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学习: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节选)
谢春红 胡玲
现实中,本是为了完善人、提升人的学习却被仅仅当成了获取分数、学历、文凭、证书的手段,成为获取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的工具,学习视野中的人被遗弃了,学习非但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与完善,反而成为奴役人的手段,人在学习中寻找不到快乐,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
正当人类在惊叹科技的神奇、享尽科技带的繁华与便利之时,科技的负面影响却悄然而,人口膨胀、能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威胁等问题逐步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这种状况愈演愈烈,直至演化成社会和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诺贝尔奖获得者P·克鲁芩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人类世”。成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认为,“人类世”的意义在于提醒人类:“人的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质营力,对于地球的影响越越大。人和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已经引起了地球环境一些不容乐观的变化,正在加剧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因此,我们人类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引起大的人为的自然灾害。”这绝非危言耸听,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前,风险与机遇同在,人类既有可能取得空前的成就,也有可能陷入最终的灾难。而将要发生哪一种情况,人们愈愈认识到这依赖于一种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即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而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主要依赖于人的学习发展。
一切学习都是关涉人的学习,都是为了人的学习,但在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下,任何事物都难免被打上“物化”的烙印,学习也突出地呈现出它的工具性特征,学习成为应付考试和寻找职业的工具,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日益功利化。从整体上失去其精神陶冶的意义。结果是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体和社会世俗发展的要求,却导致了个体的人格危机、精神危机、德性危机以及产生的严重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培养了许多有知识、有能力,但在人格、精神和德性上都有很大缺陷的“空心人”“单面人”和“非道德的人”。人的学习存在的危机与问题,是对学习认识的片面、扭曲、停滞与不足所造成的。
学习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生存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谛的反思性的哲学概念。生存并非简单地指“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成着的存在”。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并且不是最终完成于某一确定的状态,而总是向未,向新的可能的开放。当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为了一种生命的存活,而是为了一种生成着的存在;当下的学习,不能仅仅为着单个个体的生存,更应着眼全人类的生存,因为没有全人类的生存也就谈不上个体的生存。
下列对“科技的负面影响”和“人类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口膨胀、能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威胁等问题侵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是科技的负面影响。 |
B.诺贝尔奖获得者P·克鲁芩于2000年提出了“人类世”新概念成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 |
C.科技的负面影响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负面影响的状况得不到扼制会成为社会和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 |
D.“人类世”的意义在于提醒人类:人和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将会引起地球环境不容乐观的变化,加剧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生态问题可能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
下列关于学习与生存问题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切学习都是关涉人的学习,都是为了人的学习,但在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下,某些事物都难免被打上“物化”的烙印。 |
B.在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前,人类既有可能取得空前的成就,也有可能陷入最终的灾难,这取决于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 |
C.“空心人”“单面人”和“非道德的人”是由于个体的人格危机和知识能力的缺陷造成的。 |
D.生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而且是一个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谛的反思性的哲学概念。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被当成了获取分数、学历、文凭、证书的手段,原因是人在从事学习活动时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 |
B.如果学习成为获取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与完善,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奴役人的手段,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 |
C.因为没有全人类的生存也就谈不上个体的生存,所以,我们当下的学习,不能仅仅为着单个个体的生存,更应着眼全人类的生存。 |
D.当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为了一种生命的存活,而是为了一种生成着的存在。“生成着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不是生成的而是现成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②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③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
④“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
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韵”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它指的是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无法用言语传达的、类似于诗的意味。 |
B.“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 |
C.“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让我们在和古人交流中时时感受到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 |
