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全面内战的爆发
初中历史

以下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洋务运动   ②长征结束   ③百团大战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讨论停战问题 B.讨论成立联合政府
C.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D.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超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A. 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 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 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分析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请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什么时期以来?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毛泽东为此建筑物的题词是什么?
(5)建此建筑物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何现实意义?
(6)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人物既参加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刘伯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8月,人们的目光聚焦重庆。此时此地发生的大事是( )

A.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B.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C.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D.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资料卡片,请为这张卡片选择合适的题目

A. 孟良崮上火如潮
B. 千里跃进大别山
C. 大军合力战淮海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是近百年来首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的主要原因是

A.诱敌深入 B.战略转移
C.敌强我弱 D.开辟新的战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毛泽东思想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国民党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A.中原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江西苏区
C.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综观国共关系史,随着两党关系的演变,共产党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有不同。自西安事变以后,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1937年到1945年期间。如:1938年在延安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说过“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1945年。共产党也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又发生变化,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问题:
(1)分别结合1937年到1945年以及1946年到1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共产党对蒋介石评价高低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解放战争中,揭开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辽沈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再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由时的壮举,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激动难舍的心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了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所指的是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全面内战的爆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