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在人杰地灵的A地(隋朝第二代皇帝三次乘龙舟来这里游玩,最后在这里被杀),张三苦读寒窗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隋朝第二代皇帝曾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了豪华的宫殿)遇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避进一老翁家。老翁沏茶热情款待,为张三烘干衣服,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张三凭一手漂亮的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为答谢老翁,他送老翁越窑青瓷茶具一套、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一个;还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玩,在这里张三朗读了唐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请回答:
⑴张三出生在何地?
⑵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一个城市?京城C地是哪一个城市?
⑶张三此行参加的科举考试,你如何看待当时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
⑷举例说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繁荣景象?
⑸上述材料中至少有三处与唐朝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请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 E、F、G分别代表了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点,它们分别是哪里?
(2)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它全长多少?有何地位?
(3)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对隋朝大运河开通持什么态度?你怎么看待隋朝大运河开通,说出你的理由。
(4)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国家正在修建水利工程。你知道当今和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吗?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请回答:
(1)请问诗中“此河”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河?
(2)如果一位东北米商想要借助此河从北往南运粮食,他的船将会先后经过“此河”的哪四段?
(3)“此河”的修建对隋朝及后世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A.《汴河怀古》 |
B.《大唐西域记》 |
C.某塑像 |
图A:是反映____(朝代)修建的运河, (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____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 的塑像,他是 (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朝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地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其完善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全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全盛时期”又指什么?
(3)徵午同学搜集《合肥晚报》上的一份报道,如下:
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疯转。 |
请你谈谈对恶搞杰出历史人物的看法。
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主要条件是
A.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 B.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
C.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 D.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 |
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扬州、北京 | B.杭州、北京 |
C.杭州、扬州 | D.广州、杭州 |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此河开通有什么目的?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4)开通此河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改编】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那么前两次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指( )
A.秦 、汉 | B.西晋、魏 |
C.汉、西晋 | D.秦、西晋 |
观察下图填空(8分)
(1) 上图反映的是隋朝的哪一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心点是哪里?(2分)
(2) 写出运河起止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 隋炀帝从涿郡到余杭游玩,需经过两几段运河?(写出任意两段名称即可)。(2分)
(4) 谈谈运河的作用是什么?(2分)
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社会特点的是:( )
A.君主专制顶峰 | B.民族大融合 | C.经济重心转移 | D.繁荣而短暂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以前,淮河以南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显富庶,整个南方已成为全国鱼盐杞梓及丝麻布帛的主要供应地,为了达到对江南富庶地的控制,也是出于对笙歌月夜的迷恋,曾久居江都的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集百万众,耗时六年,运河始咸,“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在奢靡极致的龙舟当中,隋炀帝对着沿河美景和经济繁华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这个令后人褒贬不一的帝王眼中,只看到了穷奢极欲,纸醉金迷,却没有看到歌舞升平下的潮流暗涌,一朝烽烟四起,两朝已然更迭。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分析隋炀帝下令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使用材料中的原句) 其中的”两朝已然更迭”是什么意思?
(2)阅读材料二、三,指出共同之处是什么?
(3)你认为材料二、三中哪一则材料的评价更恰当?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理解,谈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