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综合探究: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ǔ)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2分)创立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在唐朝“科第之设”这种制度分为哪两大类?(2分)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2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分)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 ”。请举出日本的现今的某些社会风尚受中国影响的例子。(两例)
江南历史悠久,物产丰饶,景色优美,人才辈出。我们热爱祖国,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江南百姓以稻米为主食,你知道距今七千多年前就懂得栽培水稻的是什么人吗?
(2)全长18公里的无锡古运河风光散发着江南水乡气息,大运河"无锡段"的申遗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你知道这条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哪个朝代最先开凿的吗?
(3)古运河中有一处胜迹名为黄埠墩,有一位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战派大臣曾被元军拘押于此,你知道这位大臣是谁吗?
(4)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朝代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占中国领土。此后,沙俄英美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请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
(1)造成清朝初期的对外关系“逆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倭寇”指什么人?(2分)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是谁?(2分)
(3)“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机。请举出两例在清朝初期,面对西方国家“侵占中国领土”,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史实。(6分)。
(4)反思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阅读下列材料:
“他出生于苏格兰,从小酷爱学习,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更喜欢自己动手。一次,他看到炉子上壶里的水开了,壶盖在蒸汽的作用下,不停地运动并发出声响。这一常见现象,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探索欲,促成了他后来的伟大发明。”
请回答:
(1)上文中的“他”是谁?
(2)文中的“伟大发明”指的是什么?
(3)简述这一“伟大发明”带来的重大影响。
重大的历史事件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填写下列事件。
(1)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改革——
(2)开启世界全球化的事件——
(3)使美国渡过经济大危机的改革——
(4)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这是谁说的话?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3)这三句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因为逐渐不符合苏联的发展实际而在1921年被废除( )
改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南方的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的新州允许使用黑人奴隶,而在北方的工厂主希望在西部的新州实行资本主义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不断升级和加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无法解决的程度。┅┅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它采取的措施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信息?这个信息是什么?
(3)材料中的两个国家分别采用什么途径解决本国矛盾?它们这么做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