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争霸过程中,向周王室询问九鼎大小轻重的诸侯国是()。
A.齐 | B.晋 | C.秦 | D.楚 |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的编号顺序填写春秋五霸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2)图中葵丘、城濮两地发生的事情分别成就了谁的霸业?
(3)结合史实,谈一谈你对春秋争霸战争的看法。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
把握阶段历史特征是对历史的一种理性认识。下列能够准确反映某一历史阶段发展特征的是
①夏商周是奴隶国家的产生、发展时期
②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③ 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④秦汉是封建国家的大一统时期,文化昌盛
⑤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文化承上启下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会往者……之不宁(贵族干政),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图片说明: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变法后秦人的“尚武”精神。秦国商鞅量是秦统一后官定标准升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什么社会变革?其变革的思想源自诸子百家哪一家?试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概括变革的时代背景。
(2)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比较材料一、二,引用材料原话指出该变革前后秦国在诸侯列国中的地位变化。
(3)从史料类别而言,指出材料三与其它材料的属性差异。
(4)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请你依据这个标准判断上述变革是否成功,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分析:(共14分)
材料一: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1)请说出诸侯国是通过什么时期的哪种统治形成的?
(2)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3)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4)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