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
B.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
C.中英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材料一展示的图片回答,上海是在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什么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
问题二: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进程。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运动?请列举该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该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问题三:图三反映的是事件发生在巴黎和会后,此事件的名称和时间分别是什么?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问题四:在图三所示历史事件影响下,结合图四回答,上海发生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此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列举一个参加的代表。
问题五: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迎来了世界各国的友人,此次世博会中国政府总投资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最大规模纪录,同时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结合以上图片,对比今昔,说说你的感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建海《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一: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你对材料二中“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和“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的理解。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列举甲午战争期间两个战役。就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问题四:今年全国上下都在纪念甲午战争多少周年?甲午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问题五:根据材料四, 举出中国近代“反入侵”的两个例子。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指的是
A.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 B.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对中国禁烟 |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D.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图1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
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
C.古老的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 )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段话的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
B.肯定了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 |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起因 |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 B.割占中国领土 |
C.打开中国市场 | D.传播西方文明 |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这一雕塑应该建在
A.厦门 | B.虎门 | C.澳门 | D.江门 |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再认识。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 175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5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5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材料中“175年前”、“155年前”、“115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请举两例说明。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3)通过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建海《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两个“不公正”的含义。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4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