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在中国的近代史后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个关键的政党。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政局和前途。“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握手两度分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2005年4月和200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访问祖国大陆,连战说:“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
(1)在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两度分手”, “两度握手”即两次合作,分别取得怎样的成就?
(2)“两度分手”指两次分裂,分别导致怎样的后果?
(3)连战说这次聚会是“六十年来头一次”,六十年前国共的聚会具体指什么事件?今天国共两党可以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第三次合作?
(4)根据上述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我们能够得出什么历史结论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分合合。请结合下列不同主题的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合作】
材料一: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节选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最后关头”演说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哪些具体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其破裂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在此安危绝续之交”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 “举国一致”实现后,国共两党建立起抗日组织的名称叫什么?
【历史上的对峙】
材料三: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3)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举行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事件?有何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
事件:                        
结果:                                                           
(2)国共两党曾经进行了两次合作为中华民族带来福祉,是哪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第一次:                     。结果:                        
第二次:                     。结果: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接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历史事件,比较两则材料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说说国共两党关系有何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的第三条线索是一部中华民族探索史
材料一:

(1)鸦片战争以后,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上述“名医”们开出了一张张济世良方,展开了一场场。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分别展开了什么“救治行动”?
(2)以下是“名医”们开出的济世良方思想变化示意图。请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3)康有为和陈独秀领导的两场运动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上述材料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历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了探索救治中国危亡的行动,刚开始他们认为要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向俄国学习组织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包围农村,最终夺取政权;在城市中心武装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的道路。
(5)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6)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同盟者合作做了哪些事情?
(7)在向俄国学习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城市展开了哪些武装军事行动?
(8)毛泽东开创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于哪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创立?
(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探索的认识或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的大事,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各是什么事件?两者的关系?
(2)材料三中的对联是说哪所学校的?它是国共合作的产物,请写出在该校担任职务的国、共代表人物?
(3)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正是国共合作,才打倒了吴佩孚、孙传芳这样的旧军阀,这指的是什么事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口号,率领我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业绩。
史料一:“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
——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号召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当时已提出怎样的民主革命任务?并列举北伐战争中“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成果各一例。
史料二:“工农武装割据”。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论述了红军与根据地存在和发展时提出的。
(2)革命的理论来源于革命的实践,“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在哪些革命实践之上?
史料三:“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 。这是1935年5月,毛泽东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拾起的任务》报告中概括的三大口号。
(3)列举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是如何为“停止内战,实现抗战”而努力的史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1921年7月
材料二:“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军阀独裁政府,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者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以国民革命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中国劳动阶级(即工人阶级)还处在极幼稚时代,……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因此,……中国共产党须与国民党合作。……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
——摘自《中国共产党“三大”决议案》1923年6月
(1)材料二中指出的革命对象、革命要求与材料一中相比分别有何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陆军军官学校”又叫什么?
(2)为什么要创办这所学校?
(3)该校的创办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题
材料一、

材料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
(2)依据材料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卖国军阀是哪些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在"历史图片展"活动中设计制作了如下展板,请一起参与完成。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从下列语句中为图①和图③选配上合适的标题。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南昌打响第一枪 C. 主动出击破囚笼 D. 红军不怕远征难

(2)图①反映的战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图②反映的会议为什么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图③反映的战役是谁领导的?图④反映的战役具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4)通过探究四幅图片内容。请为本展板设计一个主题名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风破浪】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期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迎来了近代史上最终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
——摘自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
(2)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便声震全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北伐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经历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次失败的痛苦考验分别是什么?共产党是如何应对一九三四年的失败的?
(4)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迎来了近代史上最终的胜利,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土地革命”方针的确立是在哪次会议上?中国近代史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 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把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

(1)根据其中反映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里画“√”,否则画“×”(每个判断1分,4分)

A.从1921年到1949年我党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北伐战争、十年内战、解放战争。()
B.“开天辟地”和“生死攸关”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周恩来都参加了。()
C.从1949年到“伟大转折”前,党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重中之重。()
D.此年代尺说明共产党不但能救中国,还能发展中国。()

(2)在上面年代尺的F处填的四字短语是                ,年代尺G处填写的四字短语是              ,H处该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10月1日,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诞生。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9)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