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此,中国主要的应对措施是( )
A.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B.照搬西方国家经历的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道路 |
C.将信息化作为我们目前经济发展的战略全部重点 |
D.先发展后治理 |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 )
A.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
B.人们教育为人民 |
C.无论在任何时候,必须以教育为中心 |
D.优待知识分子就能办好教育 |
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下列解释中哪个是正确的
A.在全国重点办好211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
B.面向21世纪,在全国范围内办好一所最著名的大学 |
C.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
D.在全国重点培养221名学科精英人才 |
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此村变化最能说明的是 ( )
A.要想富,先种树 | B.要想富,先修路 |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 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A.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 B.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 D.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
1977年,我同恢复了高考制度,其背景是 ( )
A.“文革”结束后,文化教育领域百废待兴 | B.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
C.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D.中共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 ( )
①重视全面发展 ②重视德育 ③教育要面向世界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邓小平复出后,自告奋勇地抓教育。其在教育方面拨乱反正的措施是()
①整顿恢复教学秩序 ②恢复高考制度 ③编写新教材 ④倡导尊师重教 ⑤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⑤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把教育办好。”又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要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材料2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指:“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回答:
(1)根据材料1,邓小平是怎样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根据材料2,江泽民的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3)材料1与材料2的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③④⑤ | B.②③ | C.②③⑤ | D.①④ |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 |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B. |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
C. | 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 D. |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