D.“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在艺术家和欣赏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 |
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阐释书法的意义,指出书法作为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特殊土壤。 |
B.第②段阐明书法艺术的核心——“韵”的内涵。韵不以技法为最高境界,更注重类似于诗的余味、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期望达到最终目的——脱俗。 |
C.第③段中指出书法家追求以无所为的方式达有所为的目的。用超绝的风度才情挥洒成的书法,才能体现高雅的韵味。 |
D.第④段指出中国艺术自身有发展的规律,更注重精神体现。艺术家们放浪形骸,于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型书法家和工匠型书法家相比,他们不追求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更注重“韵”的获取,更为世人所推崇。 |
B.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 |
C.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是一种敬畏,是要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在体味、领悟和感受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
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成名之后的陈景润,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摘取(1+1)的璀璨明珠,闵嗣鹤先生不幸去世,陈景润痛哭不已,他为失去一个真正了解他的数学家而悲伤,私下里他曾告诉好友,闵先生去世了,今后谁来审他攻克(1+1)的论文稿呢?忧伤至极时分,他曾经悲痛地说,我不做(1+1)了。纯朴的陈景润担心知音断绝,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理解他,没有人能看得懂他的科研论文。
人世间的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可以诱杀创造的生命,然而,对于那些心气不凡的人,也可能激起更大勇气,去搏取未来和明天。外国学者所称道的“逆境是一所难得的学校”,原因便在于此。颂歌、鲜花、掌声、顺境同样会带来盲目的自满,诱发廖荣,让那些奋斗者陶醉其中,而忘却了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使命。被胜利的欢歌所淹没的英雄已是屡见不鲜了。
我们一次次地在鲜花和赞美中寻觅陈景润的足迹。事业、家庭皆十分完美的陈景润,并没有重蹈许多英雄的悲剧,他仍是一如既往地背着行囊,艰辛跋涉在通往哥德巴赫猜想顶峰的道路上。
陈景润把做好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的外围工作,形象地比喻为是“搭梯子”。“搭梯子”何其容易?只有搭好人生的梯子,才有可能搭好科研攻关的梯子。
他是不屈的。1985年,陈景润已开始病重,开始,他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他从小就多病,各种疾病像影子似地尾随着他,或许,是病久了,司空见惯,也就不当一回事了,他哪像住院,随身带去了书、各种资料,病房成了工作室,日日夜夜,仍在不停地计算、推理,时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令许多医生护士惊讶的是,几乎是打了个通宵的陈景润,第二天早晨,精神仍是很好。有时,他担心医生来查房,便“故伎重演”打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书。他以燃烧自己生命之火的代价,希冀能搭起一座通往风光绮丽的峰巅的梯子。
他会想起杜甫咏诸葛亮那悲壮的诗句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陈景润生命的辞典中,他几乎没有提到过让一般人感到恐怖的死亡二字。他经受的苦难太多,亦已经领略过死神的威胁,反而把这一切看淡了。他是一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任风雨飘摇,任严霜厉雪,我自岿然如故。他那非凡的韧性和把生命力量弘扬到极致境界的精神,为人们树立了一面最灿烂的生命之旗!
在“搭梯子”的漫长岁月里,陈景润做过多少题目,真是算不清了。过去,他的草稿纸是用麻袋装的,后来,一摞摞地置放在书房里,有不少还放在办公室中。他已去世一年多了,至今,你走进数学所,在昔日同事的案头上,或者,在办公室的柜子里,陈景润的草稿纸随时可能找到。字迹如镌如镂,恰似就在昨日留下的,印记着这位数学巨人深深浅浅的脚印,也印记着无法让人释怀的记忆和淡淡的遗憾。
陈景润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在不懈地做着“搭梯子”的工作。他的最后一篇论文,是和王天泽先生合作的《关于哥德巴赫闯题》,梦魂牵绕数十年,数学皇冠的夺目异彩,一直烛照着他生命的全部航程。
陈景润病重期间,眼睛睁不开,需要按摩达一个多小时,才能睁开一点点,懂事的欢欢从小就给陈景润按摩,竟然练就了一手让专业医生都感到惊奇的按摩本领。然而,他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他躺在病榻上,和他的研究生一起,仍在不懈地探索着攀登之路。
耗尽了生命的全部光华,遍寻数学的群山峻岭,陈景润虽然没有找到这条通往哥德巴赫猜想(1+1)峰巅的神秘小径,也没有搭起那架等立云天直达九霄的“梯子”,但他的人生轨迹所焕发的崇高精神,却编织出一道足以让后来者继续攀登的阶梯。人生的梯子,应当像陈景润那样走,才能走进光辉的明天。(《哥德巴赫猜想》有删节)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认为,是人世间的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诱杀了陈景润创造的生命。 |
B.陈景润的家庭和事业都很美满,他没有重演许多英雄的悲剧,背着行囊一如既往地问数学峰巅艰难攀登。 |
C.陈景润的一生始终做着“搭梯子”的工作,因为他的人生梯子搭得好,所以科学攻关的梯子搭得很稳固。 |
D.我们现在仍能看到的陈景润办公室里的草稿纸上的字迹,所留下的淡淡的遗憾是陈景润没有在有生之年摘取数学(1+1)的桂冠。 |
E.作者认为,人生的路应该像陈景润那样走,而科学研究的路就不能像他那样走,因为他没有搭建起直达九霄的“梯子”。
陈景润“搭梯子”的不屈精神表现在哪里?它的意义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人物传记所展示的人物应该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请结合文本对文中人物性格作简要分析。(6分)
陈景润最终没有登上数学(1+1)的巅峰,摘取科学桂冠,有人认为是闵嗣鹤先生过早去世,没有了审他(1+1)论文的人;有人认为是他自己没搭对“梯子”,没找着通往(1+1)顶峰的路径;有人认为是他把目标定得太高,他根本没能力登上那座高峰;有人认为研究(l+2)就耗尽了他的精力和生命,刚踏上(1+1)的研究之路他就去世了。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
王进锋
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来区分他们。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现了灭夏的大业。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根据《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末代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商纣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鬼侯为了讨好商纣,将自已的女儿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纣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汉晋学者皇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看到这点,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益,就对商纣说到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商纣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起来,关押在羑里。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夭多方搜求美女奇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臣费仲进献给商王。商纣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可以想见,周族进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内容为“己亥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根据《诗经·鲁颂·閟宫》,周族始祖后稷是姜螈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塬是羌族女子。另外,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太王娶的周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是羌族女子。
