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食品专家指出,在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习惯,每餐不能吃得太饱。饱满的午餐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出现所谓的“食困”现象,但紧张的工作与低能量的饮食也是不相容的。因此,最合理的方法是多吃一些蔬菜、豆制品和液体,但不是啤酒和浓茶。
科学研究还发现,其实大脑最好的营养成分是葡萄糖,大脑细胞需要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通常存在于谷物、土豆和豆角中,桃子、香蕉和梨中也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研究人员指出,食品本身并不能提高智力。含有维生素B的食品,比如肉、鱼、花生等,可以帮助促进大脑思维的过程,消除疲劳。早晨吃上一个橙子可以一整天精神饱满。如果你不能利用这些食品恢复体质,还可以用合成维生素补充。但是要想开发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
下列对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蔬菜之所以排在鱼等海产品之前,是因为蔬菜比鱼等海产品含有更多的营养。 |
B.因为含有大量能与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所以红莓苔子对大脑的益处远远超过海产品。 |
C.黑莓果对心脏和血管的益处不及红莓苔子。 |
D.多吃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就能预防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发生。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巧克力中含有不少对大脑有益的物质。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 |
B.根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多吃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 |
C.每餐不能吃得太饱,多吃低能量的食物,是日常饮食的良好习惯。 |
D.要想开发智力,关键还是要多吃野果之类的食物。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要少吃鱼等海产品而多吃野果。 |
B.过多食用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
C.既要多吃野果、鱼等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又要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才能真正开发智力。 |
D.那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根本不具有延缓机体衰老的功能。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茶文化源远流长。据传茶的发现约于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时代。最早祖先们利用的是野生茶树,人工栽培约在3000多年前,巴蜀地区是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东晋史书《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贡品,说明当时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而后茶的栽培从巴蜀地区南下云贵,东移楚湘,转粤赣闽,入江浙,北移淮河流域,形成广阔的产茶区。
原始社会人类在对植物的长期食用中发现茶树叶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就把它熬煮成茶水作饮料。长期以来,茶只是用来治病,大约到西周初期,茶叶才发展为茶食,即“生煮羹饭”,后又成为祭品,最终从煮水清饮改进到泡饮。
秦以前,各地语言文字不统一,茶的名称众说纷纭。商周时茶叶首次有了名字,叫“荼”,因其苦涩,又叫“苦荼”。据唐代陆羽《茶经》载,唐以前,茶有“荼”、“贾”等名,自《茶经》问世后,正式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
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到了汉代,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西汉王褒在《僮约》中提到“武阳买荼”,说明当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的风气传播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待客、宴会、祭礼的饮料。南齐武帝临终遗诏说:“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惟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从此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全国。各地制茶技术日益提高,出现很多名茶。有关茶的诗歌众多,据统计,李白、杜甫等100多人写了400多篇涉及茶事的诗歌,唐代还首次出现描绘饮茶场面的绘画。宋代,茶成为普及的饮料,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制茶的技术达到了精巧奢华的地步,如龙凤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就非常复杂,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工序。1391年,明太祖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牙以进”。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的加工炒制方法和品饮都有了创新,出现了炒青技术和功夫茶艺,从而推动了名茶发展和许多茶类的创新。
茶自发现以后,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目前世界上50多个产茶国的茶种、饮茶风尚都来自中国。中国茶叶约在汉代就传入日本,唐代又有大批日本僧人来华,回国时带回茶种。中国茶叶传入欧洲是在1607年。东印度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荷兰船首次将茶由澳门转运到爪哇。1669年,英国印度公司把14万磅茶叶运到英国,当时只在伦敦咖啡馆中供应少量中国茶。17世纪初明神宗万历年间,中国大使将少量茶叶运入俄国,大量输入是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后,1893年,俄国聘请中国茶工发展茶叶生产。此后中国茶叶又从欧洲和中国传入了东南亚各国。
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西周时,作为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的巴蜀地区的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所产茶叶已作为贡品。 |
B.西周初年,茶叶的功用由治病发展为泡饮,其间经历茶食、煮水清饮和祭品三个发展阶段。 |
C.西汉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
D.魏晋南北朝时,饮茶的风气已传至长江中下游,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
中国茶“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对“各种渠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批日本僧人来华后,回国时偷偷带回茶种。 |
B.东印度公司刚刚成立,就将大批茶叶运到英国。 |
C.清代,中国茶叶大量输入俄国的同时,中国茶工也被聘请到俄国。 |
D.后来中国茶叶又由日本、欧洲传入东南亚各国。 |
下列推断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祖先最早利用的是野生茶树,茶树的人工栽培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00多年。 |
B.唐代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是因为他最先为茶正名,即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 |
C.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文人画士的创作涉及茶事,促进了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
D.明代是中国茶发展的特殊阶段,茶叶的加工工艺和茶类形式有极大创新,品饮方法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黑匣子
每当飞机发生空难,各类媒体总是在报道中提到黑匣子。那么,黑匣子到底是什么呢?
