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所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表决通过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表决通过陈吉宁、陈豪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以上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由此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五年,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三十五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三十五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三十五年。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各是什么?
(2)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观点的理解。
93年前的7月,一个伟大的政党庄严宣告成立;93年前的7月,一面火红的旗帜迎风冉冉升起,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华夏儿女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1)人们常用“弥足珍贵”形容收获的经验启示,请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求写出三点,6分)
(2)请你例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事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收集到以下信息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13年江苏省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立案查处违法企业942家;出台了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实施意见,
保障市民依法获取污染源环境信息的权益。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6分)。
①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因为改革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③市民依法获取污染源环境信息,举报污染环境行为,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运用所学知识,请谈谈同学们收集到的信息对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何积极意义。
【百姓呼声】“代表代表,开会就了”“选代表时很积极,选上之后就休息”,这是群众对部分人大代表闭会期间不积极履职的形象概括。如何发挥市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着力解决的问题。
【常委反馈】2014年年末,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下发了《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密切市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对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服务保障措施、监督约束等给出了“硬杠杠”,以激励代表依法履行职责。
(1)材料表明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是履行神圣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参加 是人大代表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2)针对百姓呼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了不负人民的期望,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2014年3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这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贸易冠军。
材料二:当前改革开放问题上,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改革开放到了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一基本国策?
为什么说“在改革开放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改革开放?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表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深刻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是高度的政治清醒,更是坚决的责任担当。
(1)问题探究——有同学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之所以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行为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认为只是政府的事情,也需要你、我、他的积极参与。你认为自己应该参与做些什么?
材料一: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2013年10月份以来,马鞍山市市委向全市发出倡议,希望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自愿与农村、社区困难家庭“结亲戚”,开展“走亲戚”活动。通过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深入到农村和社区,与群众结对子,全面真实了解基层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为人民服务具体化。“走亲戚”活动既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搭建了有效载体,也是干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2)“走亲戚” 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3)你对“走亲戚”活动有何建议?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关键年,这一年,亿万华夏儿女体会到党的温暖民生,改革再起和期盼的法治国家。
【民生一份温暖的责任】
2014年7月17日,江西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超过110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4.3%,城乡低保、医保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17.28万套,直接扶持个人创业4.4万人次……
(1)一系列温暖的民生举措说明了什么?
【改革一个关注的焦点】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一年之内,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质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已经形成。
(2)“而立之年”的改革为什么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法治,一个共同的期盼】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此京举行,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期盼实现这个总目标,作为国家的小主人,请你出谋划策。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时事链接一:2010年7月26日,教育部、中宣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做好9月全国第七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要求,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等,要让学生懂得新中国成立61周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学校准备开展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请你回答弘扬民族精神的理由。
时事链接二:网民评选出的2010年时髦词是“涨”,如食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物价因素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2010年11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
(2)党和政府为什么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
时事链接三:2010年9月7日上午,在我钓鱼岛西北偏北约12公里海域,两艘日本巡逻船先后冲撞中国渔船,随后日方非法扣押中国船长和船员。 钓鱼岛纷争发生之后,中国外交部多次要求日本放还我中国船员和船长,中国多个城市出现反日示威,广大网民也纷纷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日本这一野蛮行径的愤慨。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9月13日起,被日方非法抓扣的中国渔民和船长被陆续放回。
(3)钓鱼岛纷争发生之后,我国公民通过不同方式在行使什么权利?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这项权利?
材料一:
注: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单位GDP能耗降幅从2011年的2.0%增加到201 4年3.9%,但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
材料二:11月9日,习近平在出席20 1 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3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牧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索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旧常态”侧重于经济发展的高速和总量,而新常态则强调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材料三:近年来,某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提出全面转型,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绿色产业,坚决剔除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继续推进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统筹城乡发展,精准扶贫,编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化?
(3)结合材料三,某市的发展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列举我国政府采取的民生举措?
2014年8月3日,一场6.5级地震突袭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
(1)鲁甸地震造成超过400人遇难,这些人大多死在了倒塌房屋的废墟下。2013年,我国农村人均年收入约8900元,但鲁甸灾区人均年收入只有4300元。当地乡镇干部一直在推广抗震房,大多数农民因为贫困还是只盖没有抗震设计的土坯房。这反映出:
。
(2)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迅速行动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中国地震局等国家部委领导率队赶赴灾区,上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全力开赴灾区,各种社会救援力量也源源不断注入灾区……这让我们感受到:
①
②
在扬州某校九年级(1)班思想品德课进行时政专题复习时,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时事材料并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经济新常态】
表二:2010年-2014年上半年三大产业的比值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
第一产业 |
10.2 |
10.1 |
10.1 |
10 |
7.4 |
第二产业 |
46.8 |
46.8 |
45.3 |
43.9 |
46 |
第三产业 |
43 |
43.1 |
44.6 |
46.1 |
46.6 |
注: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等部门;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包括新兴产业。
材料三: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实际增长率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实际增长6.8%。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
【环保新常态】
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国政府通过非常规手段治理,使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级别,这样的蓝天被称为“APEC蓝”。然而美丽却短暂的“APEC蓝”什么时候会在中国成为“常态蓝”?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是一部能对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
(2)有人认为,有了新《环境保护法》“APEC蓝”就会变成“常态蓝”,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党建新常态】
全面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刚柔相济。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吏治清明,才能政治清明。坚持重点突破,打出从严治吏“组合拳”,让“为官不易”成为新常态。
(3)结合材料请你谈谈怎样让“为官不易”成为新常态。
材料一:2013年,我国农村医疗保障重点将向大病转移。肺癌、胃癌等20种疾病全部纳入大病保障范畴,报销比例不低于90%。
材料二:知民意,听民忧,您心头的难题,总理关心;您心里的疑问,总理想听。在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网继续推出两会品牌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征集网友关于社情民意的心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什么问题?体现了怎样的执政理念?
(2)假如你参与“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这是行使什么政治权利?你认为行使这方面权利时应注意什么?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党和政府应怎样做?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