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近代中国,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伊犁条约》 |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
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成为侵华急先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B.清政府拒绝中英互派使节的要求 |
C.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鸦片商的利益 |
D.英国国内资产阶级的唆使与鼓动 |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一站到底”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南京是近代历史的缩影。在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判断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同一省份的是 ①广州 ②厦门 ③福州 ④宁波 ⑤上海(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中国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1860年的标界意义”是指( )
A.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
B.中国开始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
C.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
D.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
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邓世昌 | B.左宗棠 | C.林则徐 | D.关天培 |
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不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
A.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B.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
C.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 |
D.出兵侵占伊犁 |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
我们学习鸦片战争的历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时,我们应牢记的历史教训是( )
A.鸦片危害严重 | B.团结就是力量 |
C.落后就会挨打 | D.外交需要谋略 |
某外国企业家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办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早有可能发生在哪个条约签订以后?(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有两处在同一省份,这个省份是( )
A.江苏 | B.广东 | C.福建 | D.浙江 |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