黑匣子名为航空飞行记录器,里面包括数据记录器(FDR)和舱音记录器(CVR)。数据记录器主要记录飞机的各种飞行数据,包括飞行速度、航向以及作用在飞机上的各种外力,如阻力、升力、推力等,共约200多种数据。舱音记录器实际上就是一个无线电通话记录器,可以记录驾驶舱以及座舱内乘客、空中小姐甚至劫机者的讲话声。190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军用飞机事故。此后,随着飞行事故不断发生,需要有一种追忆事故发生过程原因的仪器。二战期间,飞行记录器正式在军用飞机上应用,后来又用到民航飞机上。早期的记录方式比较落后,用的是机械记录的方法,记录在照相纸上,后来发展成为磁记录方式。目前记录的介质是半导体存储器芯片,这种芯片具有足够的数字存储空间来记录CVR提供的2小时的音频信息和FDR提供的25小时的飞行数据。当飞机失事时,依靠黑匣子的应急定位发射机(ELT)自动向四面八方发射出特定频率(例如37.5千赫),类似心跳般有规律的无线电信号,“宣告”自己所处的方位,以便搜寻者溯波寻找。找到黑匣子后,专业技术人员便可通过恢复黑匣子中记录的各种数据和声音来调查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
早期黑匣子的外壳是黑色的,后来为了便于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寻找,它的外壳已不再是黑色,而是涂成了颜色醒目的荧光橘红色。黑匣子的外壳用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绝热防冲击保护材料制成,以至于能让它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炙烤,能承受2吨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在汽油、酸液、海水等液体中浸泡几个月。为了尽可能的安全,它通常被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因为尾部是飞机失事时最不易损坏的部位。
现在不少人认为语言在反馈实际情况上不如视觉直接,马航客机的失联也让公众提出了一个疑问:黑匣子这种传统的空难调查方式是否过时?是否应该安装一种设备实时传输飞机各种关键数据到云端,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其实这个疑问在几年前法航447大西洋失踪事件时就有人提出来过。人们设想如果当时能实时传输所有飞行状态参数,也许不会花费一周时间找到残骸,也不会耗费大量财力打捞黑匣子才弄清楚事故经过。
实时传输的技术是存在的,但问题在于每日飞行在空中的航班有5—7万架次。哪怕有一半的飞机在实时传输数据,需要的带宽量也是巨大的,我们还没有足够数量的卫星来处理这些数据。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再和这类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一下的话(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即IATA的数据表明过去35年发生的空难未能恢复黑匣子数据的只有11起),可能这种技术暂时是无法大范围采用的。
但类似的技术进步也已经出现,据报道,不少航空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科技水平更高的自动飞行信息汇报系统。每5到10分钟向卫星传输飞行信息,如气压、发动机参数、襟翼位置、飞行高度等,并对发生的任何不正常数据进行即刻传输。这种系统相比实时传输,成本和技术要求都较低。
目前,飞机上不仅使用了黑匣子,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在高速火车和汽车上也安装了黑匣子。正在研制中的黑匣子也将趋于微型计算机化,与传统的黑匣子相比有很大优越性,例如它可以变换参数记录速度,一旦出现不正常情况,便自动加快记录速度,以备人们更加准确地进行分析。此外,它的体积也将被大大缩小。
在一部手机丢失都能有办法找回的今天,防止大型客机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技术,或许不会让我们等得太久。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装有数据记录器和舱音记录器的黑匣子可记录飞机的各种飞行数据和驾驶舱、座舱里的各种声音,它里面的半导体存储器芯片上最多可以保留25个小时的数据信息。 |
B.黑匣子的应急定位发射机在飞机发生意外的时候,会自动发射特定频率类似心跳规律的有线电信号,搜寻人员通过跟踪信号就能够确定飞机发生事故后残骸的位置。 |
C.黑匣子外壳用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绝热防冲击保护材料制成,能承受空难所造成的强大冲击力、高温以及环境腐蚀等,且一般安装于飞机最安全最不易损坏的尾部。 |
D.现在使用的黑匣子不是黑色的,为了便于人们搜寻和美观,它被涂上了荧光橘红色。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不仅用在飞机上,还用在了高速火车和汽车上。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我们有足够数量的卫星来处理飞机的实时传输数据,实时传输技术就可以大范围运用。 |
B.空难调查设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时传输技术进一步发展将有助于防止大型客机的消失。 |
C.黑匣子里的数据在空难发生时能较好保存,但不是所有失事飞机黑匣子的数据都能被恢复。 |
D.黑匣子目前已被应用于高速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当中,提高了人们分析事故原因的准确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据美国K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
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袋、“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等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它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 B.“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
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
文末说的“试验”所借助的主要方法是( )
A.化学的 | B.生理的 | C.生物的 | D.物理的 |
下列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凡是称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都根本不能降解 |
B.生物降解在不同条件下都会出现氧化现象 |
C.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应出现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
D.塑料产品的废弃物多数不会自溶自消 |
【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象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恒星组成的璀璨夺目的大球状星团。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他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象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有些恒星的光彩长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有些恒星稳重端庄的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的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以为,除了它们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他们周围的那些区区可数的恒星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星星了。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节选自《宇宙的边疆》)
下面对“恒星”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有些恒星是一个能自身发光的星球,它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 |
B.恒星自成体系,在太空之中,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 |
C.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有些双星甚至紧靠在一起。 |
D.和地球相比,恒星体积非常庞大,但像肥皂泡一样脆弱。 |
