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3)当我们参加今天的年终考试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 (填字母)。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代表二、三级阶梯界线的是 。
(2)读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地形区③为 盆地,④为 平原,该剖面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呈三级阶梯分布。
(3)图中A为 山脉,图中B为 山脉,其以北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
(4)图示景观为号称“世界屋脊”的 高原,高原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原因是 。
读下图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有了明显变化。
(1)A为 海,与之相邻的四省有辽、津、 、鲁。(写简称)
(2)B为 岛,其北面与祖国大陆隔着 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C _____ (写全称)和D,人口密度为 __________。
(4)图中F线以东人口密集,请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
气候: ;地形: 。
读我国长江水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
(2)上、中游的分界点在⑤ ;中、下游的分界点在⑥ 。
(3)城市: ② ④ 。
(4)支流: A D 。湖泊:乙 。
读中国温度带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温度带名称:
B C D 。
(2)温度带与农作物熟制:(填图中相应字母)
农作物两年三熟的是 ,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的是 ,农作物一年一熟的是 。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将我国划分为:
A____ __地区 B___ _____地区C 地区 D______ __地区
(2)A与B的分界线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____----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大致相同。
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得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A、B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2)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C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D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
(3)图中清水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的发源地是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海。
(2)写出表示长江上、中游的划分地点的字母及城市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支流:②________③_______;湖泊:C________。
(4)重要水利枢纽工程:L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A: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盆地F:_________。
(2)C省的简称及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①是_________,该河主要水源是来自于_________。
(4)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从而对资源的输出地和输入地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北油南运、西气东输就是两项重要的工程。两项工程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利用油气的自然流动性采用管道进行运输。请阅读我国局部地区部分能源运输示意图,回答各题。
下列关于管道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影响小 |
B.运输速度较快 |
C.对环境影响小 |
D.石油只能通过管道进行运输 |
图中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中的油、气主要输往( )
A.华北地区 |
B.珠江三角洲地区 |
C.长江三角洲地区 |
D.四川盆地地区 |
下列对于上题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地区工业发达,需要大量的油气资源作为能源与工业原料 |
B.该地区人口稠密,民用油气量大 |
C.该地区油气资源缺乏 |
D.油气资源输往该地区是为了鼓励人们大量购买汽车,使得出行更加方便 |
读“中国略图”及“我国沿北纬320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代表二、三阶梯界线的是 。
(2)我国地势特点是 , 。
(3)我国沿北纬320地形剖面图第一级阶梯是 。第二级阶梯是 。第三级阶梯是 。
读“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来自东部 洋的A 季风和来自南部 洋的B 季风;
(2)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最明显的地区为 区,该区域降水 ,而夏季风很难影响到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 区,该区域降水 。
(3)受夏季风的影响,东部地区的河流 (季节)容易形成汛期,且从北向南汛期越来越 (长或短)。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