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日建交
初中历史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马尾海战 B.黄海战役 C.旅顺战役 D.威海卫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时间
地点
人物
官职
1841年2月
广州虎门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葛云飞
总兵
1841年10月
浙江镇海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陈化成
江南提督

A.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 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
(3)材料三中“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什么?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下图有关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收复新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实与推论:每一小题2分,共12分。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把答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1.《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辛丑条约》规定: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一带。
使清政府直接在西方列强的武装监视之下。
 
3.洋务派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送了几批学生出国留学。
促进了西学的传播,直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4.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
 
5.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6.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建海《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两个“不公正”的含义。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伴随着列强的入侵,不断地抗争成为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下列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人物是:(    )
①左宗棠 ②邓世昌  ③彭德怀  ④李宗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请回答: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李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设立工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

A.《火烧圆明园》 B.《甲午风云》
C.《太平天国》 D.《武昌起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中日建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