对文段中恒星发光情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恒星会发黄光,据此可以断定,它到了中年。 |
B.如果恒星发白光或黑光,它就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了。 |
C.恒星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光彩长年不减。 |
D.有些恒星发蓝光,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它是年轻的星。 |
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恒星成了扁圆形是因为它们在稳重端庄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 |
B.因为各个星系之间相隔遥远,所以我们对相邻星系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
C.恒星是气势磅礴的自身能发光的天体,太阳也是恒星。 |
D.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恒星的了解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大气环流
任何行星上,只要其上空与大气,就应该有大气环流。何谓大气环流?就是行星大气一方面从太阳电磁辐射中接收热量,一方面把自身的部分热量发射到行星际空间。在“收”与“发”的过程中,一些区域常年温度高,气压低,形成气压低,另一些地区常年温度低,气压高,形成高气压。气压的高低不同,导致大范围的大气流动,这就是大气环流。
地球上有三种环流。首先是信风,就是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一种大气环流。它相当稳定,按时前来,决不轻易失信,因此叫作信风。古代商人利用 它推动风帆飘洋过海,从事贸易活动,因此又称贸易风。除了信风,在南、北两半球的大气中各有两个环流圈,分别位于中纬度地区和两极地区。此外,在地球对流u层上层或平流层内还有强而窄的气流(称为急流),对整个大气环流起发动机作用,将低纬度地区的暖流空气推向高纬度,将两级地区的冷空气想向低纬度地区输送。
这三种环流在火星上都有。不过,太阳辐射在火星表面造成的响应与地球不同,火星表面上夏季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夏季半球(即处于夏季的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因此火星上夏季环流圈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样分布在赤道两边。此外,火星大气里还有两种特有的环流。一是热潮风,它由火星上的昼夜温差驱动,沿火星天空中太阳运动的方向传播。二是“凝致流动”,是二氧化碳季节性凝结形成。在火星冬季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二氧化碳会冻结成干冰。这样,火星冬季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压就比别处低。高气压地区的大气向低气压地区流动,就形成一股强劲的环流,将热量和质量向极冠区转移。这股环流就是“凝致流动”。
在金星上虽然没有像地球、火星上那样的环流,但大气中有从东向西流动的高的速大风,风速由行星表面向上逐渐增加,表面风速为每秒1米,云顶风速可达每秒100米。以每秒100米速度前进,4天可以环绕金星一周,所以此风被称为“四日风”。四日风的能源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至今还是谜。
下列有关“大气环流”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星上的大气由于不同地区气压的高低不同,而导致的大范围的大气流动。 |
B.行星大气在接收和发射热量过程中,造成不同区域常年温度高低不同,而导致气压的高低不同,最后形成大气的流动。 |
C.地球上的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内有强而窄的气流,它将低纬度地区的热空气推向高纬度,将两极地区的冷空气向低纬度地区输送。 |
D.火星上夏季环流圈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样分布在赤道两边,是因为太阳辐射在火星表面造成的夏季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夏季半球(即处于夏季的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 |
下列关于地球上三种大气环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风,就是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一种大气环流。它相当稳定,按时前来,决不轻易失信,因此叫做信反而信风。 |
B.地球南北两半球的大气中有两个环流圈,分别位于中纬度地区和两极地区。 |
C.古代商人利用地球低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推动风帆漂洋过海,从事贸易活动,决不轻易失信,因此又称贸易风。 |
D.急流是地球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的强而窄的气流,它对整个大气环流起发动机的作用。 |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行星上,只要其上空有大气,就应该有大气环流。 |
B.地球上有三种环流: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信风、南北两半球大气中rife的四个环流和地球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内的急流。 |
C.在金星上虽然没有环流,但大气中有从东到西流动的高速大风,风速由行星表面向上逐渐增加。 |
D.金星大气中的云顶风速可达每秒100米,4天可以环绕金星一周,因此它被称为“四日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蜾蠃俗叫螟蛉虫①
周建人
①古人因为“察物未精”(郝懿行批评古人的话),误为蜾蠃这种细腰蜂只有雄的,没有雌的,它只能捕捉叫做螟蛉的小青虫封在泥房里,养成为自己的儿子以传代。因了这种传说,人们遂叫领别人的儿子为己子为“螟蛉子”(又称义子),并且通俗又叫蜾蠃为螟蛉虫了。
②我幼时,夏天早晨,祖母常指着在窗槛上行走的、身子呈篮黑色的细腰蜂说:“螟蛉虫来了。”母亲也常这样说的。她们两人原生长在距离很遥远的不同的农村里,都用同一的名称,可见螟蛉虫这名称是很通用的了。螟蛉虫与拖脚黄蜂同属胡蜂类,但不像施脚黄蜂的吓人。拖脚黄蜂是身子黄色的蜂,常常用植物纤维在屋檐下做成灰黑色的倒挂莲蓬形的窠,因此为人们所习见和熟知。拖脚黄蜂飞行时第三对脚却拖在腹下面,因此有“拖脚黄蜂”的名称。人如触犯它,它就用刺刺人。拖脚黄蜂既有此恶名,被人看见就常被扑杀。螟蛉虫却有抚养他虫之子为己子的善行,人们就另眼相看,从不扑杀它,它的确也从不伤害人。
③夏天傍晚常常看到螟蛉虫。这时候蜘蛛恰好已修好网,栖息网中央,准备捉飞来的虫子吃。螟蛉虫此时也来了,在网下面一挂一撞地飞行,好像在找寻东西似的。过几天后,你如稍稍留意,就会发觉,那蛛网已破旧,而且已积有灰尘,分明网已空了,蜘蛛已被螟蛉虫拖去。
④原来螟蛉虫有不同的种类,它们并不都捉小青虫的,有的确实在捉蜘蛛。在我故乡放荷花缸的庭中向南的窗门格子上,夏季做着不少泥房(又叫育儿室),形状略像带壳的榛子,已经封入俘虏和产下卵的泥房上面是圆圆的,没有突起物。我拆开几个泥房来看,藏的都是蜘蛛。蜘蛛都是活的,但像睡着似的,脚略能动弹,但不会爬行。动物学者告诉我们说,螟蛉虫把俘虏封入泥房时,常用尾针刺它一下,好像打了麻药针,俘虏就麻醉了,但是仍活着,所以不会腐烂。螟蛉虫的幼虫孵出后,就可以张口吃鲜肉;到了把存粮吃完时,它也长大了,就化为蛹,再化为成虫,穿破泥房飞去。如拆开残存的泥房来看,泥房内残留着蛹的外皮或更有少许吃残的东西,那南窗的泥房都封藏着蜘蛛,可见那螟蛉虫的幼虫是吃蜘蛛的。
⑤可是有一次我从盆栽的一株小树的枝上的一个泥房里拆出来的却不是蜘蛛而是数条尺蠖②虫。尺蠖是蛾类的幼虫,因为行走时一伸一屈像古时用弓量地的形状,故名。那尺蠖却不像被封藏的蜘蛛的如醉如痴,它们落到盆面就跳跃,很鲜活的,莫非它们没有打过麻醉针吗?至今是一个存留的疑问。
⑥后来在上海的万国公墓里,看到有的讲究的坟的外围有石头的围槛,上部凿着花,花纹间有不少螟蛉虫泥房,我拆开几个来看,封藏的又是另一种动物,几条幼小的毛虫,也是很鲜活的,不像蜘蛛的沉醉,但活泼不及以前所见的尺蠖。
⑦可是不论活泼的程度怎样,如果贮藏的活粮食能挣扎,对于螟蛉虫的卵或幼小的幼虫都是不安全的。如果卵在活动的蛾蝶幼虫中间,幼虫挣扎起来,卵会被挤坏或弄碎,这是很危险的。但昆虫学者告诉我们:原来螟蛉虫的卵不生产在活粮食的堆上面或中间,它却挂在一段短短细丝状物的下面,细丝状物则悬挂在房顶下面,离开活粮食的。下面的俘虏在扭动,也触不到它。螟蛉虫的幼虫孵化出来后,缘卵壳而下,头能触到粮食,咬来吃,如果活粮食有所动弹,幼虫就立刻缩回去,离开了粮食,下面的骚动伤害不到它。到了幼虫适当壮大,活粮食此时已愈加衰弱无能,它就下来在粮食堆上安心咬吃了。
⑧捕小动物喂幼虫的不只是螟蛉虫,还有其他不少种的胡蜂类的膜翅目动物也是这样的。我幼时看到过比螟蛉虫较大的细腰蜂捕捉蟑螂(亦称蜚蠊)的情况。那细腰蜂咬住蟑螂的一支须,两方用力拉,好像拔河,又好像拉据,有时被细腰蜂拉走,有时被蟑螂拉回去。起初蟑螂显得很有力气,被细腰蜂拉走一段,蟑螂即猛力退回去。但过一些时候,蟑螂渐渐显得不支,六肢乏力,终于被细腰蜂拉去。蟑螂是这样容易疲乏的吗?显然不是的,大概被蜂捉住时,已被打了一针麻醉剂,到此时毒发,渐渐支持不住了。
