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A.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联合领导 | B.毛泽东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
C.人民群众的支持 | D.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
判断题(共5题,10分)
1.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2.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由刘伯承、邓小平等人领导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作战,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北各省的基础。
3.基督教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4.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正式颁布《法典》,《法典》确定了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5.湖南作为古代书法艺术兴盛地区之一,其中有欧阳询、怀素等著名湘籍书法家。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与抗争】
材料一
(1)图一这片废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什么侵略军留下的?图二使馆界是根据哪一不平等条约划定的?图三事件为哪一运动拉开了序幕?图四反映的是发生在1919年的什么爱国运动中的斗争?
【独立与解放】
材料二
(2)图五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开始?图六解放战争中北平以何种方式获得解放?
【发展与腾飞】
材料三 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千年古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1972年, 当一架美国飞机跨越太平洋飞抵北京上空,中美关系便揭开了新的一页。……1978年,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从此结束,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由此拉开。……2008年的奥运圣火让北京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发展中的北京》
(3)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哪一天?材料三中乘坐飞机来到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的是党的什么会议?
【思考与总结】
(4)北京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的变化,从北京城的荣辱兴衰中你获得了哪些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益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在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2分)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判断正误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T”,错误的填涂“F”。本大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被迫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 )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体现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
5、魏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日本政客一方面表示希望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却在进行有悖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化的举动,这不禁让人怀疑日本有否认侵华期间所犯的罪行,而这是不为世人所容许的。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一个国家一旦迷失前进方向,注定会陷入焦躁状态。焦躁又会让其更加起劲地瞎折腾。日本的两出闹剧,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发生的。不顾亚洲各国的正义呼声和严正抗议,2013年4月23日上午,日本168名国会议员集体到靖国神社拜国。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分子非法进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寻衅滋事。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商业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009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稿(节选)
(1)结合材料一,写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事变。
(2)结合材料二,说说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哪几次分离?
(3)根据材料三写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
(4)结合以上材料想一想,日本怎样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答出两点)
《乡愁四韵》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等歌词令人回味无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隔的历史事件有
①戚继光抗倭 ②中日甲午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2."家信的等待"是两岸期盼团聚的心声。下列对"家信""等待"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完整两岸一家亲,同宗同祖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③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的干涉势力
④我们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 B. | 淮海战役 |
C. | 平津战役 | D. | 渡江战役 |
下表是某次战役人民支前统计,陈毅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次战役是( )
民工 |
担架 |
大小车 |
牲畜 |
船只 |
筹粮 |
挑子 |
543万人 |
30.5副 |
88万辆 |
76.7万头 |
8500只 |
9.6亿斤 |
20.6万副 |
A. |
辽沈战役 |
B. |
淮海战役 |
C. |
平津战役 |
D. |
渡江战役 |
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也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后一个“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 B.《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 |
C.解放军攻占南京新中国的成立 | D.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
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是( )
A.张灵甫 | B.傅作义 |
C.张治中 | D.李宗仁 |
诗歌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壮丽的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④① |
C.③②①④ | D.②③④① |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 )
A.平津战役 | B.辽沈战役 |
C.渡江战役 | D.淮海战役 |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错误的一项是( )
重大事件 |
标志性意义(或作用) |
A.五四运动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C.七七事变 |
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 |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
A.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
C.渡江战役 | D.淮海战役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