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唐朝时负责草拟诏令的中央机构是尚书省。                     (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三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思此三,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怎样?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夙夜孜孜”、 “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这段话是谁说的?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的名字
(1)唯一女皇,贞观遗风。 
(2)勇于进谏,一面镜子。
(3)历经千辛,西天取经。  
(4)发动兵变,建立北宋。
(5)统一女真,定都会宁。 
(6)北宋名相,澶州抗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
(3)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4)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5)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6)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7)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上述两段话是古代哪位皇帝的名言?
(2)根据材料一推断他对君民关系有什么认识?
(3)材料二表明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怎样的?
(4)你从材料中得到哪些治国经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自身,则以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为要。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隋朝于581年建立、589年实现南北统一,唐朝建立于618年、灭亡于907年。
(1)材料一中的“贞观”是哪一位皇帝的年号?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些治国措施?
(2)根据材料二思考,唐玄宗采取哪些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兴盛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强盛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你如果要利用网络搜索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最好输入下列哪一关键词?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遗风

(2)“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 4 )列举两个典型事例说明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
(5)隋唐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中国人被称为什么人?
唐朝的繁盛给后人什么历史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他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在他统治期间,开凿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什么?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被后世誉为什么?请写出促成这一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
(3)在他统治期间唐朝达到全盛,请问他是哪位皇帝?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生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中压倒性的问题。中央将民生问题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建国纲领》
(2)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
材料三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3)材料所述内容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罗斯福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大型纪录片《百年中国》翔实地记录了一些历史片段,反映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

(4)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请从表中任选一次变革进行评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前期的哪些思想认识?这些思想认识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2)材料二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3)概括材料二诗中反映的社会景象。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科举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生活,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材料二: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说明了科举制有什么积极之处?它创立于哪个朝代
(2)材料二又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科举制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哪两科?
(3) 唐朝完善科举制关键的人物是哪几位?
(4)科举制推行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这种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
(2)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
(4) 举两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日:“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日:“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止盗”的主要出路是什么?历史上把他较为清明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擎知识,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以人为镜”指的是哪位大臣?
【技术创新】

(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中外交往】
(3) 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严格管制。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论中国》
材料二中,清朝政府实行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农"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都很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淮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情况

年份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材料四:中国某地的农村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为此,他在位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推动占城稻广泛种植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1921年以后苏俄(联)粮食生产出现了什么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材料四的民谣歌颂的是中国哪项农村改革?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