⑨蜾蠃不是拿别种虫抚养为己子,却是给己子作粮食的。这一点,郝懿行已早看到了。
(《科学杂谈》1962年,有删改)
【注】 ①蜾蠃(ɡuǒ luǒ):寄生蜂的一种,属昆虫纲,胡蜂科,又名土蜂、细腰蜂。螟蛉(mínɡ línɡ):一种绿色小虫,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②尺蠖(huò):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
文中说“原来螟蛉虫有不同的种类”,请具体说明螟蛉虫有哪些种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主要写螟蛉虫,可在第②段中用了不少的文字介绍拖脚黄蜂,这些文字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题目是“蜾蠃俗叫螟蛉虫”,却不用“蜾蠃”或“螟蛉虫”为题,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虽是一篇说明性科普文章,却有着很强的“文艺性”,请具体说明其“文艺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用工荒”背后实际是“民工权利荒”
伊 歌
千万不可将“用工荒”的警号误解为政府可以放弃积极的就业政策。恰恰相反,劳动力的短缺正因存在制度约束,还不能完全自由流动。“民工荒”实际上是“民工权利荒”,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和制度的短缺。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半个世纪前,美国的经济学家刘易斯创立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指出发展中经济体工业化的初始条件是资本稀缺、劳动力过剩。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会不断吸收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并非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当工业化将剩余劳动力都吸纳干净,工资水平就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如果不提高工资福利,不改善劳动条件,就雇请不到所需的劳动力。
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春节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其中,广东珠三角地区用工缺口达200万。常年约有1200万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人口大省、民工大省安徽,如今也出现了“用工荒”。“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成为内地普遍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丧失优势。”这是否说明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
早在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就曾提醒:我国的劳动力正由过剩向短缺转变,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当时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出现的“招工难”,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部分验证。没料到随后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外部需求萎缩,出口加工业收缩,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有机构预测就业岗位缺口达千万个之多。一时间,“刘易斯拐点”之说似乎不攻自破。
可是,随着经济强劲反弹,“保增长”大局已定,“用工荒”又浮出水面,而且大有从沿海地区向内陆省份蔓延之势。其实,如果不是将“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机械地设定在某个时间点,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过程,经济危机等因素有可能提前或延后“拐点”的出现;那么,判断中国正在或即将出现“刘易斯拐点”是基本符合实情的。
民工大省的“用工荒”,可看作是劳动力市场为“刘易斯拐点”拉响的警号。对于这一警号,在劳动力市场中交易的企业和农民工的反应敏感而迅速。比如,在地处安徽的广德开发区,“我们这里的工资水平基本跟江浙一样,待遇并不差”;开发区内企业给工作中的年轻工人播放流行音乐;新一代农民工选择在家乡打工等等。倒是身处市场之外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千万不要误解了这一警号。
“用工荒”并非意味着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加速丧失优势。且不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优势不会立刻丧失;更不用说中国的劳动人口总量巨大,到2030年仍有9.7亿,比现在的总量还要大,届时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67%,仍高于现在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虽然断言“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却仍认为“我国在劳动力供给方面的优势会长期保持”。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就业群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千万不可将“用工荒”的警号误解为政府可以放弃积极的就业政策,恰恰相反,劳动力的短缺正因存在制度约束,还不能完全自由流动。“民工荒”实际上是“民工权利荒”,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和制度的短缺。政府应将“用工荒”作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契机和动力,改革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农民工子女就学、职业技能教育等公共产品;而不是通过修改法律等手段将政府责任转嫁给企业。
(原载《羊城晚报》2010年2月22日)
从原文看,下列对“刘易斯拐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易斯拐点”以创立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名字命名。 “刘易斯拐点”到来之际,正是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换之时。 |
B.“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人人四处求工作,用人单位即便不付工资也不愁找不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
C.“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用人单位就会四处求人,只有高工资的员工,才能安心工作而不选择跳槽。 |
D.“刘易斯拐点”说明,工资水平并不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的一份报告称,我国的劳动力正由过剩向短缺转变,“刘易斯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是在2009年前后。 |
B.如果将“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视为一个过程,经济危机等因素会影响“拐点”的出现,那么,我们可以判断中国正在出现“刘易斯拐点”。 |
C.“民工荒”从实质上看应是“民工权利荒”,民工短缺反映出我们国家在保护民工权利方面存在制度上的缺陷。 |
D.身处市场之外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千万不要误解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就业群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一警号。 |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除非我国所有民工大省都发生了“用工荒”,否则不可将“用工荒”视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刘易斯拐点”拉响的警号。 |
