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三大宗教
初中历史

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较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   )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B.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中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透老王家事 看风雨中国】(本题共12分)

老王家事
背景事件
1950年,为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19岁的我当兵上了战场

1952年,战场上的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
家里分到了5亩地还有一头牛。
土地改革
1956年,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960年,随大伙一起出工生产,很多人都偷懒,出工不出力。

1964年在广播中听到,我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硕大的蘑菇云在西部地区腾空升起。

1973年,街上很多红卫兵在批斗走资派,社会一片大乱,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

(1)请在表格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事件①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说说材料③事件有什么后果?
(4)②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指的是什么?有何深远的影响?
(5)造成 “社会一片大乱,老王家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这一事件得到改变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和1956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国有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
7.1%

材料二:我现在向同志们报告……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和超额完成了。
——李富春(1957年12月7日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陈阿金是嘉兴第一个“吃螃蟹者”—— 1984年率先办起私企的“小老板”。30年来,嘉兴市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全市经济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材料一中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一变化有何意义?
(2)材料一的结果和材料二的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3)材料三说明30年来嘉兴市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感悟出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旦献辞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纪录”下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辞,其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1953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1966年——《全面内战,打倒一切》
C.1988年——《迎接改革开放第二十年》
D.2007年——《澳门回归十年,继续稳定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一基础确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工业化的实现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旨在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鼓励青少年做梦想的实践者和未来的创造者。据此回答1-2题
1、“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
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深化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创立了联合国                     ④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它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
③它需要我国到建党100周年时实现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④它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来源:2014届浙江浣江教育集团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这表明全国人大享有最高(     )

A.任免权 B.决定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因为

A.人民生活富裕了
B.剥削阶级消灭了
C.新中国工业得到发展了
D.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确立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主要意义是

A.掀起了土地改革的新高潮
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胜利成果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C. 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D. 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0年前,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是指(   )

A.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在"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商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世界三大宗教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