西周时期的申国,姜姓,在典籍中屡次被称为“申戎”、“姜氏之戎”。西周末年,周幽王新娶了褒姒,甚是宠爱,并生子伯服;幽王立他为太子,还驱逐王后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宜臼逃亡到母亲的娘家申国,周幽王向申国索要,申国联合鄫国、西戎攻打周国,并杀周幽王于戏地。这里周幽王的王后——申后就娶自戎狄的申国。
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公元前 777年,秦襄公“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这里的丰王为戎族的君王。所以,秦襄公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戎族的君王。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华夏族的发展和内涵的丰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异族通婚诞生了很多卓越的个体,如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同时,为后来历史时期和亲政策的提出和执行提供了切实的历史借鉴。
(选自2014年 10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的商周时期异族婚姻的一项是
A.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采取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的方式,赢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
B.商王武丁时期有一条甲骨卜辞,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羌女生的孩子皮肤是否白色,说明商王武丁的儿子与羌族女子缔结了异族婚姻。 |
C.据史书记载,秦襄公曾“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这里的丰王便是戎族的君王,说明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结成异族婚姻。 |
D.西周末年,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并把他和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立为太子,还驱逐了王后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今天的中国境内,早在商周时期,华夏族就已经与蛮、夷、戎、狄等很多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并且华夏族与这些异族之间还有婚姻相通。 |
B.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是姜嫄,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是太姜,其后的太王娶的是周姜,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 |
C.作为蛮狄之人的鬼侯,曾经担任商纣王时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之一,他曾将自己的女儿进献给商纣王,想通过缔结婚姻来讨好商纣王。 |
D.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加强了华夏族与蛮、夷、戎、狄这些异族之间的融合,促进了华夏族的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华夏族的内涵。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可见作为有娀氏之女,商族始祖殷契的母亲简狄和帝喾之间缔结了异族婚姻,简狄还被帝喾封为了次妃。 |
B.商纣时,方国首领崇侯虎担心以姬昌为首领的周族强大起来,危及自己方国的利益,就向纣王进谗言,导致姬昌被囚禁在羑里。 |
C.周幽王宠爱褒姒,并立其子伯服为太子,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申国,后联合鄫国、西戎,在戏地把周幽王杀死。 |
D.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这些都是异族通婚诞生出的卓越的人物,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刘巽达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4日 02版)
下面对“语言癌”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常见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 |
B.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 |
C.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 |
D.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语言表达现象。 |
下列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生成。 |
B.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
C.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 |
D.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较多;现实中,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 |
B.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
C.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 |
D.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敦煌文化与华夏文明的传播
刘再聪
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多达5万多件,保留有汉文、粟特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以敦煌为中心形成的敦煌文化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有效途径。
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因中国丝绸大量输往西方而得名,成为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集中反映。敦煌的得名与丝路交通的开通有关。东汉应劭言:“敦,大也;煌,盛也。”唐人李吉甫亦言:“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南朝人刘昭称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隋朝人裴矩称敦煌是西域门户“咽喉之地”。位于敦煌东南2 5公里的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光辉的历史遗迹。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文化艺术圣地。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其洞窟数量、壁画面积和保存现状是世界上其他著名石窟如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印度健陀罗石窟等石窟文化无法比拟的。姜亮夫在《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论述的观点认为:敦煌文化包罗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文化接触后所发的光辉,是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季羡林在《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