B.我国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的优势在“用工荒”面前会有所丧失,但即便出现了“刘易斯拐点”,我国仍能长期保持在劳动力供求方面的优势。 |
C.虽然我国曾出现过“用工荒”的现象,但各级政府依然不能放弃积极的就业政策,要知道,我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流动有一定的关系。 |
D.“用工荒”现象的出现绝非一无是处,政府可趁机完善劳动力市场,改革包括税收、户籍管理在内的一些制度,修改将政府责任转嫁给企业的一些法律。 |
为什么“用工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弃积极的就业政策”?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建筑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结晶。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以宫室为主体建筑,注重平面布局。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我们很少见到向高空延伸的建筑形式,这与我国儒家文化传统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土地是立足之本,建筑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必然深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覆盖土地向四周发展的典型的建筑格式。这种建筑布局讲究以坐落在台基上的宫室为中心建筑,两侧建筑物均衡对称。所以,在我国古建筑中,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面布置着主要建筑,两旁分设陪衬的建筑物。
以木架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多样化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第二个特点。我国古代很早就使用了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它是以木材为主,由木柱、横梁及椽檩等主要构件组成。由于其具有使用灵活、便于施工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普遍的结构方式。
木架结构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方式。其中抬梁式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框架结构,因为其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不同,可以使建筑物面阔和进深加长,所以成为我国古代大型建筑物所采用的主要形式。另外,木架结构又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它还可以使建筑物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并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从而又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气候温暖、多雨的地方,房屋的木材用料较细,多采用空心墙,具有玲珑轻巧的风格。在北方寒冷、少雨的地方,房屋的木柱较粗大、墙壁厚实,外形显得朴实而稳重。在多山的地区,则可以依据地形条件,建成吊楼式或梯级式的房屋,这又形成参差错落的风格。这些不同格式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木架结构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优美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彩画装饰,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这一特点首先表现在,中国代表建筑很善于将建筑的各种构件进行艺术加工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装饰。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由于木质结构关系,体形都显得庞大笨重。但古代工匠却利用木质结构的特点,把屋顶做成庑殿、歇山、单檐、重檐等多种形式,使其微微向上反曲,形成十分柔和、优美的凹曲线。屋脊配以龙、凤、狮子、麒麟等飞禽走兽式样的配件,屋檐相交突然翘得很高,形成造型很特殊的屋角。这就使得庞大的屋顶变成富有独特艺术形象的主要部分。另外,中国古代建筑还配有色彩斑斓的彩画装饰,更显豪华与富丽。我国的建筑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就开始使用,明清时达到成熟,并形成了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和玺彩画”和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苏式彩画”两大类型。所以,在故宫、天坛等明清建筑物的廊坊和梁柱上,我们常看到精心绘制的彩画。它们以青、绿、黄、米、黑、白、金等颜色相配,色彩鲜明,艳丽多姿,构成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独具东方特色的彩画艺术。
(摘自《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受到儒家文化中土地是立足之本等观念的影响,我国古代建筑多注重平面布局,很少向高空延伸。 |
B.以木柱、横梁及椽檩等主要构件组成的木架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普遍的结构方式。 |
C.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具有十分柔和、优美的凹曲线的原因,是由于古代工匠把屋顶做成了歇山等多种形式。 |
D.中国古代建筑配上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和玺彩画”和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苏式彩画”,使它更显得豪华与富丽。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建筑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面布置主要建筑,两边是陪衬建筑,这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B.抬梁式木架结构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因为它能使建筑物面阔和进深加长。 |
C.木架结构是一种富有弹性的框架,它使建筑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风格。 |
D.故宫、天坛的明清建筑物廊坊和梁柱上,有精心绘制的以青、绿、黄、米、黑、白、金等颜色相配的彩画,它们色彩鲜明,艳丽多姿。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建筑普遍使用木架结构的原因是木构件具有使用灵活、便于施工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
B.不同的地区,木架结构房屋的造型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彩绘形式多种多样,使得我国古代的建筑没有形成统一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工匠将各种构件加工成富有特色的装饰,以及绘制各种色彩斑斓的彩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
D.古代工匠在屋脊上配以龙、凤、狮子、麒麟等飞禽走兽式样的配件,形成造型很特殊的屋角,用独特的艺术形象掩饰了屋顶的庞大笨重,从而带来了美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海洋波能的利用
风起浪涌,海洋波能便孕育在这海水的起伏运动中。当然,没有水自身的重力,浪亦难涌。波能属于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海浪的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具有势能,而动能则来于水质点运动。在深水中波能的传播受到限制,只有占能量总和50%的势能可随波浪传播。波能的能量密度虽较低,但总能量很大,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波能相当约30亿千瓦电能,其中可利用的约占三分之一。南半球海洋的波浪比北半球大,在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海域的波能也因之较大。中国沿海的波能分布也是南大于北。南海波浪比东南沿海大,平均波高在1.5米以上;我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约7000万千瓦电能。
