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艺新视界: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
“乾隆皇帝上朝之前,掏出手机拨了几个电话”“一条眼镜蛇拖着公共汽车经过十字路口”——读到这些陈述的时候,多数人的常识无法认同。诚然,从科学研究报告、社会调查问卷到商品广告,内容真实是共同遵从的基本规约。迄今为止,只有文学获得特许,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或者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约定。文学拥有何种特殊的意义,以至于可以享受如此特殊的待遇?
文学的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庸常的生活波澜不惊,虚构让人们从陈陈相因的琐碎事务中浮出头来呼吸到神奇的气息。
生动、传奇,我相信这就是文学虚构的开始。鲁迅曾经解释过他如何虚构小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鲁迅打趣地说,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相对于日常所见的各色人等,这个“拼凑”起来的人物,其性格特征的强烈程度往往超过了通常的平均值。另一些作家或许热衷于虚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情节,由于这些强烈的性格,作家虚构的戏剧性冲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大多数纪实的素材无法制造如此完整的美学效果。始于生动、传奇,继而悲欢交加,终于某种形而上的沉思,这常常是虚构为文学完成的三部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不论是小说、戏剧之中的理想人物还是诗词之中的良辰美景,作家、诗人的虚构无不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从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模式、才子佳人或者灰姑娘加白马王子模式到新近网络文学中时髦的“穿越”“玄幻”小说,虚构的意义几乎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欲望带动的虚构是许多通俗性娱乐作品的内在构成。但是,深刻的文学虚构必须拥有娱乐之外的丰富涵义。很大程度上,虚构的文学要遵循规律和细节“真实”,要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换言之,文学不能因虚构而破坏了“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
“科幻”文学诸如《黑客帝国》《阿凡达》《盗梦空间》等,它的虚构效果令人吃惊。读者对于它们的兴趣之所以超过各种单纯的科学研究假说,人间气息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真实既孕育了虚构,又制约了虚构。文学之所以可能拯救虚构,恰恰因为出现了更为深刻的真实认知。
(摘自2014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学的虚构”的阐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只有文学才特许虚构,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抑或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约定。
B.作家在小说、戏剧中所虚构的理想人物或者诗词歌赋中所展现的良辰美景,都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
C.文学的虚构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如一个卑微的小职员可以想象自己“穿越”至唐朝,变身公主。
D.文学的虚构可以上天入地,无拘无束,但它不能破坏“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作家可以放纵自己的想象,虚构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虚构一段趣味横生的遭遇,虚构一片清风徐来或暗香浮动的诗意,如此等等。
B.文学的虚构能让人从琐碎的事务中浮出头来呼吸到神奇的气息,这也是人们愿意暂时放下周边的种种现实事务投入文学阅读的一个原因。
C.文学虚构的性格特征,其强烈程度往往超过通常的平均值,虚构的戏剧冲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获得了完整的美学效果。
D.那些遨游在天堂、地狱或者第N度空间秘境的文学想象,完全挣脱了常识的限制而开始了任意的飞翔,是违背常识的文学虚构。

结合本文内容,概括文学的虚构具有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叩问灵魂
周玉奇
灵魂虚无缥缈,如何叩问?灵魂是否存在,众说纷纭,何必叩问?人是群居的动物,常爱走亲访友。然而,无论你如何地前呼后拥,如何的高朋满座,你的灵魂总是寂寞的。偶尔地叩问一两下灵魂,是为了使灵魂更寂寞、更深沉;是为了让灵魂在心中扎根。
世界上真正有勇气叩问灵魂的人并不多。卢梭的《忏悔录》是一种叩问方式:一个18世纪的法国平民思想家以忏悔的心情,谴责他不光彩的过去。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是另一种叩问形式:他像鲁迅先生那样,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袒露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中国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丑陋,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一种爱的叩问。巴金老人在人生的暮年用他颤抖的手书写出一部《随想录》,这是要他的灵魂在大幕拉上之前登场,讲一番真话。共产党领袖瞿秋白在告别人世之际,他说了《多余的话》。不管这《多余的话》是否多余,不管世人如何对《多余的话》说长说短,我私意以为,《多余的话》是秋白对自己对他人灵魂的叩问,不管这叩问是和风细雨,是重磅出击,或是万箭穿心。《多余的话》并非多余,只有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秋白才能一展胸襟。他在与世长辞之前似乎还要向人们贡献些什么。彭德怀上万言书,何尝不是以另一种方式对你我灵魂的叩问?显然,叩问自己或他人的灵魂不是人人愿做、人人敢做的。
人的叩问灵魂,或在夜深人静,或在年老力衰,或与死神接吻,或在痛苦中,或在病患里……这也许是人与灵魂的距离此时最近的原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时对灵魂的叩问往往更真切、更动人。可以设想,春风得意的男男女女,如果要来叩问灵魂,不是让你觉得矫情,就是显得轻飘,这可能是灵魂距离他或她遥不可及的缘故吧!人的灵魂真的像个小精灵,让人捉摸不透。当你事业有成、情场得意、婚姻美满、体健貌美时,这小精灵不知躲到了什么地方睡大觉;一旦你苦了、病了、痛了、贫了、残了、不想活、或者不能活了,此时小精灵便随侍左右,嘘寒问暖。所以,物质世界多姿多彩的人较难叩问灵魂,而精神世界丰美的人,却能常常去拜访自己或他人的灵魂。
人的灵魂是应当不时叩问的。如此做来,它会使你时时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看一眼《辛德勒的名单》和《拉贝日记》,你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能不为人性的丧失和人类的杀戮汗颜?踏访重庆的《红岩魂》展览馆,面对《泰坦尼克号》的海底残骸,一边是人的毁灭,一边是爱的永生,你的灵魂还不出窍?“挑战者”号在升空1分12秒后,连同它的7名宇航员一起粉身碎骨,人类为叩问宇宙献身,同时,那种悲壮的场景又使人类的灵魂接受了一次伟大的洗礼。
人是灵肉的集合体,人对灵魂的叩问不必偶尔发生在冥冥之中。人在顺境时不忘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实在难得。人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之中都不愿或不敢叩问灵魂,则注定他或她已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了。这便是叩问灵魂的要义。
14.文章以两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4分)
                                                                                    
                                                                                      
