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被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
A. |
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 |
B. |
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 |
C. |
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 |
D. |
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 |
(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生产经验欠缺 |
B. |
热量条件不足 |
C. |
机械化水平低 |
D. |
人均耕地较少 |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
A. |
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
B. |
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
C. |
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
D. |
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
日本平均每天发生约5次有感地震。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传统建筑在建造时会考虑到抗震因素。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和“日本传统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地处( )
A. |
亚欧大陆内部 |
B. |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
C. |
四面临海的位置 |
D. |
低纬度地区 |
(2)关于日本传统建筑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筑材料较重
②建筑材料较轻
③楼层较少
④楼层较多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下图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2)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高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我国科研人员长期进行雨燕的迁徙规律研究。下图是北京雨燕某次迁徙路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对北京雨燕此次迁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跨越了寒温热三带 |
B. |
总体飞行方向是向西向南 |
C. |
春天飞离北京,秋季返回北京 |
D. |
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有关 |
(2)8月份,甲地居民发现北京雨燕在图示建筑附近活动,该建筑风格与哪种宗教建筑风格一致( )
A. |
基督教 |
B. |
佛教 |
C. |
伊斯兰教 |
D. |
印度教 |
(3)我国研究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在此项研究中不可取的是( )
A. |
坚持不懈 |
B. |
加强国际合作 |
C. |
仅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 |
D. |
借助科学技术 |
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
A. |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
B. |
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
C. |
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 |
D. |
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 |
(2)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
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 |
B. |
大辐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
C. |
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
D. |
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的“山”指( )
A. |
九连山 |
B. |
昭山 |
C. |
岳麓山 |
D. |
壶山 |
(2)“百舸争流”描述了湘江长沙段( )
A. |
落差大 |
B. |
灌溉广 |
C. |
汛期短 |
D. |
航运忙 |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26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实现“太空会师”。我国不仅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他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会师”。以下不属于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A. |
科技力量雄厚 |
B. |
科研人才众多 |
C. |
国家政策扶持 |
D. |
劳动力丰富 |
(2)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但不包括( )
A. |
协调人地关系 |
B. |
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
C. |
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
D. |
不承担相应国际事务 |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提升区域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读“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 |
资源丰富 |
B. |
就业均衡 |
C. |
地价低廉 |
D. |
经济互补 |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有( )
①依托航运、铁路和公路,贯通东中西三大区域
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上中下游协作互补
③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煤炭工业和军事工业
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的区位优势是( )
A. |
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
B. |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
C. |
文化遗产更加丰富 |
D. |
劳动力资源更充足 |
祖国的首都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下图为北京的旧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北京旧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道路呈放射状布局 |
B. |
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 |
C. |
中轴线纵贯旧城的南北 |
D. |
面向南方的布局有利于避寒采光 |
(2)以下不属于现代北京的城市职能的是( )
A. |
经济中心 |
B. |
政治中心 |
C. |
科技创新中心 |
D. |
文化中心 |
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保持水土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 |
上游 |
B. |
中游 |
C. |
下游 |
D. |
河口 |
(2)长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集中于中游地区,主要因为( )
A. |
河道变宽 |
B. |
港口密布 |
C. |
湖泊众多 |
D. |
地上悬河 |
(3)若长江上游的生物栖息地功能下降,直接引发的突出生态问题是( )
A. |
土壤污染 |
B. |
水体污染 |
C. |
旱涝灾害 |
D. |
物种锐减 |
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结合哈尔滨气候统计图(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右图)。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
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2)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 )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3)此次旅行小明一家还可以体验的当地特色是( )
①欣赏林海雪原
②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
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
④感受火墙、火炕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4)小明一家此次东北之行,来回行程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
铁路 |
B. |
公路 |
C. |
水运 |
D. |
航空 |
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
②日本始终最高
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中国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2)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鼓励生育 |
B. |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
C. |
提倡提前退休 |
D. |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爱好地理的小明从网上查到了一幅苏门答腊岛及附近区域略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该岛( )
A. |
位于低纬度地区 |
B. |
气候干旱 |
C. |
地势东高西低 |
D. |
海岸线平直 |
(2)小明发现苏门答腊岛物产丰富。图中( )附近分布的是( )
A. |
天然橡胶 |
B. |
油棕 |
C. |
石油 |
D. |
锡矿 |
(3)小明推测苏门答腊岛是地震多发区,图中能支持该观点的信息是( )
A. |
矿产丰富 |
B. |
沼泽广布 |
C. |
火山较多 |
D. |
河流较多 |
(4)小明对该岛地震多发的原因做出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 |
该岛四面环海,地壳活跃 |
B. |
该岛地形起伏大,滑坡泥石流多 |
C. |
该岛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
D. |
该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
2024年4月,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航,圆满完成了“探秘五站、考察五海、新建一站”的任务目标。读“南极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因南极大陆暖季较短,新建秦岭站须在三个月内完成主体建筑的装配,建议抵达的月份是( )
A. |
3月 |
B. |
6月 |
C. |
9月 |
D. |
12月 |
(2)新建秦岭站科考研究方向可能有( )
A. |
面向太平洋开展大气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基础研究 |
B. |
位于冰盖最高点,开展冰川深冰芯钻探研究 |
C. |
面向印度洋开展气象、地震研究 |
D. |
作为中山站、昆仑站的中转站,是南极地形考察的重要支撑 |
(3)南极考察队归来时需随“雪龙”号一起带回的有( )
①煤炭资源
②科研资料
③金属矿藏
④生活垃圾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②④ |
D. |
①③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