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1) 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不断书写传奇?(2分)
材料二
(2) 香港和澳门分别于哪一年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3分)
材料三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
(3) 材料三表明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什么原则?(1分)
材料四 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演讲
(4) 依据材料四,指出习近平主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分)
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材料一表明,是谁最早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他对"小康社会"作了怎样的描述?
材料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被称作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只有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为实现本世纪中叶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社会都要齐心协力、凝聚共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目标。
--2015年3月17日共产党员网
(2)材料二中的"三步走"战略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它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所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3)中国共产党建立于哪一年?其最终目标是什么?材料三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号角2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何时?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从哪个省开始?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17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请你参加下列的问题探究。
【革命篇】
(1)图一和图二是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会议?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建设篇】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改革篇】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材料中所说“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启示篇】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90年光辉的历程。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成就。
(4)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发展的原动力。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都作出过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列宁
材料二: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奥巴马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材料四: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门”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又一次全局意义上的战略性深化和革命。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是改革开放35年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的结果,更将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跃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现实来源和指导纲领。
——人民日报评论
(1)材料一中列宁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作出的重要尝试指的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当西方世界陷入危机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却一枝独秀,由此,苏联形成了什么经济模式?
(2)举出材料二中20世纪30年代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写出美国这次改变的主要特征及其核心内容。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材料四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具体表现是什么?
(4)改革也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可以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经济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民族危机的困扰……”试举出史实加以说明。
(5)综上所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可以有互相借鉴的宝贵经验,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3)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1个合理化建议。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在这以后,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
(5)从我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9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决策和思想引领下,领导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五幅图片正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缩影。请根据图片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在图一会议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选出的中共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谁?
(2)指出图二会议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意义。
(3)图三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4)图四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图五会议首次使用了哪一重要的科学理论称谓?
(5)依据上述图片,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
(1) 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
(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
探究二:近代探索篇
(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
(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探究三:现代复兴篇
(1) 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
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中国正一步步走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象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哪两件大事?结合所学,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上述事件?
材料二 1978年的中国,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有无数的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将引起全世界目光的关注……
——《开辟中华民族全面持续发展繁荣新时期——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你对1978年“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的理解。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3. 结合所学回答,1992年以后,为了继续“走出一条好路”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走出的这条“好路”是指什么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根据材料,请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改革中最早获得成功的是哪里?
(2)农村改革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是什么?
(3)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前是什么?
材料一: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二: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2)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2分)
(3)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
⑵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
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之间有多长时间?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
中国 |
印度 |
美国 |
钢产量(千克) |
2.37 |
4 |
538.3 |
发电量(千瓦时) |
2.76 |
10.9 |
2949 |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