15.文章第二段列举了很多名人和伟人的事例,是为了阐明什么道理?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16.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应如何理解?(6分) 
                                                                                    
                                                                                      
17.综合全文来看,人为什么要叩问灵魂?(“叩问灵魂”的意义是什么?)(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最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依今人之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在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这使得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是侠,是士,其生命状态无一不是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那是个讲究谋略的阳谋时代,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那是个本色人生的时代,所以仕学争鸣侠隐飘逸,摇唇鼓舌皆成风流;那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所以强国富民为本,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所以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有一半多的伟人属于那个伟大的时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
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此起彼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教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孔子私学,稷下学宫,最终实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文学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文艺作品林林总总,诗歌、辞赋、小说、散文皆为后世之滥觞,这时期有《楚辞》的铺陈抒情、浪漫想象;有《论语》《孟子》的雍容和顺、灵活善譬;有《庄子》的想象丰富、奇气袭人;有《韩非子》的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艺术更见洋洋大观,青铜器绚烂多彩,金玉精琢叹为观止,铭文风韵为篆刻艺术之典范;宋音楚舞,边磬编钟,宫殿廓城,髹漆彩绘无一不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科学技术可谓灿烂辉煌,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绝对遥遥领先于世界;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求再生的动力。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民族文化原生代所创造的精神,并没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依然博大精深,风采依旧。梳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衰之演变轨迹,窥探中国文化原生代的恢宏博大与灿烂辉煌,再现当年诸子百家和侠客名士的神采风流,以求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在国家民族的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节选自安然《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之源》)
下列对“原生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生文化”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既有大毁灭又有大创造、既有大沉沦又有大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在社会整体上是大转型的时代。
B.“原生文化”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体现了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生命状态,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C.“原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等几乎所有基本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D.“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源,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如孙武、司马穰苴等伟大军事家的理论,时至今日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现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是因为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
B.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重视强国富民,追求竞争优势,所以,那些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没有产生的土壤。
C.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纷争不断,如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等,此起彼伏,体现了那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活跃。
D.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不仅表现在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等方面,也表现在军事科学方面。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私学,稷下学宫,到最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的实现,表明教育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
B.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其体现的精神没有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就逐渐消退,当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扰我们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再生的动力。
C.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往往也是造就伟人的时代,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春秋战国那个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
D.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命之源,有助于在今天这个国家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笑 而 过
马国福
①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
②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③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
