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 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
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景” 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
C.①景中情 ②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
D.①“景中情”和“情中景” ②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③情景互生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
考生的悲哀
梁实秋
我是一个投考大学的学生,简称曰考生。
常言道,生,老,病,死,乃人生四件大事。就我个人而言,除了这四件大事之外,考大学也是一个很大的关键。
中学一毕业,我就觉得飘飘然,不知那里是我的归宿。“上智与下愚不移”。我并不是谦逊,我非上智,考大学简直没有把握,但我也并不是狂傲,我亦非下愚,总不能不去投考。我惴惴然,在所能投考的地方全去报名了。
有人想安慰我,有人想恫吓我,有人说风凉话:“考学校的事可真没有准,全凭运气。”这倒是正道着了我的心情。我正是要碰碰运气。也许有人相信,考场的事与父母的德行祖上的阴功坟地的风水都很有关系,我却不愿因为自己考学校而连累父母祖坟,所以说我是很单纯的碰碰运气,试试我的流年。
话虽如此,我心里的忐忑不安是与日俱增的。我把铅笔修得溜尖,锥子似的。墨盒里加足了墨汁。自来水笔灌足了墨水,外加墨水一瓶。三角板,毛笔,橡皮……一应俱全。
一清早我到了考场,已经满坑满谷的都是我的难友,一个个的都是神头鬼脸,龇牙咧嘴的。
听人说过,从前科举场中,有人喊:“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我想到这里,就毛骨悚然。考场虽然是很爽朗,似也不免有些阴森之气。万一有个鬼魂和我过不去呢?
题目试卷都发下来了。我一目十行,先把题目大略的扫看一遍。还好,听说从前有学校考国文只有一道作文题目,全体缴了白卷,因为题目没人懂,题目好像是“卞壶不苟时好论”,典出《晋书》。我这一回总算没有遇见“卞壶”,虽然“井儿”“明儿”也难倒了我。有好几门功课,题目真多,好像是在作常识试验。试场里只听得沙沙的响,像是蚕吃桑叶。我手眼并用,笔不停挥。
“拍”一声。旁边一位朋友的墨水壶摔了,溅了我一裤子蓝墨水。这一点也不稀奇,有必然性。考生没有不洒墨水的。有人的自来水笔干了,这也是必然的。有人站起来大声问,“抄题不抄题?”这也是必然的。
考场大致是肃静的。监考的先生们不知是怎样选的,都是目光炯炯,东一位,西一位,好多道目光在试场上扫来扫去,有的立在台上高瞻远瞩,有的坐在空位子上作埋伏,有的巡回检阅,真是如临大敌。最有趣的是查对照片,一位先生给一个考生相面一次,有时候还需要仔细端详,验明正身而后已。
榜?不是榜!那是犯人的判决书。
榜上如果没有我的名字,我从此在人面前要矮下半尺多。我在街上只能擦着边行走。我在家里只能低声下气的说话。我吃的饭只能从脊梁骨下去。不敢想。如果榜上有名,则除了怕嘴乐得闭不上之外当无其他危险。明天发榜,我这一夜没好睡,直做梦,净梦见范进。
天亮,报童在街上喊:“买报瞧!买报瞧!”我连爬带滚的起来,买了一张报,打开一看,蚂蚁似的一片人名,我闭紧了嘴,怕心脏从口里跳出来,找来找去,找到了,我的名字赫然在焉!只听得,噗通一声,心像石头一般落了地。我和范进不一样,我没发疯,我也不觉得乐,我只觉得麻木空虚,我不由自主的从眼里迸出了两行热泪。
梁实秋这篇《考生的悲哀》,正好为我们传神地刻画了一位“投考大学”(犹如今天参加“高考”)的学生在考前、考中、考后的种种遭遇及其间的情绪变化、心理波动。请概述这其中种种遭遇、情绪变化、心理波动情况。
作品以“我是一个投考大学的学生”开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试说说这样叙述有何好处?
试探究一下本文作者写作的特色和情感取向。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
王学泰
古人对文化持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自古以来,凡是儒家经籍以及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等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的纽带。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是把种族或宗教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的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性,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的生动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革命动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有的敬畏之心,自然会随之衰减。20世纪从60年代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的“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传统文化更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了妖魔。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的改变,但并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因此“读经热”、“古董热”、“收藏热”,乃至种种弘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的关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画,一款文玩,第一判断就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是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两者虽不同,但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因此,现在人们干的许多有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作主的缘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说的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才延续至今。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作者所说的“敬畏之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儒家经籍以及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等有着敬重之心与尊重之心。 |
B.指对传统文化中以“道”化众的文化的制造与传播。 |
C.指对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农业文化的“复旧”与再创造。 |
D.指在文化重建中,对传统文化应该怀有的敬重与传承之心。 |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待文化的态度除了尊重与敬畏之外,甚至将其神圣化。 |
B.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儒家信徒以“行道”为终极目标,使人人得到文化的熏沐。 |
C.近百年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革命震荡之中,传统文化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
D.作者所说的对文化的“敬畏之心”与朱熹所说的“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有着很大差别。 |
在中国现当代,有两种对传统文化不敬畏的行为是什么?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扁平时代的写作
韩少功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几年前推出《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促成了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同时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但谈得不够多和不够深的是文化,其中包括文学。“民主化”的文学是否可能?如果说“民主化”意味着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那么这一前景是否值得万众欢呼?或者是否仅仅值得欢呼?