18世纪后期,近代考古学诞生。在地理大发现浪潮的推动下,敦煌、新疆及中亚地区吸引了各国考古学家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从1893年至1935年,来中国西北的考察团多达24批。其中1906年就有德国格伦威德尔、瑞典斯文赫定、俄国科卡诺夫斯基、俄国别列佐夫斯基、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芬兰曼妮尔海姆等七支考察队。这些考察团中,仅1935年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有中国学者参加。形形色色的探险家来中国的起因和身份不同,但到了中国后,都做过同样的勾当——窃取文物。这些“考古学上的贼”将盗取的宝物捆载回国后,一夜成名。由于各国探险家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探险家的“黄金世纪”。在这一时期,中国西北成为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敦煌成为乐园中的“极乐世界”。
(选自2014年4月11日《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敦煌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敦煌为中心形成的敦煌文化,走向了世界,有效地传播了华夏文明,成了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 |
B.其中的莫高窟洞窟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仅有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文化圣地。 |
C.敦煌文化中的莫高窟洞窟数量、壁画面积和保存现状,是世界上其它石窟所呈现的石窟文化无法比拟的。 |
D.有观点认为,敦煌文化包罗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文化接触后所发的光辉,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书保留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 |
B.敦煌的得名与丝路交通的开通有关。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光辉的历史遗迹。 |
C.河两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丝绸之路”成为世界文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进程的集中反映。 |
D.季羡林曾撰文认为,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藏经洞保留有汉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 |
B.地理大发现的浪潮,使得敦煌、新疆及中亚地区吸引了各国考古学家的目光,来中国西北的考察团一度达24批。 |
C.不同身份的探险家到中国窃取文物,成了“考古学上的贼”,而敦煌也一度成为探险家乐园中的“极乐世界”。 |
D.各国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许多重大发现,使得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探险家的“黄金世纪”。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要讲词的欣赏,不能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
“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氏所创,但专用它来讲究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他认为,词有境界便佳,否则反是。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欧公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着一“出”字而境界全出矣。这乍看很像“炼字”之说了,细按时,“闹”写春花怒放的艳阳景色的气氛,“出”写秋千高现于绿柳朱楼、粉墙白壁之间,因春风而倍增骀宕的神情意态。究其实际,仍然是我们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那个“传神”的事情,并非别有异义。
我们讲诗时,最尚者是神韵与高情远韵。神者何?精气不灭者是。韵者何?余味不尽者是。有神,方有容光焕发,故曰“神采”。有韵,方有言外之味,故曰“韵味”。试思,神与绘画密切相关,韵本音乐声律之事;因之无论“写境”(如实写照)“造境”(艺术虚构),都必须先有高度的文化素养造诣,否则安能有神韵之可言?由是而观,不难悟及:只标境界,并非最高之准则理想;盖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美丑之分,怎能说只要一有境界,便成好词呢?
龚自珍尝笑不学之俗流也要作诗,开口便说是“柳绿桃红三月天”,以为俗不可耐,可使诗人笑倒!但是,难道能说那七言一句就没有任何境界吗?不能的,它还是自有它的境界。问题何在?就在于没有高情远韵,没有神采飘逸。可知这种道理,还须探本寻源,莫以“境界”为极则,也不要把诗词二者用鸿沟划断。比如东坡于同时代词人柳永,特赏其《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高处”何指?不是说他柳耆卿只写出了那个“境界”,而是说那词句极有神韵。境界有时是个“死”的境界,神韵却永远是活的。这个分别是不容忽视的分别。
大者如上所述,细者如古人因一字一句之精彩,传为盛世佳话,警动朝野,四处歌吟,这种民族文化传统,不是不值得引以为自豪和珍重的。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序言》)
下列关于“境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境界”属于艺术理论的范畴,要欣赏词,就不能不研究“境界”问题。而用它来专讲词学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他把“境界”的有无作为判别词高下的标准。 |
B.王国维把“境界”与“意境”互用,从他对宋祁和欧阳修的名句的解读,可以看出,“境界”之说从现象上和“炼字”之说是相似的。 |
C.王国维的“境界”说注重从词句的动词入手进行分析,认为动词用得好句子就有了境界,反之,境界就无法表达出来。 |
D.王国维的“境界”理论其实就是中国美学上讲的“传神”之说:用好了一字一句,气氛和神情意态逼真毕现,也就传达出神韵了。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欣赏诗词,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神韵,也就是神采和韵味,有了这些,诗句才显得容光焕发,具有了言外之味。 |
B.写诗作词必须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造诣,否则,无论是描摹实景还是艺术虚构都传达不出神韵,达不到高超的艺术境界。 |
C.“桃红柳绿三月天”的诗句虽然出自不学无术之人,看似俗不可耐,但是它也有其境界,因此,龚自珍的取笑是失之偏颇的。 |
D.苏轼对与他同时代的柳永的《八声甘州》中的一些词句极为赏识,认为其很有境界,极有神韵,甚至超过了唐代的诗人。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分诗词的高下雅俗,一方面要看其是否具有“境界”,一方面要从其表现出的神韵来衡量,这才是最高的准则理想。 |
B.美学观念中的“传神”,“传”的就是“神韵”。“神”就是“精气”,就是有独立的人格、独特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这就是我们说的“诗魂”。 |
C.“神韵”与“境界”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表现在诗歌中是高情远韵,神采飘逸,而后者可以说任何一首诗都具有,只是有高下之分罢了。 |