④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⑤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只要你勇于微笑。误解和仇恨是暂时的,只要你达观待之。赞扬和激励是暂时的,只要你不耽于梦想。烦恼和忧愁只是暂时的,只要你不被它左右。大海茫茫,百舸争流,不拒众流方为沧海。芸芸众生,人生无常,不被艰难困苦吓倒,方显英雄本色。风雨欲来,春花凋落;凭栏眺望,阳光总在风雨后。潮涨潮落,云卷云舒,闲庭信步,高挂前进的风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前方就是成功的彼岸。
⑥别再留恋破碎的圆梦,别再徘徊往日的幸福光环,别再计较人生的得失,别再担忧明天的天气,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微笑着欢送不愉快的阴云吧,不要让暂时的烟云遮挡你的眼睛。不要因为今天的痛苦就否定明天的幸福。不要因微小的成功而迷失了方向,路漫漫其修远,我们还需上下求索。不要因为眼前的风雨而否定明天的阳光,因为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也不要因为错过了星星而哭泣,否则我们会错过月亮。
⑦既然,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为什么不一笑而过,忽略不计,从头再来呢?
⑧生活中罩在我们头上的光环和不如意的事情就像颜色不一的气泡,不论多么好看或难看,总有一天它会破灭。与其盯着不开心的东西,不如活动自己的手脚,舒展自己的笑脸,实实在在地为着理想而追求。这时候,光环会变虚,而我们的心灵却因为不懈的追求和微笑慢慢地充实起来,人生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实而自信,微笑就像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带给我们进取的快乐。
⑨我们不能否定鲜花与荆棘相伴,也不能否定风雨与阳光同在,更不能否定成功与失败并存!人生不如意之时常一二,明媚之日常八九。那就一笑而过轻松上路吧,能够使自己忧伤也能够使自己快乐,这就是一笑而过的力量。
1、文章开篇的①-④段之间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
                                                                            
                                                                            
2、读书如品茶,要细细品出其茶香,就要用心咀嚼“文字”茶叶,试品味出“也不要因为错过了星星而哭泣,否则我们会错过月亮”的深刻内涵。
                                                                            
                                                                            
3、观察并感受,依照例句再仿写一组句子。例句:“人生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实而自信;微笑就像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带给我们进取的快乐。”
仿句:人生                                                            
微笑                                                            
4、文中多处借用古诗词,似信手拈来,给文章增添不少诗意,你能找出来吗?写出原句及其作者。(多多益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荀子的文学创新
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文心雕龙·诠赋》)。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探求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
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等五篇。其中,有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写。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韵散间出。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继承并发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范式的创制者。这说明赋之最早出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当然,赋体在汉代蔚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也不会是单一的。但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中说:“相如之徒,敷典摛文,乃从荀法。”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创作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还反映在他的作品《成相篇》上。该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以三三七加四七的句式,写出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黯愚黯堕贤良……”从通篇来看,内涵丰富,亦论亦述。既用这种弹唱之词来阐发深刻的治国之理,又用来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在形式和表现上,则曲调简短,极富民间劳动的节奏感,且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荀子的这种文学创造,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宋以后勃然兴起的弹词正是继承了荀子所创制的这种弹唱文学的特点,才成为以叙说故事为主、深受民间喜爱的文学范式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动力,有其独特的文化之源。他“年十五游学于齐”,在齐国的学术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春申君的推重和赏识。可见他的一生除曾短时游秦、赵等国谋仕不遂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齐、楚两国度过的。而在被孟子称为“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的战国时代,“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当时的齐、楚两国,先后形成稷下和兰陵两个文化中心,形成肥沃的齐楚文学土壤。
荀赋五篇,全以隐语写成,说明其产生与隐语风习有直接关系。《文心雕龙·谐隐》中即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这说明齐、楚两国都有好隐语的风俗。而《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的“齐威王之时喜隐”,《新序》记载“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的事,也说明隐语在齐国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而有着更有效的传播。正像以隐语来写作的荀赋,只有在齐、楚这样丰厚的隐语土壤中才能培育一样,荀子的颇多文学创新成就,就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的时代结晶。
下列对文中《赋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篇》在我国文学史上应该是严格意义上最早出现的赋,它是荀子致力于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
B.《赋篇》内容丰富,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以及云、蚕、针等具体事物有着形象而逼真的描写。
C.《赋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在形式和表现上,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
