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词中诠释了下图定格的历史瞬间的是
A.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
C.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D.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
A. | 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
B. | 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
C. | 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
D. |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
下列与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 B. | 淮海战役 |
C. | 平津战役 | D. | 渡江战役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型关大捷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 B.渡江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淮海战役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
A. | 北伐战争时期 | B. | 红军长征时期 |
C. | 抗日战争时期 | D. | 解放战争时期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辽沈战役 | B. | 淮海战役 |
C. | 平津战役 | D. | 渡江战役 |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对于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二年”指的是1947年 |
B.内线作战是解放战争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
C.防御是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战略方针 |
D.转战陕北是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的标志 |
为迎接2014年南京举办世界青年奥运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有关的网页,请您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解说词,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③南京大屠杀,反映了德国法西斯残暴本性
④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国民政府的垮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是近百年来首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
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史 |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 |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B. | 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
C. |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D. |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
民工 |
担架 |
大小车 |
牲畜 |
船只 |
筹粮 |
挑子 |
543万人 |
30.5万副 |
88万辆 |
76.7万头 |
8500只 |
9.6亿斤 |
20.6万副 |
A. |
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 |
B. |
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
C.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D. |
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相关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B.打倒列强除军阀 |
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