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利用这一巨大能量。现今,淡化海水的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等已经问世。利用波能,必须有波能转换装置。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波能转换装置是三级合装置:第一级受波体是将海浪转换为装置实体持有的能量。装置实体中的受能体直接和海浪接触,将波浪转换为机械运动;而相对固定的固定体与受能体形成相对运动。第二级中间转换器,其作用是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因为波能经过第一级转换往往达不到最终推动机械运动的要求,不仅是因为其水头低、速度低,而且稳定性也较差。不管哪种类型的中间转换器都要起到传输能量和稳定输出的作用,水动式是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变为水能,经水轮机再将水能变为机械能。它在增速、传输、调节上都比直接机械式方便。气动式则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它可以减少海水对设施的腐蚀,它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波能中间转换装置。最终转换是应用设备,它依用户需要来设计。
有趣的是,波浪能产生于海洋,但是波力电站不一定要建在海上。岸式波力电站就是建在常年风急浪大的海边,只有利用坚固的岸基与钢筋混凝土构件建成的受波通道伸入海水。这种发电站是利用经过两级转换装置的海洋波能能量压缩空气以推动涡轮机工作,使振荡水柱往复运动而发电的。波力电站可与常规发电站并网运行。
对“海洋波能”的科学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风使海洋产生的起伏运动孕育了势能与动能形成的综合能,即“海洋波能”。 |
B.海洋波能是海浪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的势能与水质点运动的动能的总和。 |
C.海洋波能是势能与动能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其源来自于风浪和水自身的重力。 |
D.海洋波能属于“综合能”,它是由水质点具有的势能与动能综合生成的能量。 |
下面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面上的滚滚波涛是海洋在风力和海水自身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物理现象。 |
B.中国东海沿海到南海都孕育着海洋波能,全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可观。 |
C.波能须经转换装置的两级转换,才能与最终转换设备沟通从而达到应用要求。 |
D.波能中间转换器的类型共有两种:水动式和气动式,后者更先进,被广泛应用。 |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在深水中,由水质点运动产生的动能不能随波浪传播。 |
B.波浪大小与波能大小“正相关”,南半球波能分布大于北半球。 |
C.海洋波能经过多级转换最终均以电能的形式付诸应用。 |
D.岸式波力电站的涡轮机使安置在陆地上的发电设备免遭海水腐蚀。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与人类同步结束伊甸园幸福时光的受难者是蛇,只因说出一个真相,蛇受到了上帝的①惩罚。灾难甲于此,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没有良好的视力......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蛇最感兴趣的食物是鸟,那些唯一能够来往天堂的飞翔使者。它②伺机偷袭,洗劫,吞食幼鸟和蛋卵。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明亮的歌喉和③的羽毛,将乙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
身体柔软而富于弹性,蛇的嘴几乎可以碰触到自己体表的任意部分,它可以慵懒地枕在自己波斯地毯般复杂的花纹上度过悠长的午后。蛇类丙生长,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因与死亡衔接而放弃努力。响尾蛇每次④时最后一个鳞片都不能脱落而加在末端,这些鳞环就是它的年轮,它慢慢聚敛的财富。鳞环叠合在一起,丁起来就像响板──这是一种罪恶的音乐,因为它常常是发出攻击的前奏。野外的旅行者高度警觉,他知道这种节奏出自一个可能比他更经风雨、更有经验的老家伙。毒牙是空心的,就像一支快速注射的针头,毒液传送到齿尖,可以让一个大动物几分钟之内昏迷──不喜欢有失身份的博斗,蛇从不过多支付体力上的代价。蛇的报复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比如,一个人要为他不识趣的打扰付出昂贵代价,以余生的残疾补偿它受到破坏的几秒种的宁静,直至抵押生命。
(选自周晓枫的《斑纹》)
文中①②③④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惩(chěng)罚伺(cì)机炫美退皮 | B.惩(chěng)罚伺(cì)机绚美蜕皮 |
C.惩(chéng)罚伺(sì)机绚美蜕皮 | D.惩(chéng)罚伺(sì)机炫美退皮 |
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止消逝终身振动 | B.不只消逝终身震动 |
C.不只消失终生震动 | D.不止消失终生振动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歌手尹相杰曾被聘为北京禁毒教育义务宣传员。近日,歌手尹相杰因涉毒被警方抓获,目前案情仍在调查中,这样的消息真是让尹相杰的粉丝们不忍卒读啊! |
B.中国的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
C.钱钟书爱看电视剧《西游记》,但与众不同,他边看、边学、边比划,口中振振有词,时而悟空,时而八戒,“老孙来也”,“猴哥救我”,一边手舞足蹈,乐此不疲。 |
D.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我们都想节省通行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 70%,因为每一只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字形,往往是J字形。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视野,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
在2004年至2007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动用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物理学家卡瓦尼亚选择了意大利罗马的马西莫宫,它位于火车站附近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广场四周都是树。冬季的每个下午,椋鸟在罗马郊外觅食后都会回到这里的鸟窝。黄昏时分,这些鸟群会在天空中上演半个多小时的特技表演,它们有时像一股烟雾,有时又像一条摆动的缎带。卡瓦尼亚和他的团队把鸟群的移动做成了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鸟群中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鸟群边缘的鸟比中心更密集,就像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中央的乘客悠闲地聊天,车门附近却很拥挤。更让他们感到有趣的发现是,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的15只到16只同类,但它只注意它两侧的六七只鸟的活动。邻近的鸟距离它自己的远近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类的数量,它们只根据邻近的同类来改变飞行速度和方向,这就能保证整个鸟群朝同一方向飞行。进化为什么选择了“六”或“七”作为神奇的数字?一种解释是“七”是鸟类认知能力的极限,它们无法跟踪七个以上的物体的活动;另一种解释是,“七”是在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你也许以为你沟通的个体越多越好,但如果 你跟太多人沟通,你会得到太多嘈杂的不准确的信息。这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你搞清楚状况之后可能就为时已晚了。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
下列关于成群的动物遇到紧急情况不会相互碰撞的原因,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蚂蚁、鱼和鸟能够运用信息素在群体中交流,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通过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 |
