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稳定物价,政府可以( )
①大力扶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物价
②加强经济干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
③完善宏观调控→健全价格监管机制→打击恶意囤积→稳定物价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补贴→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下列举措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是( )
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增加涉农补贴 ④增加税收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GDP、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
GDP增速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
8.5% |
6.8% |
7.8% |
25080.61 |
9689.15 |
注:前三季度我省CPI上涨2.3%,财政总收入达到12221.39亿元,同比增长13.6%。前三季度全国GDP平均增速是7.7%
(1)材料一反映了我省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二 2013年10月27日,第11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二期落下帷幕。从成交情况看,在全球经济未见明显起色情况下,欧美等传统市场消费水平普遍下降,但日用耐用生活品需求尚可。中高端及奢侈品产品需求持续低迷,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订单也多以短期订单和小单为主,促销品订单明显增多。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积极转型升级,不少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以及品牌效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广交会组织的多场产品设计和市场定位等活动都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新颖的设计和创意稳定了出口并逐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如何积极应对外贸转型升级?
材料三 中共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历次重大提法
时间与会议 |
重大提法 |
1987年十三大 |
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
1992年十四大 |
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 |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
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2002年十六大 |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 |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2007年十七大 |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2012年十八大 |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3)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意义。
2013年10月9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数据,9月份江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物价已经连续9个月上涨。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增多→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B.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C.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通报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挂牌。中国是贸易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贸区的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开放的尺度也将更大,能够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创造新的增长极。从这个角度看,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意义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
面对上海自贸实验区的启动,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有利于( )
①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③实现规模经营,化解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进一步支持经济复苏和劳工市场,并将0—0.25%的低利率至少维持至2015年中。美联储继续维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大大增加全球经济失衡的压力,使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热钱压境”的风险。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的影响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针对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央行在2012年上半年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银行可贷资金增加,企业融资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②居民存款实际收益下降
③商业银行整体经济效益下滑
④社会总需求将有所增加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国家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启动农村消费。下列举措与这一政策相同的是
A.央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
B.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
C.适当增发国债 |
D.铁道部决定 2009 年春运旅客列车票价不上浮 |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要加快改造和升级的步伐。这要求
A.利用信息化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 B.为跨国公司、世界名牌做贴牌生产 |
C.严格准入条件,逐步淘汰传统产业 | D.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
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成为中国主动开放市场,尤其是开放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先行者。此举措有利于
A.推动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 |
B.加快我国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的速度 |
C.防范人民币升值过快带来的风险 |
D.促进我国企业转型,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
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 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
材料二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三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说:“‘两个同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2011年11月,美国发起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12年1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风力发电设备——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主要是因为
A.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 |
B.新能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需要其提供就业岗位 |
C.美国需要通过减少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口擦能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
D.美国的新能源产业能过剩,不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关产品 |
我国加入WTO已经过去10多年了,但前进的路上有荆棘,“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反倾销等,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不得不应对的挑战。为此,我们
①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②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
③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
④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策略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只有深化改革,我们的城镇化才不会走偏,目的才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
①改革户籍制度,为人们自由迁徙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②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自由流转
③改革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④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一线城市流动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