D.古人作诗讲究神韵,注意在一词一句上做文章,留下了很多佳句名篇,以至朝野震动,传布四方,这是一种值得珍视的民族文化传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之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历史地看,生态共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夸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迭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韫,当恩来处不易;半丝丰缕,恒念物力雏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多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进入高发频发阶段。比如,奎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奎问题不客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全国频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等等。
这些突出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社会反映强烈,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
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像有A所说的,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7月11日)
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而人类只有经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然后发展到工业文明,才能最终到达生态文明。 |
B.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但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并不矛盾,所以没有必要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 |
C.建设生态文明,应立足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无视自然规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 |
D.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的建设是一致的;对自然界,人类既要索取更要投入,既要利用也要建设。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虽然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人类是自然的一份子,所以人类的行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B.我们常说的“人类征服自然”,这是夸大了人类的力量,而忽略了原本强大的自然的力量;如果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
C.通过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可以得知,人类在与自然的较量中,虽然能取得短暂的胜利,但从长期来看,自然界会对人类实施报复。 |
D.中国古人所留下的经典诗句和治家格言都是质朴和充满着智慧的,它们流传下来,体现着古人的生态智慧,即便在今天仍给人以警示和启迪。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我们党一向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但是我们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高发频发阶段。 |
B.全国频繁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损害,社会反映强烈,民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
C.老百姓“求生存”到“求生态”的转变,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而生存问题已经不再被关注。 |
D.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虽然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为了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哲学的困惑和魅力
俞吾金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哲学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惊奇。这句名言为以后的许多哲学家所引证,用以解释哲学的起源。但在我看来,哲学应该起源于惊奇的惊奇,它对实证科学的惊奇再表示惊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哲学首先需要一种问题意识。
以往一些文学作品总是对哲学家的沉思报以怀疑和讥笑。事实上,哲学家们的沉思有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却是十分可爱的。据记载,苏格拉底经常站在屋檐下思考哲学问题,有时候竟一动不动地在那里站了一天一夜!哲学家金岳霖完成了《知识论》后,正好遇到空袭,他抱着书稿躲进了防空洞。空袭过后,他还未从哲学沉思中完全摆脱出来,走的时候忘记带走书稿。当他想起来再去找时,这部书稿早就没了。后来,他根据回忆,重新把这部70多万字的书稿写了出来!哲学家的生活中总是伴随着一些古怪故事,然而,他们深入思索的正是宇宙和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解决哲学中的困惑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需要以超功利的心态来追求真理,而任何浮躁、浮夸的风气都于事无补。
哲学并不以实证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它关注的是实证科学的价值基础。如果说实证科学询问的是事实,那么,哲学询问的则是价值。撇开认识论的语境,去追问未受人的认识污染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乃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我们只能在认识论的语境中去探索世界。当我们去认识世界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困难:世界乃是生命的流动,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东西,这种生命之流构成世界的本质。然而,我们却无法把握它的流动性,我们只能通过时间、空间,通过各种范畴和概念等去切割世界。于是。我们陷入到一种无法回避的悖论中:一方面,我们的目的是认识作为生命之流的世界;但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认识的却是已经被我们的概念工具切割肢解了的世界。
在哲学研究中,方法论上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为了了解整个文本,人们必须先了解文本中的每个部分。但如果你没有吃透整个文本的精神,那么你对文本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理解也是不可能深入下去的。于是,部分与整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前提、互动的关系。另一个是认识者的期望与认识结果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就认识的期望而言,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对对象获得客观的认识,但往往我们在认识任何对象之前就已经有了先入之见。这也是人们在任何诠释活动中必定会遭遇到的悖论。实际上,解决或超越这一悖论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自觉地顺应这一悖论。
在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中出现了所谓的“语言学转向”,而在我们这里,哲学的反思还很少触及到语言问题。其实,当我们随心所欲地使用语言的时候,语言也正使我们陷入种种表达的困境之中。我们通常以为,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我们也用语言来掩饰自己的思想。只有自觉地反思语言表达中的种种困惑,我们的哲学思考才能真正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哲学本身充满了困惑。然而。唯其如此,它才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对于真正的思想者来说,一门学问越是深刻,越是难以把握,就越能激起他的经久不衰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本文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心无旁骛,潜心治学,历经十多年的沉淀,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相联系的道理,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关中学派”的创始人。 |