B.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它们都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具有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活动规则不仅仅是局部的互动。 |
C.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信息,它负责带领整个群体,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 |
D.鸟类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飞行时能让它们彼此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冬日黄昏罗马马西莫宫上空的椋鸟群特技表演般的飞翔,给科学家研究动物的群体活动而不碰撞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
B.科学家把鸟群的移动做成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运动的鸟群中鸟的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中人群的分布情况很相像。 |
C.科学家发现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15只到16只同类,但它只注意自身两侧的六七只鸟,根据它们来调整飞行。 |
D.有人认为,沟通的个体并非越多越好,跟太多人沟通会得到很多不准确的信息,在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是“七”。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动物的行为与人的行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研究动物的行为方式,对于了解人类自身、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有重要的帮助。 |
B.伊恩·库森认为,人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因惊慌失措而发生踩踏事件,而成群的动物却不会,是因为人类在群体活动时没有互动规则。 |
C.有些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够避免碰撞,还能够降低飞行阻力,增加飞行距离,提高飞行效率。 |
D.欧盟组织多国多学科的科学家和多家机构,进行“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在时尚、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群体行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警惕汞污染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早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形,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不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湾一家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的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本相同。因此,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中汞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患。因为水中的微量汞,经过水中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逐级转移,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枪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注],到了2005年就增长至1.79PPM。对以鳌鱼和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法罗群岛居民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血汞含量可能是全世界人群中最高的,达到6PPM。鱼类体内的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着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的31%—35%,8—12年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汞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达2000吨/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我国是汞生产和消费大国,十分重视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工厂的汞排放,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来源。垃圾中的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之一。
下列关于“水俣病”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和猫“水俣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彼此却不会相互传染。 |
B.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的排入使水俣湾鱼虾体内含有甲基汞。 |
C.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的患者未被认定为“水俣病”患者。 |
D.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典型症状。 |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中微量汞经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 |
B.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必定高于同一水域中的浮游植物。 |
C.特定水域中一年生的鱼所含的汞没有达到31%时表明汞污染并不严重。 |
D.我国贵州即使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污染程度也不及北美和北欧地区。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中汞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
B.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 |
C.直接焚烧含汞的废弃物会把汞排放到大气之中。 |
D.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
水
(法国 蓬热)
水在比我低的地方,永远如此。我凝视它的时候,总要垂下眼睛。好像凝视地面,地面的组成部分,地面的坎坷。
它无色,闪光,无定形,消极但固执于它惟一的癖性:重力。为了满足这种癖性,它掌握非凡的本领:兜绕、穿越、侵蚀、渗透。
这种癖好对它自己也起作用:它崩坍不已,形影不固,惟知卑躬屈膝,死尸一样俯伏在地上,就像某些修士会的僧侣。永远到更低的地方去,这仿佛是它的座右铭。
水从我手中溜走……从我指间滑掉。但也不尽然。它甚至不那么干脆利落(与蜥蜴或青蛙相比),我手上总留下痕迹、湿渍,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挥发或者揩干。它从我手中溜掉了,可是又在我身上留下痕迹,而对此我无可奈何。
水是不安分的,最轻微的倾斜都会使它发生运动;下楼梯时,它并起双脚往下跳;它是愉快而温婉的,你只要改变这边的坡度,它就应召而来。
(二)
水
水(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混入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电离子,导致有较为明显的导电性。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的资源,广义再生资源。
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请从文体的角度,分别分析以上两篇短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效果。
根据你对水的了解 、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写一段以“水的启迪”为主旨的文字,不少于12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看到的颜色相同吗?