这当然是更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众声喧沸。从原则上说,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每一个IP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不过问题的另一面是,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者至少没有数量上的优势。文化产量中庸质与恶质的占比大大攀升,低端文化产业不仅无法淘汰,还可能日益滚大和做大。一些优秀作品即使生产出来,也可能在过量的文化淹没中,在受众们暴饮暴食式的阅读之后,在食欲不振的这些快餐者们那里,出现影响力的严重折扣。一旦肠胃已经吃坏了,再多的良药也都无济于事。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多数为王。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些潮流可以修复民众良知,是真理的脱颖而出;有些潮流泯灭民众良知,是泡沫和垃圾的霸道横行。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多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那么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尚有机会,而冷门的、偏僻的、艰险的、高难的——又常常是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可能缺氧。一种品质趋下的文化诱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几乎难以避免。
一个“扁平”的世界还有易破难立的特点。特别是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敬畏感随着上帝一同消失。叛逆比服从更流行,权利比责任更动心,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在获得解构主义一番学术装备后更是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旦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一个扁平的世界就是没有方向的世界,是无深度和无高度的世界。即使有成打的托翁和莎翁再世,他们通常也形同刺猬而不是狮子,是暗燃而不是火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的统计报告显示,高达47%左右的公众已经不信任或不太信任网络。时值二十一世纪,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由选择权,但为什么从这时起人类倒变得如此犹疑不定、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茫然无计,竟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赖和需要的东西?如果人类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消费中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对抗,那么这种所好即所疑、所乐即所耻、所爱即所憎的左右两难,是不是一种文化狂欢之下的精神死机状态?
也许需要重新启动,重新确定一个方向。一个重建精神价值的方向。
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重建一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文化核心、级差以及组织,即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是的,在这里我愿意重新使用“教化”这样一个词,在人类几百年来钟情于“自由”一词以后,在有效教化与宽幅自由互为条件的奇诡历史之中。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 随着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以及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的同时到来而发生着深刻改变。 |
B.如果多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可能被接 受,冷门偏僻、艰险高难但又十分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容易被冷落。 |
C.每一个IP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因此,由编辑、 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优秀作品被低端文化淹没。 |
D.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叛逆,无论左右 |
翼都造反成癖,以至发展到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下列对“扁平时代的写作”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作品在数量上没有优势,并且影响力下降。 |
B.文学“民主化”可能意味着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被 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取代。 |
C.容易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缺乏方向、深度和高度。 |
D.拥有文化自由选择权,但缺乏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 |
根据文意,理解“一旦肠胃已经吃坏了,再多的良药也都无济于事”的含义。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
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态度提供了思辨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治斗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
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不过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中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颂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对第五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异质环境”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都市。 | B.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的都市。 |
C.追逐财利与物质欲望的都市。 | D.文化比较发达的都市。 |
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它们彼此是并列关系。 |
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 |
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 |
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 |
|
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统,就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的结果。 |
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迎合了市民心理,因而诸如荆轲、鲁智深、李逵等形象深为人们喜爱。 |
C.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 |
D.中国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的具有媚欲性,《金瓶梅》、《红楼梦》就是这种土壤中产生的文学。 |
阅读下面的文字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官方文化。它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早在远古时代,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就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而齐文化、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文化。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的宗法原则,而“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此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一体化道路。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这一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下列对“齐鲁文化”的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鲁文化起先是一种地域文化,后来发展成官方文化,是渐进形成的一种混合型文化。 |
B.齐鲁文化具有双重性,从历史范畴角度说它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历史超越性。 |
C.齐鲁文化是早期黄河文明的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
D.齐鲁文化是在齐文化和鲁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成为一种官方文化。 |
下列有关齐鲁文化与其他相关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文化与鲁文化合称齐鲁文化,或者说齐文化与鲁文化统称齐鲁文化。 |
B.齐文化与鲁文化是在周文化和东夷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 |
C.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的融合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齐鲁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D.齐文化、鲁文化两大文化传统日益交融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齐鲁文化。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文化是一种功利型文化,它的特点就是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
