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残破的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0
D.1/1000000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
B.A在B的正西方向 |
C.修建从甲到乙的公路,路线应该是甲乙之间的直线修建成本最低 |
D.D处适宜发展林业 |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正确表示A点位置的是( )
A.20ºS,20ºE | B.40ºS,20ºW |
C.20ºN,20ºE | D.20ºN,40ºW |
关于两点间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在C点的西南 | B.A点在点B的上面 |
C.C点在B点的左边 | D.B点在C点的正东 |
读某地等高线(米)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处表示( )
A.山顶 | B.山谷 | C.山脊 | D.陡崖 |
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同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上标注的高度为相对高度 |
B.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缓 |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相等 |
D.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陡 |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假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 )
A.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 |
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
C.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
D.位于河谷,山势险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
图中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
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瀑布的形成,需要有陡崖的存在,根据这个特点判断甲、乙、丙、丁四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是( )
A.高原 | B.山地 | C.盆地 | D.鞍部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活动,目标是图中的山峰,计划分为四个小组沿图中线路进行攀登,你认为沿坡最缓的线路攀登的小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种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1:500000 |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
C.1:5000000 | D.0 50千米 |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显示该区域的地势( )
A.中部高,四周低 | B.西南高,东北低 |
C.东南高,西北低 | D.东北高,西南低 |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③线段的高点图上相距3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A.1500米 | B.3000米 | C.4500米 | D.6000米 |
小明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老师告诉我们:“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地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请回答,图中E地是指
A.鞍部 B.山顶 C.山谷 D.陡崖
这幅地图应该用什么方法定位
A.经纬网定位法 | B.指向标定位法 | C.一般定位法 | D.特殊定位法 |
下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米。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区域内,最高处与最低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60米 | B.390米 |
C.480米 | D.520米 |
小明同学从下图中发现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a、b两地相对高度是100米 |
B.b、c两地相对高度是200米 |
C.a、b、c、d四地中离瀑布最近的是c地 |
D.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