D.《赋篇》以隐语写成,采用主客问答式,多以四言为主,善用排比,韵散间出,铺陈回环,绘声绘色。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赋盛于汉代,汉受《诗》、《离骚》等前代文学的影响,是自觉全面地继承荀子的创作思想而形成的文学样式。
B.汉赋蔚为大观,类型繁多,所谓体悟模型的汉大赋是其中的代表,荀子创造的体物赋应是汉赋的发端和起源。
C.荀子《成相篇》的艺术创作范式,直接影响到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或阐发深刻的治国道理,或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
D.荀子在齐国游学从教多年,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推重赏识,齐、楚两地的丰富阅历,对他的文学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简要说明荀子的文学创新成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仁”与“礼”
——究竟谁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王杰文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中国被称为“圣人”,其思想博大精深,为世人所推崇。但对于究竟什么才是其思想的核心,目前理论界似乎仍没有一个定论。穷其各种说法,“仁”说和“礼”说市场最广,呼声最高,竞争也最激烈。本人在这一问题上比较赞成“仁”说。
理论界坚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的人,多数的主要依据是:孔子生长在鲁国,而“周礼在鲁”。且孔子从小好礼,入周公庙问礼,而后成为闻名天下的礼教家。孔子本身也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①(《论语》)另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让为国”、“齐之以礼”,又主张以礼作为教育宗旨,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但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一再强调“克己复礼”等。
上面一系列的引述和论证似乎确实可以说明“礼”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但本人想就此提出几点自己不同的看法。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这是我国历来对孔子的评价。这里面很突出的指出孔子是一名思想家,既然是一名思想家,那么我们在判定其思想核心时所依据的标准就应该是看他自己创立了什么新思想,而不是看他从前人那里接受或继承了哪些思想,因为只有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髓。如果你赞成我的观点,那么我就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说,前一段那些引述和论证都是一纸空文,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如《左转》中有这么几段记载:僖公十一年载“内史过曰:‘礼,国之干也’”;昭公七年载孟僖子办学,告诫学生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曰:‘礼 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由此可见,孔子关于礼的思想大多均可以从前人思想中窥见一斑,并不是其本人思想,故自然也就不能作为其思想核心。
而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克己复礼”这一引证,我们首先可以回到《论语·颜渊》的原文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就是说:颜渊询问仁,孔子说:“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就归依仁了。成就仁在乎自身,难道要仰仗他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内容。”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明白的看到,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确实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但他的落脚点不在于“复礼”,而是在于“归仁”,强调只要做到礼的尽善尽美,即可达到仁的政治,仁的政治远比礼的政治的要求高,是对礼的政治的升华,“克己复礼”实为由礼的政治向仁的政治过渡的桥梁。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正是迈向仁的政治的具体的礼。
通观《论语》,我们发现“仁”在书中出现的频数最多,达109次,而“礼”只有75次。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自己讲“仁”的频数比“礼”的总数还多,足以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另外,在《左转》中,“仁”的频数为39次,“礼”为517次,在《国语》中,“仁”为62次,“礼”为121次,“礼”的频数都远远超过了“仁”。而在《论语》中,“仁”在频数上首次战胜了“礼”,“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思想史上仁对礼的第一次和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孙景坛《正确认识孔子的“克己复礼”》)。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
另外,在孔子思想中,“仁”对“礼”是具有统帅作用的。特别是当碰到仁礼冲突时,孔子则毫不犹豫地站在“仁”一边,让“礼”服从于“仁”。如《论语·阳货》中说:“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乍一看,我所引用的这段话似乎恰恰说明孔子十分重视礼,然而我想说,孔子为什么如此关注“三年之丧期”这一“礼”呢?道理很简单,如《学而》中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而且引文中,宰我出去后,孔子说的第一句就是 “予之不仁也”,可见其对“仁”的重视。
其实,孔子讲“仁”,非单讲伦理道德中的“仁”,而且还将“仁”从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而正是这种升华使孔子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即一种新的治国学说。而这种学说在其前人著作中是没有明确反映的,所以可谓前无古人。既然是前无古人的独创,自然可以成为其思想的核心。
最后,我们也可以利用亚圣孟子的思想核心来佐证我的看法。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这恐怕大家都赞成。而孟子是最了解孔子思想核心的,也是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最尽善尽美的一位,其名字长期与孔子相并,“孔孟之道”为大家所熟识,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即为“仁”。
孔子的思想中包含很丰富,有礼,有恕,有忠,有孝,有三纲,也有中庸等,而这些都是从不同方面来为最终的“仁”服务,都是达到“仁”所需经历的各种具体的途径。
①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夏的后代杞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商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商的后代宋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因此这两国的典籍不足,了解夏礼、殷礼的贤人也太少。如果有记载夏礼、殷礼的典籍和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我就能证明我所说的夏礼、殷礼了。”
16.“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这句话中的“那些观点”指的是哪些观点?
答:                                                                      
                                                                             
17.如何理解“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这句话?
