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三次科技革命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 B.造纸术与火药
C.火药与指南针 D.印刷术与造纸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   )

A.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法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所研制的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
B.火药由古代军事家发明,近代时期开始用于战争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D.指南针的出现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C.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B.火药用于军事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
C.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D.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

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 ‘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特点有(   )

①服务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材料中的“乾隆二十二年”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A.帝王纪年 B.年号纪年 C.干支纪年 D.公元纪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