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抒情方式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沙场秋点兵”与“可怜白发生”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马作的卢飞快”中一句引用了“的卢”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来源: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的意思;③欲:好像;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1)下面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B.诗歌描绘了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C.诗中的“江”“鸟”“山”“花”被涂上了碧绿、莹白、青翠、绯红的色泽。

D.景物虽好,但春归人未归,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2)请赏析“山青花欲燃”中“燃”字的表达效果。

来源:2020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

庆清朝慢 踏青

[宋]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②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③饾饤(dòu dì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④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敘、眉头紧锁的神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来源: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下列各题。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  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词中“蛾眉”这里借指  

(2)词作最后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作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春尽

[唐]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

[宋]郑渊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宜人之景。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来源: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武陵春》,完成各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下列对此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武陵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避难时所作,反映了女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情感。

B.作品由景而情,从神态举止到内心波澜,写得真率自然,跌宕起伏,词风凄婉劲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C.国破、家亡、夫逝是女词人愁绪产生的原因,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载不动许多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D.词人通过"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欲抑先扬,把她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生动真切。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新颖奇特,请你品一品。(可从修辞、写法等方面品析)(2分)

来源:2016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抒情方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