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高中历史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B.民族危机逐渐加重
C.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说:“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国内战争已使帝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这里的“国内战争”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开天津为商埠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尽管理想如此高远,但有限的政治资源和思想资源又使他们重新回到他们所憎恶的统治方式上去。”与此结论相符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介石曾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新中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朝田亩制度》中,从“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

A.共产与民主 B.共产与平等
C.平等与自由 D.民主与科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制度落后 B.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C.战略战术失误 D.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 B.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
C.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 D.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D.“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