B.盖叫天苦心钻研京剧武生表演艺术,数十年如一日练功不辍,即便在养伤期间也坚持练功,终于成为技艺高超的一代武生名家,享有“活武松”的美誉。 |
C.《资本论》为工人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部巨著从动笔到全书出版历经40年时间,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进行思考可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
D.康德为写作《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沉寂了12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集中精力思考问题。1781年该书出版,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哲学家思考问题时既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又让人感到十分可爱。因为他们所思索的往往是宇宙和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其思考方式异于常人。 |
B.哲学与实证科学的区别在于:实证科学询问的是事实;而哲学询问的是价值,它必须对实证科学表示“惊奇”。所以,问题意识是哲学研究的关键。 |
C.在哲学研究中,哲学家如果能够尊重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摒弃认识外部世界时自身存在的先入之见,就能顺利解决诠释活动中存在的悖论。 |
D.哲学本身面临种种困惑,使得它充满活力和魅力。事实上,越是深刻和难以把握的学问,就越能激起真正的思想者持续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
文章主要论述了哲学本身面临的哪三个方面的困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书画装裱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不完善。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的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挂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的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画绢方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就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专门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来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此,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裱糊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装裱样式更加完备,挂轴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在装裱理论方面,明代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朝出现的“京裱”与“苏裱”一起成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书画装裱能够很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在繁荣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观赏。
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画装裱是一种特殊工艺,与书画创作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以及装裱用料的选择在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 |
B.两晋时代,书画装裱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不够完善;到了唐代,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装裱样式。 |
C.五代时期,虽然对大型绘画创作只能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但这一时期的书画装裱工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
D.书画装裱很好地表现了书画的艺术魅力,不仅对书画的观赏和保存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有独特的作用。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南北朝的卷轴到唐代的挂轴和册页,再到宋代的“宣和装”手卷,明代的对联,这说明书画装裱的样式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
B.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
C.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画的发展促使“苏裱”兴起并广受推崇,可见,书画创作的繁荣对于书画装裱的发展和兴盛至关重要。 |
D.周嘉胄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也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和明代都设立了专门装裱书画的机构,书画装裱得到了飞跃发展,可见,统治者的重视对书画装裱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B.书画装裱之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是因为地区不同,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同,各地区的装裱格调、工艺也有一定的差异。 |
C.清代出现的“京裱”和“苏裱”,一个以古朴庄重见长,一个以工艺精湛著称,二对书画装裱工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D.米芾以纸来托裱书画可以减少磨损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都是采取这种装裱方式完好保存至今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小题。
“美”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机会很多。觉得一个人很美,一片风景很美,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乐曲,心里感动,也都可能说“很美”。
《说文解字》从字源上批注“美”,把“美”上下拆开,解释成“羊大为美”。
近代研究美学的学者,有人认为“羊大为美”,指的是人类最初吃羊肉的快乐。“美”这个字,因此应该起源于味觉。
这一派学者的理论,到目前为止,并未获得美学界一致的同意。一般人也以为,目前我们用到“美”这个字,还是有比较多的“精神”“心灵”的内涵的。觉得一个人很美,觉得一片风景很美,欣赏绘画,聆听音乐,心情上愉悦丰富的感觉,似乎与“吃羊肉”的快乐有所不同。
“美”这个字,由“羊大”二字合成,是否与吃羊肉有关,在美学领域还有争议。
我们凝视一个人,觉得这个人很美,她的一颦一笑,都变成牵挂,有时对方并不知道,只是自己私下欣赏,心里也满足喜悦.面对一片夕阳,看到西边天上刹那间色彩灿烂的变化,我们看到的仿佛不只是风景,也同时看到了所有生命完成自己时的庄严。春天走到山上,看到满山花朵的绽放,忍不住欢欣鼓舞,想放怀尽情大叫几声。偶然在宁静的夏夜海滨,一抬头看到满天繁星,心中忽然好像被许多喜悦惊讶充满,竟然可以热泪盈眶。
许多生命中的美,并不是物质,没有实际利益,但是,情动于中,留在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却。
“美”好像是心里埋藏很久的记忆,搁置在角落,连自己也忘了,却忽然被触动,深藏底层的生命,一时被呼唤了起来。
吃羊肉,当然有快乐,不只吃饱肚子,也在口腔间留有许多滋味。但是,“吃羊肉”的滋味,毕竟与许许多多内心深处极其复杂的心灵变化有所不同。近代美学因此更精细地分别,把口腔上官能的快乐称为“快感”,心灵上丰富的满足才构成“美感”。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的确,“美”使生命充实了起来。
