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高中历史

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 )
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 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

A.①② B.②③ C.①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来源:汉代的儒家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问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
来源:汉代的儒家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来源:“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攻打别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真的)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道后世。
  材料二 君之视臣(民)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材料三 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贷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颖。……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材料四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分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颖。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
请回答:
(1)按材料顺序分别指出各段材料所代表的学派及主要主张。
(2)指出材料中哪些学派的主张被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的统治阶级所采纳,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来源:儒家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