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高中历史

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民族的经济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C.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准备了下列一组BENT的宣传图片,依据图片信息判断,其中明显与主题不符的是(   )

A.步枪里的玫瑰 B.向新纳粹主义说"不"
C.施罗德给遇难者献花 D.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前,美国提出了打击“邪恶轴心”的说法。据统计,小布什在319次讲话中,用了1000多次“邪恶”这个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美国全球遏制理论失灵
B.中东动荡威胁世界和平
C.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
D.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墨子·非攻》
材料二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有:“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强迫战败国签订了巴黎和约,并成立了国联以维护和平;二战后,国际社会对德日法西斯战犯进行了审判,取缔了纳粹等法西斯组织,对德日进行民主化改革,并成立了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体现了墨子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以及该条约对二战爆发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在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方面,二战后的举措和一战后的相比,有哪些进步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 (330万吨TNT当量) 实验爆炸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 只用了2年零8个月, 比美国少用4年半,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于敏,1926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1960年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率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2015年1月9日,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摘编自 《人民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共谋人类和谐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联合国的活动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维和行动    ②第一个强制性决议    ③第一支维和部队   ④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司司长约翰.希克森在1947年说:“人们是否从华盛顿时代开始就一直认为联盟是万恶之源?我对此毫不在乎,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材料二:1952年12月,宋庆龄作为新中国和平使者,率领一个59人的代表团去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宋庆龄当选为会议执行主席之一。在会上,宋庆龄以有力的声音发表了题为《人民能够扭转局势》的演讲,她指出:各国人民有力量扭转事态的进程,恢复人们对和平未来的信心。她还对巩固世界和平提出了建议。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雨般的掌声打断。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是和平时期,为什么材料一却反映美国还强调结成“军事同盟”?
(2)材料二中宋庆龄所指的“局势”是什么?“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雨般的掌声打断”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除了依据公共利益而出现的社会差别外,其它社会差别,一概不能成立。)……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自然和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四条: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第二条: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第七条: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权享受平等保护,以免受违反本宣言的任何歧视行为以及煽动这种歧视的任何行为之害。
——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1)据材料一概括法国《人权宣言》所体现的人权思想。
(2)据材料二归纳其人权主张。 指出在人权与法律的关系上,《人权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的主张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十一条 (一)兹特声明: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第十二条 (一)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
材料二 第二十四条 (一)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
第三十三条 (一)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
第四十一条 安全理事会得决定所应采武力以外之办法,以实施其决议,并得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执行此项办法。此项办法得包括经济关系、铁路、海运、航空、邮、电、无线电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关系之断绝。
第四十二条 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联合国宪章》194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盟约》和《联合国宪章》在维护世界和平机制方面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者维护世界和平机制不同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8年9月17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这就是著名的“戴维营协议”。
《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规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居民在一个5年过渡期内实行“自治”,在那里将建立自治机构来取代以色列的军事统治机构,以色列取消设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军事机构。此外,将建立一支警察部队,其中可以有约旦人参加。以、约部队将参加联合巡逻。不得迟于过渡期开始后的第三年,埃、以、约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居民选出的代表将以联合国安理会22号决议为基础举行谈判,以确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最后地位。在过渡期结束以前,以、约将缔结和约。
《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规定:埃、以将举行谈判,其目标是在这项纲要签字后的3个月内缔结和约。和约的各项条款将在条约签定后的2至3年之间执行。埃及在西奈半岛行使充分主权。以色列军队分两阶段撤退。以色列在阿里什、拉法、纳克卜角和沙姆沙伊赫附近留下的机场归埃及,作为民用。以色列船只可以在苏伊士湾、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自由通航。协议还规定了联合国部队驻扎的地方等。
作为旁证在条约上签名的卡特说,这证明“和平已经到来”,“我们终于迈出了和平的第一步,这是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上的第一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戴维营协议”签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维营协议”产生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7月10日,美国五角大楼下属情报机构出台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军方拥有世界上最活跃且型号众多的弹道导弹计划”,这份报告甚至宣称,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正不断扩充,未来l5年有l00枚导弹可以打到美国本土,有可能已经达到美国的水平。这一材料不能说明
①中国是世界上导弹最先进国家
②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假想敌
③中国成为对美国威胁最大的国家
④西方国家的冷战意识依然存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1999 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

材料二    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年1月10日,以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磋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年1月20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
——《建构和平——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
(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中国早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材料二     1955年3月1日,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和平是恐怖(核武器)生产出来的健壮的孩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做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式武器(核武器)如何“改变了国际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据外媒2015年3月22日报道称,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表示可能将在“可能预见的未来”展开攻势。而就在前一日,美英两国同时宣布向乌克兰派遣士兵帮助训练乌国军队,在乌境内展开军事培训工作。就在俄罗斯大规模庆祝克里米亚入俄一周年之际,美英联盟如此“高调”支援乌克兰政府军,乌民间武装又抛出“进攻”言论,不禁让人对乌局势以及美国对乌政策是否发生“转变”产生猜想。
而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对乌培训行动此前一直没有启动,是担心此举会刺激普京。但近日普京频频“大秀肌肉”,不仅在黑海、克里米亚等多地举行实战军事演习,还下令俄北方舰队及伞兵部队进入全面戒备状态。普京的“不甘示弱”着实刺激了美方,促使美国将对乌援助公开进行,“意在向俄罗斯表明普京‘削弱邻国、将克里姆林宫的控制强加于人’不会再得到容忍。同时也向莫斯科表明,英国与西方将准备继续支援基辅政府”。
——摘自新浪新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趴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而煤的供应停止,没有电,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摘编自迈内克《德国的灾难》
材料二   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摘编自《光明日报》《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