动?综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下列关于该杂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由陈独秀创办的
B.它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它是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D.它全部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揭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所高举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
(2)漫画二反映了1919年打倒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事件,你认为这三只拳头分别代表哪三个阶层?这三只拳头最终斗争的结果如何?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一与漫画二所揭示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关于某运动的一张卡片。该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C.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D.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其“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推翻清王朝 D.宣传民主、科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应该首选查阅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新文化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