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

读史有感
(1992年)仙湖植物园里的植物千姿百态,其中有一种树叫"发财树" ……邓小平观赏后觉悟的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高度评价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会议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伟大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什么新时期?
(2)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经济特区的建立的什么作用?
(3)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就与西方互有往来。当时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然而,清朝时期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这与当时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的感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之梦】
材料一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1)“建国梦想”实现于何年何月何日?其标志是什么?
【强国之梦】
材料二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实现“强国梦”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3)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他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几步走的战略部署?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2013 年3 月17 日新华网
(4)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 分)
【圆梦设想】
材料四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5)材料中的“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核心力量是什么?(2 分)
(6)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稍年长一点的读者应该记得,很多问题在这之前公开谈论并不方便。……幸好一九七八年严冬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我也随之获得了生存的尊严。
——余秋雨《山居笔记》
材料二:邓小平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否则只能导致失误,甚至失败。……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       
——《邓小平文选》第3卷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1978召开的“会议”指的是党历史上的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⑵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国曾出现过重大的“失误,甚至失败”,试举1例加以说明。材料二中邓小平所说的“中国自己的模式”是指什么?
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节选自习近平讲话
(1)哪一历史事件为改革开放的开端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2)改革开放这30多年我们进行了哪些伟大实践?(至少写出两件)
(3)今天,实现中国梦的责任落到了我们青少年一代的肩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未来挑战,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报刊——历史的记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速度......灵魂。”                                   ——l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一五”计划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由此在全国展开了什么运动?(2分)
(3)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要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基。请你分别列举出这两次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二:三十多年前,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十多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三十多年前,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三十多年的征程我们找到了一条怎样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材料三:1978年和2008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外汇储备
进出口总额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1978年
3645.2亿元
15.57亿美元
210.86亿美元
209.4元
2008年
24.66万亿元
195万亿美元
2.56万亿美元
9646元

(3)请你结合上面表格内容,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②解放思想,实是求是
③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富强“中国梦”】
材料一:35年呵,你细细地听/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孕育了东方的涛声/涛声的壮怀激烈里从此有了春天的故事……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某一个深夜/东方的涛声在中国的土地上翻山越岭/有竹子拔节的声音也有鲜嫩的苏醒/那是上个世纪的80 年代,东方的涛声回响在闽粤的海岸边/远航的帆船满载着闽粤故事……“人民富裕了”的捷报传遍神州/“中国强大了”的声音响彻寰宇/在东方的涛声里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材料二:“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探寻足迹:“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是指哪一次会议?上述诗歌反映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最初作出改革顶层设计的倡导者是谁?
(3)畅想明天:诗歌中“土地苏醒”、“闽粤故事”这两大创新实践活动是指哪些历史事件?结合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简要说明“我们的明天更美好”的必然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了共和国风雨历程,历史的脚步让我们看到了“探索”与“改变”的力量。

时间
会议
其中部分内容
1950年6月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要在新解放区里把土地、农具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以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1957年10月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改变了中共八大正确路线,没有纠正冒进(急于求成)倾向,对后来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从此国策偏航20来年。
1978年12月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根据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决定?
(2)材料中“后来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是指随后在全国掀起的哪些运动?
(3)写出①处的会议名称,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这次会议具有怎样的意义?(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共10分
材料一:据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2013年11月召开,会议将涉及改革方案中三种“重大提法”, 第一种提法叫三十五年改革再起步,再一个提法叫“全面改革”, 第三个重大提法是强调此次改革的突破口。
材料二: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将正式挂牌,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1)三十五年前改革起步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35年前的改革突破口在哪儿?试举中国古代一史实说明实行改革的重要性。
(3)35年前经济领域如何进行改革的?
(4)结合材料二谈谈该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懂年代尺,理清历史事】读年代尺,回答问题:

(1)请在下面写出①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当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①历史事件名称:
(2)在“A”阶段,我们伟大的祖国既经历过欢欣鼓舞的成就和骄傲,也遭遇过刻骨铭心的失误与挫折……请你列举发生在“A”阶段的“成就”和“挫折”各两个。
(3)“B”阶段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4)结合这段历史,请你给图中“A”阶段“B” 阶段各提炼一个合适的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5年呵,你细细地听/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孕育了东方的涛声/涛声的壮怀激烈里从此有了春天的故事……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某一个深夜/东方的涛声在中国的土地上翻山越岭/有竹子拔节的声音也有鲜嫩的苏醒/那是上个世纪的80 年代,东方的涛声回响在闽粤的海岸边/远航的帆船满载着闽粤故事……“人民富裕了”的捷报传遍神州/“中国强大了”的声音响彻寰宇/在东方的涛声里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1)探寻足迹:“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是指哪一次会议?上述诗歌反映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聆听回响:“东方的涛声”是指哪一项伟大决策?
(3)畅想明天:诗歌中“土地苏醒”、“闽粤故事”这两大创新实践活动是指哪些历史事件?结合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简要说明“我们的明天更美好”的必然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立足国情,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认清国情,才能更好地搞建设。建国初期因为对国情认识不足而走了一些弯路,请举2例。
(2)立足国情,才能更好地制定方针政策。请说出30多年前一次会议上我党作出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并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决策的重要性。
(3)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历史上曾遭受六次大规模的外敌入侵,侵略中国的国家达到11个。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目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家作主站起来”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实现此任务,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开创未来、实现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此,青少年应承担起怎样的历史使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