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
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条约的影响
A.中英《南京条约》 | B.中俄《瑷珲条约》 |
C.中日《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③法国: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1895年,有人写出“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样一幅对联,这反映的是以下哪个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北京条约》 |
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辟新的通商口岸 |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日本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台湾岛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有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
A.南京 | B.重庆 |
C.苏州 | D.北京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誉的此“公”是 ( )
A.林则徐 | B.邓世昌 |
C.左宝贵 | D.丁汝昌 |
以《上学记》名动书坛的何兆武先生,曾到过“光复”后的台湾,他说:“到了那时的台湾,你就感觉是到了异国,到了另外一个国家,而不是中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 B.日本占领台湾五十年 |
C.国民党长期占据台湾 | D.英国的长期占领 |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