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巨变 增强爱国情感
材料一、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从1900年的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大步地走向繁荣富强。10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有一种思想/既总结了过去/又对未来提出要求/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尺度/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材料一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二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全文出现86次。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
阅读上述材料,你简要谈谈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材料一 三十多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分析材料一,从中你能得到什么重要结论?
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材料一: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运作。和国内目前的各类保税区相比,自贸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自贸区被寄予厚望,或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设立自贸区,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哪些内容?
(2)自贸区的设立,体现了我国什么基本国策?
(3)身处看法的中国,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材料二:2013两会后,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概念的主要内涵是"高效低耗,创新驱动"这八个字。它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什么要坚持"创新驱动"?
(5)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今后你打算怎么做,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
关注国家发展
2012年11月8日,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某校初三(2)班同学举行了题为“学习十八大精神,关注国家的发展”的班会,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坚持推进改革,要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同学们围绕“为什么必须坚持发展和为什么必须推进改革”进行讨论。假若你是其中一员,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说明原因。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同学们认为上述报告内容体现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你认为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会见外宾时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的外交的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国当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政策有什么新的调整?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请举例说明(至少2例)。旧中国、新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局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年数据看发展。翻开国家统计局的年鉴,三条昂扬向上的数据曲线,勾画出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轨迹。
第一条:2003年至201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0.7%;
第二条:我国经济总量从2002年的世界第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
第三条:2002年至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从6200亿美元增长到3.6万亿美元,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出口跃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十年数据看变化。
(1)十年数据看发展。材料一的三条数据曲线,勾画出近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怎样的发展轨迹?
(2)十年数据看变化。从材料二的十年数据中你看出了哪些变化?
(3)你认为中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和实施哪项基本国策对材料一中曲线三的昂扬向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36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6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材料二: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精典回眸 我的感悟】(1)36年巨变,你感悟到哪些道理?
【深刻体会 我的思考】(2)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什么都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面对改革 我在行动】(3)为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材料一:阅读漫画《吃的变迁》
给啥吃啥 有啥吃啥 想啥吃啥 缺啥补啥
(1)漫画形象地反映出近6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2000-2010 年十年成就展示
(3)这十年以来,我们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主要得益于哪一基本国策?(2)
(4)展望未来,再过10年,我们将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2 分)
崛起10年,辉煌中国。从十六大到十八大,10年来,标志中国“崛起”的事件和数据数不胜数。
-----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以47.1万亿元,超过日本,已跃居世界第二。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二,其中货物出口居世界第一。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两大盛会精彩纷呈,创造诸多世界之最,书写灿烂世界经典。
(1)10年来,中国的“崛起”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是否标志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为什么?
(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二,这得益于我国坚持哪项基本国策?说说实施这一国策的必要性?
【关注家乡,你我共建】
材料一:2012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2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475元,增长11.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1年的2.06∶1缩小为2012年的2.05∶1,明显低于全国3.10∶1的平均水平。
材料二:下图是《宁波市海洋经济布局图》。2012年9月16日,第二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再次在宁波举行。据统计,2012年我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每6.5元地区生产总值中,有1元来自海洋。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我市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3)简要说说两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立足国情,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立足国情,才能更好地制定方针政策。请说出30多年前一次会议上我党作出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并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决策的重要性。
(3)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家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不是神……""限制君主的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欧洲,波及到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贴近,如此便利,如此全面地感知世界文化的丰富。在新形势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化而孤立地发展。一方面,我们应注重引进来,大胆、主动、积极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使其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养分;另一方面,要大胆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世界分享自身优秀的文化成果。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在英法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过程中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9世纪,欧洲、美洲许多国家成功践行了启蒙思想,其主要史实有哪些?
(2)材料二划线句子反映了一种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出现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据材料二,推断"引进来"" 走出去"的必然结果。
(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绘蓝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一幅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蓝图,承载起亿万百姓满腔的热情期望。
(1)新形势下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改革开放?
为人民改革,这是新一轮改革最响亮的政治宣示和最鲜明的价值导向。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为人民改革"的依据。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的改革宣示,也是新一轮改革深化的特征。
(3)谈谈把改革纳入法治轨道的必要性。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