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地理试题 / 综合题
初中地理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C点的经纬度是      ;A点位于高、中、低纬度中      
(2)按东、西半球划分,C点位于        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A、B、C三点中,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点,位于北温带的是        点。
(5)图中地球仪的地轴与水平面呈66.5°夹角,制作地球仪时,不将地轴制作成垂直于水平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支点平衡的需要
B.反映地球自转时的特点
C.反映地球公转时的特点
D.反映地球所受到的引力的特点
(6)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指向        附近(  )
A.北极附近               B.北极星附近
C.太阳中心附近           D.恒星附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非洲、印度洋、太平洋、0°纬线。
(2)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半球(南、北)的陆地面积大,全球有__ __大板块。
(3)图中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此经线为_____。
(4)图中C、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拥有世界最高峰和最高高原的是字母_______所示大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分)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标出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1分)
(2)从图中你可以提取什么信息?                。(2分)
(3)有人说“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暑假期间淄博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下图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 (每空1分,共10分)

第一站(1)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西侧为        省,东侧为        地形区。
第二站(2)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黄河在流经        地形区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                                   等。
第三站(3)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B          ,它位于黄河支流         附近,往西北行进,进入C区,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1)此山脉为              
(2)它与淮河的位置接近         等温线;接近           等降水量线。
(3)从温度带看,它们是                  的分界线;从干湿区看,它们是             的分界线。
(4)导致它们两侧气候差别较大的因素是                        
(5)它们南侧的气候类型为下图中的          ,说出它的气候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观察右图,你会发现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地形区),此地形区的南侧为           山。
(2)图中A、B、C、D四山,           (填字母与名称)两侧为盆地,此山南侧为         盆地。
(3)图中所示山中,              为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我们山东省位于第            阶梯上。
(4)我国已在长江上建成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我国大型水电站分布集中,多分布在   (地势)。
(5)我国面积最大的地形是         ;例举此地形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条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H、          (国家)  B、           湾 C、            海
D、            海      E、         运河 F、            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来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2009年4月6日甲区域南部发生6.3级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在乙区域的①地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区域定位。判断我们所学过的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2)学以致用。甲区域南部和乙区域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地区。请从材料二中任选其一,解释地震多发原因。
(3)经济发展。①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②每年都有许多来自甲区域北部的游客去乙区域进行避寒旅游。你认为丙国游客最喜欢什么时候去乙区域旅游?请你简述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图做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邻国: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岛屿:⑥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
濒临的海:⑧______________。
(2)按五带的划分,我国大部分领土在____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等高线地形图,按要求完成: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B _______  C _______  E____________
(2)在这幅图中,李庄位于周庄的_______________方向。
(3)图中A点海拔为_________米,D点海拔为_________,A、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空1分)

(1)大洲是由_________和它周围的_________共同组合而成。 (2)我们所在的大洲 是________(填序号)
(3)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填序号)(4) A半球是______半球,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5) 67两洲的分界线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的是____________;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西侧的地形为____________。
(3)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高原;注入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中下游的分界是            。
(5)黄河下游没有支流汇入干流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治理黄河修建的水利工程,有控制洪水、发电、拦沙等方面重要作用的是(   )

A.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B.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D.龙羊峡水利枢纽工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A.           C.         E.          
(2)根据比例尺,量算甲、乙两村的实际距离?并说出甲村在乙村的什么方向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国际上统一使用____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___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避免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上。
(2)写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
A              B              C______________
D              E
(3)CD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DE两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大高加索山脉和                海峡。
(4)写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F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东西半球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关系,推导地球表层海洋面积占__________,陆地面积占_________
(6)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位于       (填字母)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图回答。

(1)A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B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比较C和D的气候,写出其差异:气温方面:________________降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
(4)在B气候条件下最常见的地表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
(5)中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和________地气候类似。
(6)D类型气候降水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地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