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战役是( )
A.漠北战役 | B.漠西战役 |
C.长平之战 | D.巨鹿之战 |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 B.丝绸之路的开通 |
C.昭君出塞 |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三首诗赞扬了同一位历史人物,这个人物是( )
A.汉武帝 | B.霍去病 | C.张骞 | D.王昭君 |
董必武同志有诗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昭君出塞时的皇
帝是
A.秦始皇 | B.汉高祖 | C.汉武帝 | D.汉元帝 |
西汉时,出击匈奴,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A.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
B.汉武帝初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
C.窦固出击北匈奴,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 |
D.窦宪大败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 |
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是( )
A.公元138年与公元前119年 |
B.公元前138年与公元119年 |
C.公元138年与公元119年 |
D.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
(2) 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
(3)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4)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
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
A.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
B.汉武帝时,对匈奴用兵,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
C.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
D.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 |
下面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 |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高原上,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农 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手工业中冶铁业居于重要地位。
材料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 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请回答:
(1)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3)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两位将领是谁?结果怎样?
(4)哪一历史事件是汉匈两民族友好交往的佳话?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