答:                                                                      
                                                                           
18.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思想家?他认为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其理论上的贡献是什么?
答:                                                                       
                                                                            
                                                                           
19.作者认为在孔子的学说中,“仁”与“礼”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阅读(3×3分,共9分)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这些 ,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 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 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 ,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 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B.20世纪后期在陕西风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C.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B.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
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
“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5日)
相关链接:
① 疟疾,又称为“打摆子”。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但是,疟原虫渐渐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药性,上世纪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②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⑴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了 “金鸡纳霜”,这曾是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最有效的药物,后又找到的奎宁替代物——氯喹药物,一直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B.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就已经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随后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书中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本草纲目》明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C.本文以记叙为主,按时间顺序,用平实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人类与疟疾斗争的历史,尤其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抗疟作出了巨大贡献。
D.屠呦呦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寄寓颇深。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后,“野之蒿”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E.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成功找到了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
⑵屠呦呦在研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⑶文章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
⑷屠呦呦获奖,有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本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相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夏伏、秋报、冬腊。开春鞭春劝农,端午驱邪避瘟,金秋荐新祭祖,腊月祭灶扫尘……所有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应和着农业生产的节奏,张弛有度,自然和谐。
②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一刀新穗、第一盘鲜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酿都用来祭奠先祖。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与追念;反过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化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节日里,天伦之乐表现得格外充分:家人团圆,孩子们受到格外的宠爱——端午节给孩子们涂抹雄黄、戴上艾虎以避邪气,七夕、重阳在家打扮小女儿,节日期间孩子们可以随意嬉闹而不受苛责。亲戚朋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节物时品,礼尚往来,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已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从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
③深究各种节俗活动产生的根源,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又永恒的推动力,即人们祈望五谷丰登、岁岁平安、吉祥如意。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如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巫术、禁忌等直接相关。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前,禁忌、迷信、祓禊、禳解等观念及活动,在节俗中依然占主导地位,节日的歌舞狂欢,意在娱神;以时品上供,旨在贿神;制作、佩戴各种节物,则是为了驱鬼。到后来,这些待遇慢慢地不再为神独占,而变成人神共享。节日也就逐渐从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隋唐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空前发展,节日风俗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娱乐方向发展:爆竹不再只是驱鬼的手段,而是欢庆娱乐的工具;元宵节的祭神灯火,发展成供人游乐观赏的花灯;中秋拜月,变成了赏月、玩月……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如桃符、门神、辟邪剑等,因变成供人玩赏的手工艺品而获得了审美价值。每逢重大节日,城乡还多有盛大的村社、庙会。后时,商贩咸集,游人如织,乞福,求子,烧香,还愿,欢歌群舞,百戏杂陈,村杜、庙会成为农村最大的交易场所和娱乐盛会。传统节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到近现代依然如此。
