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增加了各种苛捐杂税;许多地方官吏还把近代民族工业作为敲诈的对象。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特设实业部,并令各省设实业公司,以发展农、工、商、矿各业,作为“裕国裕民之计”。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无不批准立案。遇有侵夺工商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查清妥为解决。
材料三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材料四 民国初年中国轻重工业比列统计表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1分,不得摘抄原文)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1分,不得摘抄原文)
(3)阅读材料三,材料中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何种态势?
(4)阅读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角度谈谈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
企业类别 |
每厂平均纱锭数 |
外商企业 |
51664锭/厂 |
华商企业 |
23686锭/厂 |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开设的煤矿
企业类别 |
年产100万吨以上 |
年产10~99万吨 |
年产1~9万吨 |
年产1万吨以下 |
外商企业 |
100% |
88.5% |
41.1% |
0 |
华商企业 |
0 |
11.5% |
59.9% |
100% |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江苏 |
直隶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省 |
15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0 |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估计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当时在发展上的弱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说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勿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1)毛泽东说“讲重工业勿忘张之洞”,是因为他创办了什么企业?这类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起到了什么作用?
(2)毛泽东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是因为他创办了什么企业?他的企业的兴旺和破产都和世界历史上什么事件密切相关?
(3)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读了这句话后史明同学认为这三个人虽作出的选择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你认为史明同学的观点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 | 魏源 | B. | 张謇 | C. | 陈独秀 | D. | 胡适 |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 ( )
A.康有为 | B.荣宗敬 |
C.陈独秀 | D.张謇 |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推翻清朝政府 | D.建立民主共和国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五十年的总和。
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凶险,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说:“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见下图),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过程艰难而曲折。导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 |
B.受到本国势力的压迫与束缚 |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使中国人民开启了一部探索的历史,其过程使中国的经济也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唐代孟郊《织女词》
材料二: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9-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500 |
16.7 |
750 |
材料三:(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摘编自(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处时代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经济形式是什么事件后开始走向解体的?其解体的过程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思想角度分析19世纪末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其外在的客观有利条件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最终消亡的标志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