一个人,如果在饥饿的时候,吃一顿羊肉,无疑是非常大的快乐。空空的胃,被食物充满,一定也是“充实”的满足。但是太过饥饿的时候,狼吞虎咽,甚至饥不择食,就只有感官上的充实,可能连口腔上的滋味都品尝不出。
“品尝”,因此并不等于“吃饭”。
物质缺乏,太过饥饿的社会,人如同动物,只满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吃到饱”其实无可厚非。但是,人类在脱离饥饿阶段之后,一直停留在“吃到饱”的满足,口腔中所有复杂的味觉潜能都无法开发。吃得粗糙野蛮,品尝不出酸甜苦辣咸的丰富变化,也就品尝不出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
西方人讲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常常用到“taste”这个词,中国从东汉以后,特别重视“品”;欣赏诗的书叫“诗品”,欣赏画的书叫“画品”,评论人物言行举止性情,叫做“人品”。“品”,也就是“品味”。“品味”两个字都与“口”有关,但已不是用来“吃到饱”的“口”了。
“品”如果不是一个口,而是三个口,一定是口腔的味觉有了不同层次的需求。生活有品味,生命有品味,还是要有比“吃到饱”多一点的精神心灵上的满足吧。
一个人没有“品味”,即便财大气粗,仍然是精神上的穷人。一个社会没有“品味”,物质越富有,精神越是困窘空虚。
(摘自蒋勋《此时众生》)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美”是一个会意字,上下拆开成了“羊大为美”,因此,美起源于味觉。 |
B.我们时下用到的“美”还包含很多“心灵”的内涵,好像与“吃羊肉”的快乐不尽相同。 |
C.许多生活中的美虽然没有实际利益,但被其感动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
D.狠吞虎咽甚至饥不择食能得到感官上的充实,却会失去心灵上的“充实”。 |
E.中国文化一直特别重视“品”,虽然“品味”两个字都与“口”有关,但与“吃到饱”的“口”没有关联。
下列对“品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中的“品”就是“品味”。 |
B.“品尝”并不等于“吃饱”,“品尝”就是“品味”。 |
C.“品”字三个口,意即生活有品味,生命有品味,精神心灵有满足。 |
D.“品味”是就人的精神来说的,它不是财大气粗,不是物质富有。 |
简析文中画线句在全篇中的作用。
请依据文意,对下面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有人说,清远街道高档轿车随处可见,从轿车里往外扔烟头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英国,不论走到哪里,行人总是受到司机友善的待遇,闯红灯是很罕见的。在超市、商场、旅馆里,营业员都彬彬有礼,不会因为遇到外国人而特意宰客,相反他们会对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人给予及时热情的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亦不能不似。
艺术批评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化,也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
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谓。可见,对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实现与批评对应的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失,失在作伪。
艺术批评亦有与艺术近似的一面,因为艺术批评也有理想,因此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还须超越艺术,即超越批评的对象,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艺术,纯化艺术,端正艺术。对艺术批评“失语”的批评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对这一目标的偏离。
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它大致指向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雅与俗、虚与实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权力、风俗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继承与革新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和不同的批评方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同一区域,其批评的标准与方式亦是变化的。不仅如此,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还存在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争斗。这些既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亦是艺术批评的现实。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侵蚀,亦还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从理想的层面看,并不虚妄,它可以感知,可以体悟。今日中国艺术最切近的目标应当是如何回应21世纪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自觉,中国文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艺术的责任与使命,当然也是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日)
下列关于“失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失语”既指艺术批评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对存在着不足的艺术批评的批评。 |
B.除了批评道德的侵蚀会造成“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肘。 |
C.“失语”是一种作伪,目的是使艺术批评同与其对应的批评对象之间没有联系。 |
D.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和艺术批评的娱乐化等,都属于艺术批评的“失语”。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而艺术批评仍以真实为目标,当艺术批评偏离或远离真实时,就会出现“失语”之类的批评。 |
B.艺术批评的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批评与艺术完全重合,但这种有条件的真实并不是说可以借助杜撰批评对象去作艺术批评。 |
C.艺术批评和艺术都有理想,因此艺术批评不仅要客观公正,还要超越艺术,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纯化和端正艺术。 |
D.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都由艺术批评衍生。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中国、中国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责任和使命,是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部分。 |
B.不同民族、信仰或区域之间存在着批评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即使民族、信仰或区域相同,其批评标准和方式也有变化。 |
C.在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式上,古今之间、中西之间存在是非轻重的争斗,这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之一,也是其现实之一。 |
D.金钱的介入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只要艺术批评能够不受金钱的干扰,就能够保持真实并重获应有的尊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
属于“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主性”的一项是( )
A.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
B.农村青年可以源源不断向城市流动。 |
