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回答下列党史有关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4)
(2)党的哪一次会议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了什么主张?(2)
(3)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明了什么理论?简要概括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2)
(4)邓小平同志是哪一年逝世的?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写入党章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海纵横:
十年浩劫,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中国人民痛定思痛,开始了深深的反思。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中国人民奋斗的新起点,悄悄的,一场新的变革在神州大地上揭开了序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怎样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会议决定实行什么基本国策?(2分)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首先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实质上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时至今日,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农民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不高、农业负担过重、生态环境破坏、生产技术和效率偏低等。请你根据你所学知识和对现实的了解,给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点建议。(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让我们一起回顾人类社会民主和法制建设历程。
【古代典范 蓝色文明】
材料一 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方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为保证公民能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摘自北师大版八下《历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希腊哪一城邦的民主政治?在这一城邦拥有最高权力的机构是什么?这些措施都是谁当政期间采取的?
【宪法制定 人民民主】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肆意践踏 民主法制】
材料三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发扬民主 健全法制】
材料四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颁布的两部法律文件。
(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法制中国,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区各初中学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⑴ 政策回顾:
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曾实行过两次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
第一次是: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_      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第二次是:1953年,党中央根据农户分散经营、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等实际情况,决定对农业实行                     
②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________     ___化运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 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①一次时: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                   制度;            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5分)
②第二次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              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说道: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4)“这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5)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走强国富民之路。农民富,国家富。为此欢府多次调整农村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上面三幅图片所对应的经济政策。(3分 )
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经济政策的作用。(5分 )
材料二  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⑶结合材料一和二,指出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中国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 方向。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 的火把。--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材料三    2014 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央视一套特播出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3)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 外,还有什么内容?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 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 样,开始全面滑坡。
(4)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四点)
(3)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风雨兼程,在这“第二次革命”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成功与挫折相伴,反思与期盼链接,欢欣与忧虑交织 ……穿越30年,随着城乡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亲历国民经济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历史留给国人无数难以忘却的记忆。
-----新华网     2008-01-28
材料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演讲。温家宝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实现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再次强调,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会变。本世纪前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以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改变。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第二次革命”指什么?(2分) 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中国最初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哪几个? (4分)
A                B              C                D            
(4)请你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    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
(2)这两次会议分别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
(3)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哪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引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深入人心,引领我国迈进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让华夏儿女看到了中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然而,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人们普遍“团结一致向‘钱’看”,几乎忘记了我们生活中还应该有些许“政治”什么的。比如,我说,我们该爱国--—热爱自己的祖国,人们会说,好啊,到学校去好好教我们的孩子热爱祖国吧;如果我说,我们该爱党---热爱中国共产党,这时的人们啊,你会说什么呢?抱歉!不管你说什么,我这里谈的还就是这一话题。
材料: 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是我们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
邓小平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江泽民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习近平说:“治党必须从严,腐败不除,将亡党亡国。”
毛泽东时代的老百姓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的翻身做主人。”
邓小平时代的老百姓说:“只有共产党才能富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国的改革开放、繁荣富强。”
命题人说: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她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取决于她自身的优秀品质: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等。我个人觉得她还有一个最优秀的品质,那就是自己犯的错误自己消化解决。她的这种错误自我消化能力是古今中外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标志是什么?她的成立有何意义?(4分)
(2)为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我们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请举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事件两个。(2分 注意“答文化大革命的不得分”)
(3)年幼的共产党时常会因犯错误而身临险境,但她总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纠正错误,摆脱险境。如1927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中国共产党及时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机会主义错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陷入险境,为此,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及时召开一次会议纠正错误,使党和革命化险为夷,这次会议使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请问这次会议叫什么?有何意义?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型的政党演变为建设型的政党。但是由于缺少建设的经验,也犯下一系列的左倾错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请指出中国共产党纠正文化大革命的措施。
(5)从对党史的学习和本问题的探讨中,你领悟了一个做人方面的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是我党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中心点。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反映的内容是我国哪一经济计划中制定的?该经济计划是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4分)
(2)图片二的工作重点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片三的内容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它是党在哪一阶段的基本路线?
(4)我党在不同时期不断调整经济政策的中心点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材料二: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洋务自强”虽然失败,但如何理解“洋务自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变法维新”高潮的100多天中,维新派是采取了哪些具体政治举措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共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那时”是从哪年算起的?“英雄凯歌”能够奏响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A、B图所反映事件间的联系,并说说C图中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我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
(3)除了图四中提到的经济特区外,还有哪四个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
(4)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主席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三农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在中央指导下,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主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
(2)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1958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什么运动?
(3)改革开放后,哪项土地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