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三大宗教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识读下面年代尺:

1.根据上面年代尺完成下列表格。(6分)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正确决策
良好开端
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
会议名称
 
 
 

 
材料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多年波澜壮阔,90多年壮丽辉煌……
2.从“南湖红船”到“小康蓝图”,中国共产党在这90多年的探索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哪两大理论成果?(4分)其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结合材料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什么?(2分) 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三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1953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表格,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和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试举一例说明为努力实现“最高利益”此时的新中国的重要改革措施是什么?(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53年起我国大规模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意义
存在的不足
对农业的改造
 
 
 
对手工业的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改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6年我国农业发展简况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出现的两个急躁冒进的失误。(2分)
材料三: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年 份
项 目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 624
20 370
102 398
421 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 826
7 073
28 762

 
(3) 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
益于哪一政策的实行?(3分)
材料四: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他”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可以节约大量耕地,用以种植其他有着较大供需缺口的作物。
(4) 材料四中的“他”是谁?(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对于建国初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做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 材料一中我国工业呈现出怎样的状况?鉴于此状况,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重点是发展哪一行业?(3分)
材料二    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

(2) 材料二中出现的情况最早应出现于哪一年?(1分)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1月1日社论
(3) 依据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何产生的?(1分)根据材料指出“战略
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1分)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图2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完成于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
(2)从图3和图4的信息看,当时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它的实施有何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图①情景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彻底摧毁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2)观察图②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哪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有直接关系?从图①到图②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有什么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有什么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独立自由梦】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2分)
【工业强国梦】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2)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2分)
【民生幸福梦】材料三: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树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什么上来了?(2分)
【开放繁荣梦】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4)请回答:20世纪最后20年,邓小平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进行过哪些探索?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识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这场运动“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材料三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1981年粮食产量
1982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07亿千克
7.15亿千克

 
材料四  尽管这几年农村地区加速发展,但和城市相比还是大为滞后,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均匀。不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大批农民在外打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业投入缺乏保障,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
材料五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十年探索时期,在经济建设方面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3)是什么政策给材料三中凤阳农民带来了实惠?
(4)阅读材料四,归纳概括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5)材料五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针对材料四中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改善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1) 这次运动的名称、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吸收那些经验教训?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5)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五: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农业发展基础的意见》出台,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新政策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7)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世界三大宗教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