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 | 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
B. | 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
C. |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
D. | 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
"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 | 纳西比战役 | B. | 葛底斯堡战役 |
C. | 瓦尔密战役 | D. | 萨拉托加大捷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请回答:
(1)古希腊是世界民主政治的摇篮。请概括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2)罗马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请分别写出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和最终完成的法律文献。
(3)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的称誉。在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4)美国独立后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请概括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的相同点。
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
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
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 |
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
(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
(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
(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
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1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2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请完成:
(1)据图1,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据图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一机制源自于什么理论?
(3)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特点?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其政治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不包括
A.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C.消除种族歧视建立和谐社会 | D.建立联邦共和国政府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去美国的人非常少。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博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咨文,指出:“我国宜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咨文。对上述材料准确的理解是( )
A.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侵略 | B.美国重视帮助中国发展文化教育 |
C.美国企图强化对华文化价值观渗透 | D.美国企图强化对华思想控制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以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个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演说中说:“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
材料三 美国中国两部宪法内容摘要: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为四年……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海陆军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1)根据材料一回答,“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历史原因,评价孙中山“平均地权”主张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异同之处。
(4)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指出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认识。
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政治制度演变发展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其未来走向。
请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体形式最早是哪一个国家通过哪一部重要文献确立的?
(2)根据图二,说出美国的政体名称,并简要说明在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分权与制衡”的?
美国学者罗伯特﹒J﹒格林说:“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成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是投‘民共党’的票。”这段材料说明美国的
A.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区别 | B.两党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
C.选举制度只为一个党服务 |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
政治与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请你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历史》必修1
材料三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所述涉及的法律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性质及其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政治原则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该宪法的颁布有何积极作用?(2分)
(4)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3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中外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5分)
(1)根据图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主要职能各是什么?(3分)
(2)图二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原则在美国联邦政体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3)对比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相似之处?(1分)本质上有何不同?(4分)
东西方“三权分立”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其实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
材料一:
图2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1)根据图1,你认为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图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设置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2)材料2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
(3)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相同吗?(1分)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