④传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节奏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张弛。生活不可无节日,节日不可无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传统节日虽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却依然存活在民众生活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
下列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的传统节日逐渐摆脱了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但在村社、庙会上,乞福,求子,烧香,还愿等娱神祈福的节俗活动仍占主导地位。
B.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在节日里,人们尽享天伦之乐,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互赠节礼,使节日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C.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期体现着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规律性,民间节日中的春祈、夏伏、秋报、冬腊等活动与生产中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等活动相对应。
D.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活动仍存活在民众的生活中,在传承中发展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

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传统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和生活生产的节奏,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活的张弛有度。
B.隋唐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节日风俗迅速向娱乐方向转变,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的审美价值渐渐取代了其原始功用。
C.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直接相关,人们对人寿年丰、吉祥平安的祈望是传统节俗活动形成的永恒推动力。
D.诸多贵人伦、重亲情的礼俗活动,让中国人从传统节日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有两大要素,一是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要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民俗活动有抹雄黄、插艾蒿、吃粽子等.
B.传统节俗的功能先后经历了敬天祈年﹑驱灾辟邪、娱神躯鬼、人神共享、人神共欢等阶段,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功能于一身。
C.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节日祝祭活动可以强化人们的家庭意识和血缘亲情,所以现在有不少专家倡议将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为“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D.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也是我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各种节俗活动尽管功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定的群众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歌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变化真可以称得上是波澜起伏、一波三折。
据说,在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唱歌就作为一种本能的娱乐方式出现了。千辛万苦弄到只小野猪大野牛,终于有肉吃了,别急,篝火晚会先。《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
歌词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劳动监督。《淮南子》中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大家一起抬一块巨大无比的木头,前面的人有节奏地喊着
号子“嗨哟”,后面的也紧跟着喊“嗨哟”。大家一起用力,发扬蚂蚁搬山的精神,同时谁也别想偷懒。
歌词与诗最早是难以区分的,但是,当“诗”明明白白还是“歌”的时候,它的地位绝对是高得让人没话说。所以孔夫子就教导人们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礼并举可见其意义重大,不掌握两首流行歌词,就没法开口与人交流,那也就没法在社会上混了。
歌词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是由政府出面正式成立了皇家音乐学院——乐府。有人将其归功于那位会唱歌的皇帝——汉武帝,他创作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当年也是唱红大江南北的。但乐府的首创权确实不属于他,出土的秦朝乐器上就已经刻有乐府字样。只是汉武帝的乐府正式明确了它作为歌词收集兼创作中心的职业化趋势。
后世皇帝中“最佳歌词创作者”的桂冠恐怕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现今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数十篇歌词,可以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到了宋代,歌词创作更是盛极一时。但不知怎么回事,它怎么搞都弄得不像正经行当。词甚至一度沦落为厕所文学,据说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初有个叫钱惟演的人只有在如厕时才读词。显而易见,这词的地位眼看着是每况愈下了。至于作者,柳永因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被皇上赐了“且去填词”,不得不去当了专业的歌词创作者。黄庭坚的“淫词艳曲”被人责为要下“阿鼻地狱”,秦观的小词被讥讽为“娘娘腔”。到了清代,受乾嘉考据派的影响,这种小词也被人赋予了“微言大义”,把宋人好不容易找出来的一块轻松地弄得又紧张起来,把好端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地高唱“我爱你,你爱我”的场所政治化了。
今天的宋词读者绝大多数正是冲着宋词那副“不正经”的腔调去的,而那些“不正经”的腔调,上有《诗经》的“郑卫之风”顶着,下有元曲垫着,倒是那位“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他的那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真正说出了宋词的关键——风情。如果没有了风情,宋词的吸引力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选自侯皓元《宋词是黄昏的窗棂》)
下列关于“歌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说明了诗礼并举的重大意义
在劳动的时候,歌词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职能,就是劳动监督。
C.在歌词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是由政府出面正式成立了皇家音乐学院——乐府。
D.唱歌作为一种本能的娱乐方式,在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就出现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唐后主李煜可谓是皇帝中的“最佳歌词创作者”,其词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B.宋词最吸引人的是风情,如果没有风情,那宋词的吸引力恐怕就要另当别论了。
C.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的钱惟演如厕读词的故事,说明了人们对词的喜爱。
