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正在这时,1917年和1919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
历史事件 |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
① |
改良主义运动 |
② |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 |
③ |
(2)1919年在中国发生的大事件是什么?有何标志性的意义?
材料二 1978——1993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数据(《中国统计年鉴》) 单位:亿元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变化的历史原因。 综合材料一、二,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2)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
【推翻旧制,建立共和】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爆发113周年,我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 知识回顾
(1)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指导思想是在哪一刊物上阐释的?
探究二 历史评判
(3)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是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发展资本主义”、 “废除农奴制”、“推翻幕府统治”、“师夷长技”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依据这些词汇写一篇历史小短文。(短文要包含题中的四个关键词汇及相关事件的影响,并谈谈自己的认识,字数100字左右)
(7分)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是一部追梦三部曲,救国之梦一建国之梦—强国之梦。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引领了中国10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救国之梦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1)孙中山的“救国之梦”指导思想是什么?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分)
建国之梦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分)
强国之梦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3)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1分)能够体现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做法有哪些? (至少两条,2分)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1)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
材料二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2)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请你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分)
材料三 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对以上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振兴中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抱负。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兴,清朝灭;总统兴,皇帝灭;……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临终前在遗嘱里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1)模仿材料一体例续写这场革命在其它方面还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说革命尚未成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革命为什么尚未成功?
(3)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密切的合作者。20世纪50年代初实现了孙中山先生什么抱负?
某校八年级刘涛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目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材料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一例即可)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3)材料三所述,“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收获与拓展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个道理,请你写出这个道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儿女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为了民族的振兴,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同一观念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自秦统一后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
材料二: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材料三:“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
材料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2)阅读材料二,为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清政府在西藏和新疆地区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中“那场持续数十年的求索”指代的是什么事件?“求索”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四,依据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简要分析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理由。
(5)读史使人明智,从上述四则材料中,你有什么感悟?(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材料三: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中翦伯赞认为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秦始皇开创了一个怎么样的新的历史时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三十多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领导核心是谁?该次会议把我国历史推向了一个什么样的时期?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如图,图片资料
材料二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材料三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 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资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说的“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为了“彻底的革命”,反对的是什么?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请举一例。
(4)根据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和事迹,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9分)“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强国代替救亡成为新时代的主题;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由强国转向富民;进入21世纪,时代主题又从富民走向了和平崛起。”
——《国民大师之死·前言·国学复兴大趋势》同道著,当代中国出版社。
请回答:
(1)“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救亡”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是什么?试列举两例说明这一时期“救亡”的重大历史事件。
(2)“强国”时代,新中国最杰出的科技成就是什么?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出现了哪些失误?
(3)为什么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使“富民”成为时代的主题?为了“富民”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
(4)进入21世纪,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崛起”,你认为中国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自强”指的是什么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是什么事件?(4分)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4分)
(4)材料二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2分)
根据江苏省人大和苏州市人大的统一部署,2011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苏州市将开展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借鉴欧美法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规定“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部分条文规定: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1912年3月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规定: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权利法案》的名称来看,是针对哪些人的权利而言的?从社会转型(注:这里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或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角度来看,《权利法案》最重大的意义是什么?
(2)从材料二提供的条文来看,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1分,多写不得分)
(3)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89年后的英国与1912年3月时的中国在政体上的不同之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