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初中政治

2023年贵州榕江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村超)由群众主创、参赛者以村民为主,其接地气的办赛风格、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热烈的现场氛围,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观赛,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对村超这一赛事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浓厚的乡土风情,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推动民间足球文化创新性发展,带给人们全新体验

③激发了所有人热爱足球的情感,传递了正能量

④既增加村民收入,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发展民营经济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③民营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经济实力和GDP进行评估,2023年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分布情况如下图。图表说明(

A.

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

B.

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亟待解决

C.

应保障东北地区经济优先发展

D.

需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能够体现公平正义要求的是(

①教育部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

②国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③消费者在网购后为了得到卖家的感谢回馈,不管产品质量优劣总是给卖家五星好评

④国家医保局实行每年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为患者减轻用药负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202312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一决议(

①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②展现了中华文明不断扩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③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走向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312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每个公民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弘扬宪法精神的职责。为此,青少年应该(

①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②理解认同宪法,遵守宪法要求

③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

④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宪法实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某班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作为模拟法庭使用的是(

A.

高某因违反管理规定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被终身禁止进入此熊猫基地参观

B.

李某因超速违章,被系统拍照并曝光在电子屏上

C.

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D.

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以下四位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日常表现,你认为点评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下列观点最能恰当概括上述内容的是(

A.

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B.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也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C.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D.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44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大力倡导读书(

①可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②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可以启智增慧,提升个人修养

④启示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所谓小微违法行为,一般指情节轻微,不会即刻对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违法行为。如三无老年代步车上路、行人闯红灯、在人行道上停车、飞线给电动车充电等。对于小微违法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虽是违法行为,但危害不大,以视之即可

②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我们应依法自律,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海量的小微违法行为会带来巨大的治理成本和潜在风险,不容小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暖心的小举动:垃圾袋外特别贴上玻璃碴请小心的纸条以提醒保洁人员;在遗失了井盖的路边竖起警示标识以提醒路人;为脚步匆忙、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递上一杯水……从这些暖心举动中,可以感悟到(

①关爱他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②关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唯一桥梁

③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④我们应推己及人,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述语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爱国、自由、诚信、和谐

C.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

诚信、敬业、爱国、友善

来源: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筑牢保护之盾 坚定法治自信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制建设历程

法律链接

第十七条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节选)

第二十八条 本法所称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

吸烟、饮酒;多次旷课、逃学;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节选)

有同学认为:国家为我们密织的法律保护网,意味着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的责任,与未成年人无关。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物。

2)结合材料,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为有效保护文物建言献策。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弘扬宪法精神 治理网络空间

时代越是发展,社会越是进步,人们就越发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和温度。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修订反间谍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翻开一部部法律,开宗明义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在2023年国家宪法日开展的“宪法晨读”活动中,8000多万名师生同步参与,营造了尊崇宪法的仪式感。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宪法的力量和温度给你的启示。


截至2023年6月,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约为10.26亿人。与此同时,自媒体造假现象也引发关注。

为吸粉引流,自媒体从业者徐某某与薛某编造“秦朗丢失寒假作业”的视频,散布虚假信息。同时,部分网民不分真伪、轻信盲从,导致事件不断发酵。因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可见,自媒体和网民都需要反思,勿让谎言成为流量密码。

(2)结合材料,运用依法行使权利与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说说你对“勿让谎言成为流量密码”的理解。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