D.到了清代,轻松的小词被赋予了“微言大义”,变成了“政治化的场所”。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乐府作为歌词收集兼创作中心的职业化趋势,在汉武帝的乐府之前就开始了。
B.乐府的首创权不属于汉武帝,但他创作的《秋风辞》在当年却唱红了大江南北。
C.在宋代,歌词创作盛极一时,词的地位却是每况愈下,甚至一度沦为厕所文学。
D.柳永、黄庭坚、秦观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在当时却都不被人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字危机
王小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 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
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
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形。
C.与音索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单词的过程。
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F来的少之又少。
C.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
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的美感。
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在键盘时代,作者不赞成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
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很大,东西文化的差异同样显著。即便是在南北两个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同的东西文化。例如在黄河流域,由西向东,依次就有关陇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文化的地域差异,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对文学家的创作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或者载体,便是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另一方面,这种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就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它对新一代文学家的成长就愈有利。
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感受、体验、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另一方面,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除了有选择地吸收、消化当地的人文养料,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反哺于当地文化。
还应该注意的是,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虽然大量存在,但不会是,也不应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单纯。大量情形下,这种影响并不是显在的,而是隐性的。浙东农村的目连戏这种文艺形态对鲁迅的创作不能说没有影响,有时还相当明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浙东那个“报仇雪耻之乡”的精神文化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他,影响着他那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然而,并不一定每一个浙东作家都会深受这种民间文艺形态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都会有这样的气质与风格,如果是那样,则一个地域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一些气质相仿、风格雷同的文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扫兴的事情!实际上,一个文学家会接受哪种类型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与他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是有密切关系的。
下面有关文学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使文学家的创作表现为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
B.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就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C.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D.文学家的迁徙流动会使作品本籍文化色彩有所减弱,从而使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文化的差异入手,目的是论述文化的地域差异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
B.第二段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创作,产生地域的文学或文学的地域性,文学也会影响人文地理环境。
C.第三段从作家流徙的动态角度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表明文学家的迁徙可能会使作品发生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会反哺于当地文化。
D.第四段进一步论述地理环境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强调由于文学家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不同,其接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具体情况也会有差异。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就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也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
B.由地域的文学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反过来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进一步强化文学的地域性。
C.鲁迅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民间文艺形态与浙东独特的精神文化因素的显在影响。
D.一个文学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影响着他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说明文学家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主选择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诗歌批评庸俗化
普冬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B.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
C.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D.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有些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
