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
D.召集诸侯会盟 |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
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 (共3题,每题1分,将正确字母答案填入括号中)
(1)( )退避三舍 (2) ( )阵前倒戈 (3) ( ) 围魏救赵
A.牧野之战 B.晋楚争霸时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C. 桂陵之战
材料一:大道行于天下时,天下是天下人的所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讲究诚信,重视和睦……现在,大道已经衰微,天下已经成为一家一姓的私产……
材料二:周平王继位,把都城迁到洛,以避开犬戎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
材料三: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经济得到发展,社会也发生了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大道指的是什么制度?到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到,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4)战国时期,各国经过了变法,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前我市各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下列有关这一时期中外历史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山东以“齐鲁”命名的地方很多,“齐鲁” 说法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分封制 |
B.伯利克里改革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奴隶主民主政治到达高峰 |
C.齐桓公首霸中原时期出现的铁农具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D.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法治与韩非当年提倡的法治有共同之处 |
《吕氏春秋》日:“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租佃制)则速,无所匿其力也”,使“公作”走向“分地”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侯争霸 | B.分封制 |
C.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 D.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
战国时期,新出现了三个源于晋的国家,它们是( )
A.韩、赵、魏 | B.韩、楚、魏 |
C.韩、赵、燕 | D.齐、赵、魏 |
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 |
B.春秋五霸 |
C.战国七雄 |
D.秦灭六国 |
烽火台又称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曾经“烽火戏诸侯”使少数民族攻破镐京,导致西周灭亡的国王是( )
A.周文王 | B.周武王 |
C.周幽王 | D.周平王 |
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前771年属于( )
A.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 B.公元前8世纪80年代 |
C.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 D.公元前7世纪80年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