C.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 |
D.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 |
科举制度的突然废除为什么会造成中国农村文化的断裂,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废除科举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 |
B.科举制度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源源不断涌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 |
C.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掌控了农村基层政权。 |
D.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村带来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 |
下列有关文章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若干职责。这些职责主要是文化方面的。 |
B.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意思是农村士绅完全失去了做官从政的机会。 |
C.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原因就在农村精英文化系统维持了文化生态平衡。 |
D.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从此,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愿意去农村。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艺批评家要勇于自我批评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在解剖别人的同时,要更无情地解剖自己,他们在从事批评工作时不能缺失对批评自身的反思,这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如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在文艺批评中不断完善起来的,文艺批评的锋芒不但是在踏实的文艺批评中磨砺出来的,也是在文艺批评家对自身的真诚反省中磨砺出来的。可是,中国当代部分文艺批评家却缺乏对文艺批评自身的反思。他们在批评作家艺术家及其文艺作品时慷慨激昂,咄咄逼人,但对文艺批评自身却没有起码的反思,以至于出现了飚捧浮夸、前后自相矛盾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矛盾,首先是因为他们崇奉的理论使然。他们推崇文艺发展的多元论,认为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中国当代文艺多元化发展的历史时期,一些文艺作品在价值观上相互对立。有些文艺批评家为了推动中国当代文艺的多元化发展,仅仅停留在探索文艺作品的意义上。他们不是努力克服现存冲突,而是跟着现象走,放弃了不可缺少的是非判断和价值高下判断,结果陷入了自相矛盾。这些文艺批评家如果没有理论上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就不可能走出误区。
其次,这些矛盾是他们身上的鄙俗气的产物。恩格斯曾经指出,德国思想家黑格尔和作家歌德身上有着庸人的习气,认为“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歌德和黑格尔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是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摆脱德国庸人的习气”。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虽然没有成为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但身上却有不少这种庸人的习气,即鄙俗气。他们没有把握住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规律,没有对文艺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而是过于强调个人关系的亲疏好恶。这些文艺批评家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甚于追求真理,既不努力挖掘文艺家的独特贡献,也不客观地批评他们身上的缺陷,而是停留在对一些与个人关系密切的作家艺术家的评功摆好上。他们在取媚那些价值取向不同的作家艺术家时陷入了自相矛盾。显然,如果他们不根除身上的鄙俗气,就难以避免矛盾,甚至还会助长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中的不良风气。
要从根本上清除鄙俗气,除了改善文艺批评家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外,还有必要强化他们对文艺批评自身的反思。他们需要清醒地回答,文艺批评家是从正确的美感出发的,还是屈服于淫威、取媚于权势、趋承上意或随波逐流?文艺批评家是追求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审美理想,还是追逐肤浅的时尚?文艺批评家是摒弃那些陈腐的审美观念,还是以文艺为玩物并停留在浅表的娱乐上?文艺批评家是不断超越,还是结束对真理的探求?
如果没有这样的反思,就不能科学地解决文艺发展中的价值分歧,就不能有效地引领中国当代文艺的健康发展,就不能适应中国当代社会自主的创造时代,就不能具有真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摘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缺少对批评自身的反思,阻碍了文艺批评的发展。 |
B.文艺批评的锋芒是在踏实的文艺批评和对自身的真诚反省中磨砺出来的。 |
C.文艺批评家们放弃是非判断和价值高下判断,推动了文艺的多元化发展。 |
D.要从根本上清除文艺批评家自身的鄙俗气,必须改善他们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的身上有哪些“鄙俗气”?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应该怎样强化对文艺批评自身的反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
科举制度的突然废除为什么会造成中国农村文化的断裂,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不断涌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 |
B.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拥有士绅的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废除科举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 |
C.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村带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 |
D.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掌控了农村基层政权。 |
属于“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主性”的一项是( )
A.农村青年可以不断向城市流动。 |
B.稳定的士绅阶级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
C.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 |
D.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 |
下列有关文章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若干职责。这些职责主要是文化方面的。 |
B.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意思是农村士绅完全失去了做官从政的机会。 |
C.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从此,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愿意去农村。 |
D.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原因就在农村精英文化系统维持了文化生态平衡。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