有些人对某些色彩高度敏感。科学家称这些人为四色视者,和我们这些三色视者不同,他们能看到四种不同的颜色范围。也许普通人很难想象四色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学家的描述来窥探一下。
视觉学家告诉我们,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的感光细胞,分别用来感知蓝、绿和红,每种能分辨100个颜色等级。然后,大脑可以凭借指数递增的方式对这些参数进行叠加,从而让我们普通人分辨出100万种不同的色彩。一个真正的四色视者会在橙色光谱的某个区域多出一类感光细胞,其增加的100种颜色等级能在理论上使其分辨出多达1亿种颜色!对于不同河流,一个四色视者可以通过辨别细微的色差说出它们的相对深度和浑浊度,而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望尘莫及的。
并且,只有女子才会拥有这种超颜色视觉,这与基因相关,因为控制红绿两种视锥细胞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而只有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只有女性才会拥有真正的四色视觉。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鸟类和爬行类动物早已拥有四色视觉,但关键的区别是,它们的第四种色位或在红外区或在紫外区,而我们人类仍在可见光区徘徊。
虽然人们依旧看不到红外或紫外光谱,但却扩展了色彩的丰富度,所以还是可喜可贺的。而对于幸运的四色视者来讲,我们三色视者恐怕就是色盲了,因为我们无法靠眼睛分辨出更详细的色彩信息。三幅似乎一致的米黄色油漆作品,三色视者看不出其中的不同,而四色视者却可以分辨出这三幅作品掺杂了不同的金黄、灰色和绿色。所以,当我们同样面对海上夕阳下落的美景,由于感光细胞各有不同,我们眼睛中所呈现的色彩也许是不一样的。
但是即便你我都是三色视者,都可以看到绿色树木、红色太阳和蓝色天空,那我们对色彩的内心感受就会是一致的吗?可能未必。因为有些东西只属于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当我们一起看到某些蓝色的东西,我们之间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我们的所见不仅融合了我们眼睛所接收的信息,还融合了各自的感受和记忆,这可能导致我们对蓝色很宁静,还有人感觉蓝色很广阔。其他颜色也是如此,同样的红色,有人看到兴奋和热烈,有人看到了血腥与残酷;同样的黑色。有人看到了黑暗,有人看到了深刻。我们使用相同的词语,用它们来分享彼此的感受,但实际上没人看到完全一样的夕阳景色,也没人对同样的景色有着完全相同的心理感受,我们可能永远不能体会他人所能看到的独特色彩,因为这世上没有人可以拥有相同的思维。
(摘自《大科技》2012年12期)
下面关于“四色视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四色视者对色彩高度敏感,能看到四种不同的颜色范围,而这种能力是普通人群中三色视者望尘奠及的。 |
B.四色视者能说出不同河流的相对深度和浑浊度,借助的是他们在大脑中将颜色等级多次叠加后形成的色差辨别能力。 |
C.四色视者能靠眼睛分辨出更详细的色彩信息,是他们视网膜某个区域比普通人多出了一类感光细胞。 |
D.四色视者都为女性,这是因为女性的基因中拥有的两条x染色体上,具有能控制红绿视锥的细胞。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普通人的感光器官分别能感知蓝、绿、红三类色彩,每种分辨100个颜色等级,这些颜色等级又能让人们分辨出许许多多的不同的色彩。 |
B.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四色视觉与人类的四色视觉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第四种色位所处的光区不同。 |
C.由于三色视者看不到红外或紫外光谱,相对于四色视者就是色盲,但他们在可见光区,仍可辨识1亿种色彩。 |
D.一般情况下,三色视者难以分辨颜色比较接近的油漆作品,但四色视者却可以分辨出其中掺杂不同颜色。 |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能看到各种景物和颜色,这都不只是靠眼睛来接收的信息,还有每个人各自心底的感受和记忆。 |
B.尽管我们可以用相同的词语来分享彼此对颜色的感受,但同样的景色在每个人眼里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
C.我们看到的颜色之所以存在不同,客观上,是每个人个体视觉能力的不同,主观上,是我们的感受各异。 |
D.无论三色视者还是四色视者,对同样的颜色和景物产生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是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相同。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