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地理试题 / 综合题
初中地理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国家地跨两大洲,图甲中数字①②属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A地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国家是一个群岛国家,图乙中字母B所在岛屿的名称是________岛,图乙中C工业区分布在该国的________沿岸地区。
(3)图甲和图乙所示国家钢铁工业都很发达,发展条件各有优势,据图示信息比较分析,图甲所示国家发展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所示国家发展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美国中部平均每年形成1000多次龙卷风,有“龙卷风走廊”之称,每年春夏,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冷空气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自墨西哥湾沿岸的潮湿空气相遇,龙卷风便形成了.
资料二:美国本土与巴西图

(1)资料一中所描述的美国龙卷风走廊位于美国的         (地形区)。
(2)2014年6月13日,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举行,如图中代表该城市的字母是     
(3)美国农业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五大湖附近主要农业带是            巴西的               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4)美国五大湖地区和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都是本国重要的工业区,试分析两地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莫斯科时间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红场阅兵仪式。中国、印度、独联体国家等的方队也参加了阅兵。
材料二 俄罗斯与印度简图

(1)红场是俄罗斯的著名广场,位于首都莫斯科市中心,它位于__________平原上。
(2)从图中可看出,俄罗斯和印度各有一条重要的地理纬线穿过,但两国所处的温度带却大不相同,试分析说明原因。
(3)印度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一年之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每年6—9月盛行_______ 季风(填箭头代号a或b及风向名称),降水丰沛,为雨季。
(4)俄罗斯和印度在工业分布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工业区。
(5)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令世界瞩目,其中___________(填字母及名称)是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心,被称为印度的“硅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及两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两国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国共同的地形地势特征:呈三大纵列带分布,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B.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地域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
C.两国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但出口的农产品有所不同
D.两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服务业

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著名的“硅谷”位于洛杉矶的西南部
B.东部地形以落基山脉为主,煤炭资源丰富
C.A为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大
D.B是小麦区,所产小麦销往世界各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暑假,英国伦敦的汤姆准备去中国上海找网友东东玩。读图,回答问题。

(1)英国伦敦的汤姆准备的行程路线(如图所示),①是               运河。
(2)图中大部分地区位于                            (东或西)半球。
(3)图中伦敦和上海的气候共同特征是
(4)汤姆通过网上QQ,发送给东东一张伦敦的风景相片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阴影部分为中东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一条即可)
(2)通过①线路运输的石油主要输往美国和                
(3)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请简要分析原因。
(4)中东地区的居民大多数信仰              教。
(5)某年7月初,一艘油轮从波斯湾某油港出发,沿②线路于7月末到达上海港,一船员对沿途经历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

A.油轮驶出霍尔木兹海峡前,向西望去,沿岸沙漠广布
B.油轮行驶至图中②位置时,顺风航行
C.沿途看到了满载小麦和铁矿石的我国货轮正驶向非洲
D.沿途经过了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点的海拔是                  米。
(2)图中①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②、③两河中,有一条是不存在的,它是河。
(3)图中C处所表示的山地部位名称是                             。若量得村庄甲与水电站乙的直线距离约为2.5厘米,则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4)若该图所示区域要发展水果种植,你认为种              (苹果或柑橘)树较为合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2)图中B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大或小)。
(3)图中C大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4)图中C与E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5)图中F是     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6)挪威科学家近日公布的报告称,2011年全球所有国家在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一共向大气排放了近382亿吨二氧化碳,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0亿吨,这相当于每秒钟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1 100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全球的气温(升高或降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2)F山顶的海拔可能是(    )
A、600米     B、550米     C、650米     D、750米
(3)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河流流经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C、D、E三处可能出现瀑布景观的是        处。
(4)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是               (填方向)。
(5)沿L1和L2两条线路登至山顶F,沿        线路会省力些。
(6)甲、乙两图能反映B、C两点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下三座宗教标志性建筑物,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       教,B代表            教,C代表          教,三个宗教都起源于       洲。
(2)B宗教建筑物称为         ,此教在我国又称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其中甲图所示大洲是          ,其北部濒临          洋。
(2)根据甲图判断,该大洲地势             低,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其中长江、黄河均注入       洋。
(3)根据乙图判断,该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A是           气候,B地属于          气候,B、C、D三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1)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20时12分在英国的伦敦(当地时间)开幕,广州的王先生乘船云伦敦观看开幕式,他的航行路如图乙所示.航行经过的A是       洋,B是          运河.
(2)伦敦的气候如图甲所示.王先生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到,西欧主要属于       气候,具有终年温和湿润的特点.同时,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发达.
(3)图中C是            山脉,它是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一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A          ,B          ,C          ,D        。
(2)D气候类型在拉丁美洲主要分布在            平原。
(3)B气候类型的冬季的气候特征是冬季             ,该气候分布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4)C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的             侧,它为当地发展             (乳畜业或种植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5)A、B两种气候降水的不同特点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北半球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人口分布特点是          的。其中      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是人口稠密地区。
(2)图中A、B两地区均为人口稀疏区,但原因各不相同。A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B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3)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列举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至少两条)
(4)根据              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可以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          国家;为了缩小两类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其中“北”代表        国家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地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