B.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艺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C.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D.诗歌批评庸俗化,可能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最近,微软推出第三代小冰,人们在微信平台上可以与这个被定位为“萌妹子”的虚拟智能机器人聊天。此前百度也推出了网页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百小度。如今,人工智能在普通人生活中应用日渐广泛,它们与人的交流也更趋情感化,甚至有用户和智能机器人对话1小时之久后才如梦初醒:“我是不是太傻了?差点忘记了对方不是真人。”
人们会因此想起霍金、比尔·盖茨等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类甚至拥有自主意识时,人类会不会对其失去控制从而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其实这种担忧为时过早,毕竟如今的人工智能受到人类科技的局限,还无法和人一样拥有智慧。
从人类和科技如何共处的角度看,最需要担忧的或许不是人工智能的失控,而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应该如何处理好与这种智能科技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保持对科技使用的自制力,依然保有自我意识,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寄生虫”。
忽视身边事物、沉浸虚拟游戏、产生社交障碍……互联网时代带给人类的各种“副作用”至今仍在发挥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名言是“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可以生活在虚拟世界,和虚拟人物相处,这句名言或许可以改写为“没有人知道你是否存在”。在一部美国科幻电影中,男主人公爱上了网络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个叫萨曼莎的“姑娘”有一副略微沙哑的性感嗓音,风趣幽默、善解人意。然而最终让男主人公爱情梦碎的是,萨曼莎坦白自己总共有8316位人类交互对象,其中发生爱情的就有641位。显然,人工智能将带来更虚拟的世界,人们也需要更多智慧去平衡真实与虚拟、情感与理智。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慵懒地躺在科技温床上睡大觉,而是需要不断自我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介入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机器换人”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在客服、导购、咨询人力资源等岗位,替代性更加明显。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初面人员的筛选,一些新闻媒体也利用人工智能编辑一些简单的消息。机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但许多人也将面临着提高和转换技能的挑战,来适应与人工智能合作。
代替人们在危险的领域工作,让不同语言的人们无障碍交流,城市交通、家居设备更加善解人意„„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技术前进的脚步也难以阻挡。但的确,在其火热发展背后应该多一些冷思考。这些思考不止聚焦于技术,也应更多反观人们自身,这样人类才能真正掌控住科技的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科技杂谈:别当科技“寄生虫”》)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与人的交流越来越情感化,有些人与智能机器人对话的时候甚至会忘记对方并非真人这回事。
B.互联网时代的名言是“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在这句名言可以改为“没有人知道你是否存在”。
C.人工智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但人们也需要应对其挑战以适应与人工智能的合作。
D.技术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多,可以促进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代替人们完成危险领域的工作。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带给人类忽视身边事物、沉浸虚拟游戏、产生社交障碍等“副作用”,人们需要更多智慧去平衡真实与虚拟、情感与理智。
B.机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但人们也不可以慵懒地躺在科技温床上睡大觉,需要提高自我以适应科技的发展。
C.人工智能是一柄双刃剑,其火热发展背后应该多一些冷静的思考,不仅从技术层面思考,更从人们自身的角度思考。
D.人类应该保持对科技使用的自制力,保有自我意识,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寄生虫”。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与人工智能的交流更趋情感化,生活中的某个真人也有可能哀伤被定位为“萌妹子”的虚拟智能机器人。
B.作者认为霍金等人的担忧现在为时过早,人们最需要担忧的是如何处理好与智能科技之间的关系。
C.《宝莱坞机器人之恋》讲述一位天才科学家设计的智能机器人有了人类的感情,爱上了一名美丽的女郎,这样的故事完全可发生。
D.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客服、导购、咨询、人力资源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会担忧自己某一天将不得不面临下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有删节)
下列对“人生境界”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生境界是人们所做的各种事对他自己所具有的各种意义的合成整体。
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完全不相同。
C.如果忽略个人差异,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可以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等级。
D.做相同的事,人们的人生境界可能不同;做不同的事,人们的人生境界可能相同。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处在自然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他们只是凭着本能做事,且做的事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如小孩和原始人。
B.处在功利境界的人,他们做事的准则便是利己主义,是人很容易就能成为的人,但他们并不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C.处在道德境界的人,他们眼界开阔,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D.处在天地境界的人,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他们在社会上很少见,如各国的宇航员,研究宇宙天体的高端科学家等。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提升人们的觉解能力,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成为人应该成为的人。
B.为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人们不一定非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有高度觉解自己做平常小事也可以。
C.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冯友兰也认为,在人生过程中,觉解的有无与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你的价值的大小。
D.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出世的,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将来中国哲学可能对世界做出重要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