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光的干涉
高中物理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第一次在实验室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图中M为光源,N是有一个小孔的屏,O是有两个非常靠近大小相同的小孔屏,两小孔与N上小孔的距离相同;P为像屏.

(1)该实验设置O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呈现在P屏上的光的干涉图样应该是图2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中不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不同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爱因斯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眼镜镜头涂一层薄膜叫做增透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增透膜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B.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4
C.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
D.因为增透膜的厚度一般选为适合绿光反射时相互抵消,红光、紫光的反射不能完全抵所以涂有增透膜的镜头呈淡紫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如果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现有一个光源以0.1W的功率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发射波长为m的绿光,已知瞳孔的直径为4mm,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J·s,不计空气对光的吸收,则眼睛能够看到这个光源的最远距离约为

A. B. C. D.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绿光通过单缝S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1S2与单缝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屏上O点距双缝S1S2的距离相等,P点是距O点最近的第一条亮条纹。如果将入射的单色光换成红光或蓝光,讨论屏上O点及其上方的干涉条纹的情况是
   

A.O点处是红光的亮条纹
B.O点处不是蓝光的亮条纹
C.红光距O点最近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
D.蓝光距O点最近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图中所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将滤光片由蓝色换成红色,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为在暗室中观察肥皂薄膜干涉的实验装置,灯芯上洒有食盐的酒精灯发出黄色火焰,在图示的情况下,从肥皂薄膜的       (选填“右面”或“左面”)观察时,可看到黄黑相间的       (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干涉条纹。当用白光照射肥皂薄膜时,可观察到       (选填“黑白”或“彩色”)的干涉条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头如图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若实验测得4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Δx="0.960" mm,已知双缝间距d="1.5"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00" 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为λ=              mm.

来源:物理光学(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双缝的作用是                                  ( )

A.遮住过于强烈的灯光
B.形成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光源
C.使白光变成单色光
D.使光发生折射
来源:物理光学(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肥皂薄膜在阳光照射下可看到彩色花纹的原因是                                (  )

A.薄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B.薄膜对不同色光的反射方向不同
C.不同厚度的地方,薄膜吸收不同的色光
D.不同厚度的地方,某一波长的光从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互相叠加而产生的
来源:物理光学(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的眼镜、较精密的光学镜头的表面都镀有一层薄膜(常用氟化镁),叫增透膜,它能减少反射光,增加透射光.增透膜的原理是                  .

来源:物理光学(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束白光在真空中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到的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亮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其原因是( )                                                       

A.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
B.各色光的速度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
C.各色光的强度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来源:物理光学(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波长λ="0.51" μm的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测得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Δx="0.55" mm.若将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的水中,那么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是多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距离双缝l处,得到稳定的干涉图样.若使光屏在其附近前后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屏向前移动,干涉图样变得模糊不清
B.将屏向后移动,干涉图样变得模糊不清
C.只要屏移动,干涉图样就变得模糊不清
D.不论屏向前移动,还是向后移动,屏上均有清晰的干涉图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差Δx=0.6μm,若分别用频率f1=5.0×1014 Hz和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试通过计算说明P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