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日本明治维新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尝试。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1979年来,日本极右翼势力毫不掩饰地在国内讨论应当如何阻挠中国迅速崛起,其险恶用心在于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中国崛起策》
(1)近代中国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难以自拔,而日本则通过一场变法改变了国运。从此两国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在这场变法运动当中,日本政府的什么做法最具远见?(2分)从日本通过变法而强大的史实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
(2)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开始于哪一运动?该运动破产于1894年日本发动的哪一战争?
(3)为打断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
(4)根据材料,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种种行径,意在打断中国的第几次现代化?日本右翼势力这一险恶用心会得逞吗?谈谈你的认识。请写出两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通过吸收与创新不断实现超越。但它在崛起的同时,也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①。……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全球通史》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三: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此后,中日两方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
——摘自凤凰网
(1)材料一中所说的“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被统称为什么?“天朝”时期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重大贡献的“天朝”僧人是谁?①代表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场改革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此次“变革”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单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写出这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要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中日双方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至少答出两个观点,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专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不过日本并未全盘西化,他们没有采纳西方的意识形态,没有放弃所有古老的包括天皇在内的机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国近代崛起之路的认识。(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与创新是人类得以进步、飞跃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周熙明《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
(1)据材料一判断当时中日两国正在进行什么改革?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右图)统治时期,l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2)材料二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三 罗斯福(右图)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3)"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新政"有何突出特点?
(4)上述改革对我们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军事失败"与"少数人觉悟"各指什么具体事件?(2分)
材料二  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惊醒"与"昏昏睡去"对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的?(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四 一直以来,工业与整个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工业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年我国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充满艰辛、曲折、骄傲和光明的前景。新中国成立前后工业担当起救国和强国的神圣使命。      ———摘编自人教网
请回答:(1)在理解材料一中“现代化”含义的基础上,说出材料一中最早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是哪一国家?是通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完成这种转变的?
(2)材料二中发生的变化源于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是通过哪一重大行动来实现工业化的?在此次重大行动中,对日本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措施和最能体现其性质的措施是什么?2分
(4)在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同时期中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尝试,中国工业化是从武器近代化开始的,由此开始了哪一救国图强的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式启动,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一切是从哪一计划的实施开始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住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 1956-1978年,日本经济年拉长率达11.6%,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联邦德国的2.3倍。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三 2014年3月28日,正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发表演讲:7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侵入中国南京市,制造了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惨绝人寰的血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立即表示:不否认旧日本军在南京进行的杀伤及掠夺行为,但关于死难者人数存在各种意见,日本政府未予断定。
2014年4月4日,日本文部省结束了对明年4月启用的新一轮小学教科书的审定,在被其认可合格的该批小学教科书中,首次出现称钓鱼岛为日“固有领土”。
(1)材料一中的“岛国”19世纪60年代末,“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的重大改革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重大改革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2)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得益于那个国家的帮助和扶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前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导致两国外交关系“冰点”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想一想,日本怎样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的俄国和美国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 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退一步”反映了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退一步”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苏联的“计划”方式指的是什么经济发展模式?苏联的“计划”方式在美国“行得通”的具体事例是什么?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这一事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12日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发起“全面改革总动员”。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它对俄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材料二 临刑前,谭嗣同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了救亡图存,为了维新变法,从容就义。
(2)结合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说明谭嗣同的牺牲“死得其所”。(1分)
材料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针对上述现象,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城市重点进行了什么改革?明确规定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又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体现材料四中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改革名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请回答
(1)上述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世界主要潮流是什么?
(2)依据材料提供的史实,列表分类归纳相关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史实和方式。
(3)比较是加深历史认识的重要途径,结合史实,完成下面两种比较方式的填写。
A根据性质对改革进行比较(分别举国外一例)

封建性质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
 

 
B 根据结果对改革进行比较(分别举国外一例,注意不得与上题史实重复)

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
 
成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
【绝处逢生】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佩里舰队到达日本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女奴解放者的功劳。”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危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险象环生】
材料四
 
对峙中的两大集团             丑陋的“轴心”(柏林—罗马—东京)
(4)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图片一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浴火重生】
材料五

材料六

(5)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
(6)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俄、美三国作为世界上举重轻重的大国,他们的“改革”不仅为全球所关注,而且必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
材料二: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这意味着变革。
——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
材料三: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2013年3月17日中国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俄国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其特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曾“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严重的危机。这一“新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试举一例。(1分)“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苏联时期哪一政治经济体制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端?(1分)
(4)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1分)
(5)中、美、俄三国不仅注重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举一个历史上三国合作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例。(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增长智慧是历史学习的永恒追求。以下是一次历史课堂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历史观点
(1)某中学九(4)班历史探究活动中,围绕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小明和小花有不同的看法,看完后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
-------------------------------------------------------
-------------------------------------------------------------
--------------------------------------------------------------
★★历史述说
(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下列五个词语,围绕一个主题在下框中写一段话来述说历史。(要求:用全下列五个词语。紧扣主题,观点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00字以内。)
孤立分散  资本主义 整体  殖民扩张  灾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