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地理试题 / 综合题
初中地理

读右图,回答问题

(1)A地以          人种为主,大多信仰          教
(2)B地以        人种为主,多信仰          教,通用       语
(3)C地以       人种为主,大多信仰            教,通用       语
(4)D地以          人种为主
(5)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南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 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地,属于亚热带地区是的       地。
(3)AB两地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5)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请将图中五个地形部位的名称(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填在横线上:
甲__________ ,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 EF__________,  GH____________
(2)甲地的海拔是       米;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右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A、         B       
(2) 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3)图中B点位于A点的        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8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条铁路线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线,______线,
_____线,它们共同的起点城市是______。
(2)下列由广州运往武汉的农产品中,不可能有的是:
A .水稻     B.苹果     C.芒果      D.龙眼 
(3)图中阴影地区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可能是
A.有色金属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类别
位次.比重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中国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中国人均量居世界位次
120
80
126
119
120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重
1/2
1/2
2/5
1/4
1/3

 (1)分析上表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土地利用的类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土地日”是____________。
(3)我国淡水资源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7,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   )
A.地势第二阶梯        B.陇海铁路沿线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沿江地带
(2)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有关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分布,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辽中南工业区      B.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③是京津唐工业区       D.④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4)中关村在哪一个工业基地?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6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中有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因地制宜原则, B、C、D三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生产是:
B地:_________;C地:_________;D地:_________。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奶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地是A地形区,A是__________高原。长江、黄河的干流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提示:自___向____流),从而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河流中,有凌汛的是__________,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有“地上河”和“悬河”之称的是_________。
(3)图中B地形区是_________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主要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造成的。图中C是长江干流上修建的水利枢纽,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供应地,这个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水利枢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M和河流R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山脉M是         ,河流R是        ,它们是我国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P海为        ,Q海为       
(3)我国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为              工业基地,②为              工业基地,③为              工业基地,④为              工业基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____业为主, 这体现了发展农业要_______的布局原则。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
(2)东北平原耕地类型为___(水田/旱地),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 。
(3)南方地区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B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河流),属于__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3)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 乙是________(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均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共穿过了___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 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2) 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 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脉,入海处所在地是_______省。
(4)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_高原。
(5)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于                (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4月6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在工程沿线同时举行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倒计时揭牌仪式,向全社会庄严宣告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     冬春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
(4)东线方案所在的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该级阶梯主要以_______、
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东线调水可利用_______ (运河)河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两带是全球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其中乙是       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山脉是A欧亚板块与B          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
煤是古地质时期,森林通过地质变化形成的。南极洲发现了大量的煤,这证明了          (单选)。

A.高纬度地区曾经暖湿 B.大陆漂移学说理论
C.地壳在不停地运动 D.气候在不断的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地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