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哪项不属于他的事迹
A.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
B.他的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艰难曲折历程 |
C.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发展教育 |
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
下面是l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简表。这一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1912年 |
1920年 |
发展速度 (1912=100) |
年平均增长率 (%) |
华商纱厂纱锭 |
50.9万枚 |
159.8万枚 |
313.6 |
12.1 |
华商纱厂布机 |
2616台 |
6675台 |
255.2 |
11.0 |
A.实业团体大量出现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曾热播的电视剧《新安家族》讲述了徽商为争取民族自强与列强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它再现了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艰难历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
A.甲午战争后 | B.“一战”期间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我国清末状元实业家
A.陈独秀 | B.张謇 | C.梁启超 | D.林则徐 |
下列人物中,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的是
A.荣宗敬 | B.荣德生 | C.张謇 | D.范旭东 |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A.洋务运动兴起后 | B.辛亥革命成功后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抗日战争胜利后 |
19世纪末,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下列由张状元创办的企业是
A.汉阳铁厂 | B.江南制造总局 |
C.大生纱厂 | D.上海轮船招商局 |
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然而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
B.科学技术的落后 |
C.经营管理不善 |
D.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迫 |
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
A.詹天佑 | B.侯德榜 |
C.张謇 | D.严复 |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推翻清朝政府 | D.建立民主共和国 |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A.张謇 | B.荣宗敬 | C.荣德生 | D.孙中山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