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彭杨同学在网上收集了下列资料,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适合的题目是
序号 |
历史事件 |
作 用 |
1 |
戚继光抗倭 |
基本解除倭患 |
2 |
雅克萨之战 |
有利于中俄东段边境的长期和平 |
3 |
虎门销烟 |
表达了中国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
A.中外友好交往 B.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C.中华帝国的强盛 D.闭关锁国与危机来临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历史 | D.中国人民探索史 |
比较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最有助于我们了解
A.列强对中国的战争勒索 | B.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
C.沿海城市近代化的历程 |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学校组织学生赴某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展厅板块主题分别为“英军入侵”、 “城下之盟”、“丧权辱国”、“香港回归”。这里“城下之盟”造成的危害是( )
A.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从此被迫逐步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B.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危机加居 |
C.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清政府从此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 |
D.中国再次遭受外国入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描写了1872年英国人福克先生经历各种艰难险阻,80天周游地球的故事。下列情节他可能会经历的是
A.乘轮船离开英国 | B.乘汽车穿越美国大陆 |
C.在美国看见人们用电灯照明 | D.拜见管理香港的清朝地方官员 |
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古城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因为它见证了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③“公车上书” ④张杨发动“兵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7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也提出了“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的响亮口号。这位民族英雄的行为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A.虎门销烟 | B.洋务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若尤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里的“之”指的是( )
A.北方游牧民族 | B.鸦片 | C.海上倭寇 | D.明朝遗民 |
回顾历史,上海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上海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 B.贸易主权 | C.关税主权 | D.海关主权 |
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内容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巴以冲突与中东战争 |
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与鸦片战争爆发 |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奥巴马有权参加美国第44届总统选举 |
D.《马关条约》与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同祖国大陆的第二次分离 |
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从根本上说明了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 B.军事实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 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