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高中历史

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协同作战的结果
③中国人民最早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
④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的发生,其根本因素归根结底是(   )

A.民族矛盾的尖锐 B.国家利益的争夺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霸权主义的盛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 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它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
材料二  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了许多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与会的48个同盟国于8日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容,拒绝签字;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
——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理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边漫画,该漫画(    )

A.讥讽了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B.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C.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D.反映了英德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起国德国,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德国近代以来在思想、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巨匠伟人及其成就各一项
材料一 “德国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德国新领导人修改“一战”后的领土和约的主要活动。结合材料一和二战后的国际背景,简述“二战”后联邦德国重新站起来的内外因素。(12分)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德关系重大事件

时间
内容
1895年
德国协同法俄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1900—1901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和签订《辛丑条约》。
1917年8月
北京政府正式对德宣战。
1941年12月
国民政府正式对德宣战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95年和1900—1901年的中德之间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危害。概述1941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的背景和两次对德宣战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块面包!而是一个生存空间!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我的同胞父老们,人不是存在于理论上和废话,在宣言或是在政治哲学的系统;他生活在于他能够获得什么从这个土壤依靠他的自己的劳力在食物和原始物质的形式当中。这是什么他所能够吃的,这是什么他所能够利用为了制造和生产。假如一个人自己的生活情况提供他太少,他的生活将会是可伶的。……我们看见这个主要的原因为了这个生存的紧张存在于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在地球的资源当中。……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或是不能为自己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它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 ……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
——希特勒
材料二   世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是不平衡的,是跳跃式的。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以飞跃的速度赶上自己的竞争者并跑到前面去了;相反的,有些国家则踏步不前,并且逐渐落到后面去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希特勒德国无论在经济上或军事实力上均已全面地超过老大的英帝国主义或法帝国主义。可是,英法两国却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而力量超过英法的法西斯德国是连一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也没有。这样就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力量的对比和彼此间势力范围划分不相称的现象加强。……因此,它们就想再分一次,以便对自己有利。
——《世界现代史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德国人为什么生存于一个“紧张的、存在不公平的分配地球的资源”当中。并分析其要为德国人“解决”该问题的实质。
(2)综合材料谈谈世界发生战争的根本性因素及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持有的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月12日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东京审判)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他称,“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的,应该说是战胜国一方作出的裁决”。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猛烈批评。
——2013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二战各国伤亡情况统计总表

国名
死亡
受伤
合计死伤
苏联
2680万
3300万
6000万
中国
1800万
1700万
3500万
德国
800万
2000万[来源
2800万
波兰
630万
100万
730万
日本
290万
400万
690万
南斯拉夫
170万
300万
470万
美国
38万
150万
190万
英国
40万
120万
160万
意大利
20万
50万
70万

 
(1)据材料一,指出安倍质疑东京审判的理由是什么?他认为合理“裁决”应该是怎样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的合法性。简要分析60多年来,日本一直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罗斯福的中国大国地位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国际关系理念——集体安全的思想,……与威尔逊国际联盟不同的是,罗斯福倡导的联合国是以“警察委员会”作为支柱,他设想把世界划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国维持秩序,这些大国在本地区具有特殊的权利和责任。……罗斯福认为,美、苏、英、中四个国家可以担当大国的角色,……中国在亚洲,尤其在远东地区发挥作用,而有关全球性的和平和安全问题,四大国将共同协商解决,这就是罗斯福的“四警”制思想。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
材料二 依照罗斯福的对华军事思想,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不仅是战时的需要,也是维持战后亚洲和平与安全的需要。由于中国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将不仅为反日本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也将因此崛起为一个军事强国,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屏障。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罗斯福在“集体安全”上的主张及其实现的途径 。(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罗斯福扶植中国“大国地位”的表现。(5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6年5月底,英、德之间爆发的日德兰海战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在战斗中,英国出动了约l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l00艘军舰。虽然最后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迫使德国海军龟缩在海港中,只能派出潜艇四处活动,寻机击毁英国的舰船。
材料二 中途岛海战在二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争中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日本方面集结了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80余艘巡洋舰、驱逐舰和700余架舰载机;美国方面3艘航母,2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200余架舰载机。结果美军用1艘航母和l00余架飞机的代价,使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之后,日军开始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摘编自《20世纪著名的世界海战》
材料三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与日德兰海战相比中途岛海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名称及成果内容。(7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9月,日本与苏联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最终日本惨败。
材料一:苏军首次实施了空降作战、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战术,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苏军早就通过谍报网搜集到了日军军事情报,并进行了战前准备,利用哈拉哈河左岸蒙古高台的优势和合理的战略战术,在开阔的平坦地形上有明显优势机械化战法,在诺门罕张网以待。
——摘编自日本军医松本草平回忆录《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等
材料二: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按德、日盟约,希特勒一再催促日本对苏开战。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德国再次催促日本出兵。但日本鉴于诺门坎之战的惨败,不肯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被诺门坎战役改变了。1 945 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关东军许多部队一击即溃。
——摘编自何立波《诺门罕之战:关东军为何惨败于苏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军赢得诺门罕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诺门罕战争对二战进程的历史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8月9日—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正式会晤,其成果便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大西洋宪章》的这些条款宣示了英美两国战争与和平的目标,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作为战后理想世界秩序的一个展望和设计,它的发布受到世界舆论的赞扬,极大地鼓舞了正在殊死抵抗纳粹、法西斯侵略奴役的各国人民。
——摘编自朱大伟《<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
材料二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8分)
(2)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7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