B.鲁文化是一种道德型文化,它的特点就是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 |
C.经济、政治、文化迥异的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渗透,直接生成了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齐鲁文化。 |
D.齐鲁文化由地域文化发展为官方文化,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与它获得的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有直接关系。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分子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铁证。因此,在中国尚未摆脱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市场经济制度刚刚萌芽,中国人尚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的历史背景下,就提出了消灭封、,资、修的“革命有理”或“造反有理”的口号。这种司空见惯的“理论”是对历史进步的严重误解。事实上,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劳动者,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们摆脱封建农奴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人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市场经济制度能够产生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个人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条件下,人们才可以自由谋生,自主择业,自主经营,实行互利交换,从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为己不损人”的人格道德和“为己互利”的经济道德。这种利己不损人的道德正是符合人类个体本性和社会正义的“互爱、互利”的道德,因而,它不仅可以称为“合理利己主义”,更应该称为“合理利他主义”,一种更能体现社会正义的、互利全赢的利他主义。
事实上,只有在这种“利己不损人”的市场经济关系中,人们才能够摆脱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劳动者或经营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生产资料已经不仅仅表现为土地和简单的加工工具,而是包含着巨额社会财富积累的大型工业设备。这就是用于社会再生产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是全体人的社会财富,也是全体人实现再生产和持续生活的生命线。因此如何保证这些社会资本的不断增值就成为摆在人类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社会资本应当由私人企业家管理,还是归国家管理?西方伦理学和新老古典经济学回答是,只有将这些社会资本交给那些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家管理才是最有效率的。因为他们不仅具有管理企业的经验,而且面对私有产权的“预算硬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以最大利润为目标来保证社会资本的不断增值。否则,这些企业家就必须由别人取代。而中国革命者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只有将土地和社会资本收归国有,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计划管理,才是公平合理的。至于是否有效率,则不在考虑之列。
(节选自王国乡《求解伦理学难题》)
1.下列对“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合理利己主义”是在人们可以自由谋生,自主择业,自主经营,实行互利交换的条件下形成的。
B.“合理利己主义”可以表现为两种道德:一是“为己不损人”的人格道德,一是“为已互利”的经济道德。
C.“合理利己主义”是符合人类个体本性和社会正义的“互爱、互利”的道德,它更是体现社会正义,互利全赢的利他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更恰当的名称是“合理利他主义”,它实现了人性解放,使人们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2.下列各项关于文章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市场经济能否产生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者能否成为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劳动者。
B.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份子提出消灭封、资、修的口号是对历史进步的严重误解,这种误解是因为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
C.管理企业的经验、私有产权的“预算硬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私人企业家极具市场竞争性。
D.只要在市场经济关系中,贯彻了“利己不损人”的观念,人们就能够摆脱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各项推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合理利己主义”是适应市场经济制度而产生的,因此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都不大可能产生“合理利己主义”。
B.在社会生产资料的管理问题上,西方伦理学和新老古典经济学认为,国家的管理不如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家管理有效率。
C.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的依据之一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完全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的劳动者。
D.作者:在文章中对中国革命者在社会生产资料的管理上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诗的建筑美
唐诗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而且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所谓建筑美,不是说唐诗与建筑具有同样的美学特点,而是说唐诗像建筑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然而,静中又有动,实中又有虚。建筑看起来,完全是静的、实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如砖、瓦、木料等,无一不实,无一不静。然而,建筑师通过对门、窗、房间、走廊等结构的安排,却不仅使建筑内部具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而且外部也与整个宇宙相联系,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这样,建筑本身也成了一个小宇宙,它把上下四方与古往今来,融合汇通在一起。唐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所描写的多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意象,但它所表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诗思和感情。例如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雨中黄叶树”与“灯下白头人”,这是两组看似各不相关的具体意象;“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更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诗人只是并列地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不加任何分析性的说明,可是我们一读,却好象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就来自这种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
这样的建筑美,还和汉字的结构形式有关。汉字是从象形字产生出来的,象形字的特点是摹拟具体的物象。唐诗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例如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里写了凤凰、凤凰台、长江三个具体的物象,然后用三个动词描述它们各自的状态,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道,成为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难道不像建筑的门、窗与墙壁,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融贯,从而产生出建筑的美吗?凤去、台空、江自流,我们读着,我们的眼前不仅浮现了它们作为物的形象,像建筑一样竖立在我们的面前,而且从它们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空间的并列关系转化成了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江山长在而人事沧桑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唐诗的建筑美那以具体的物象的描绘来打动我们的感染力,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建筑善于以小见大,在极小的空间中展示出广阔的人生。唐诗在结构上,也具有建筑的这种特点,在短短的绝句或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例如王维的《息夫人》,短短二十个字,不仅写了历史,而且写了现实。在写历史和现实的时候,更重要的,它描写了深厚的令人难以言说的内心的悲哀与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在绝句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我们说,绝句的结构,有如中国亭子的四根柱子。就是这么四根柱子,它一方面塑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象,自成一个天地,另一方面却又吞吐着整个宇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选自《唐诗十二讲》,有改动)
1.下列关于“唐诗的建筑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诗的建筑美是指唐诗在结构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它是一种让人在诗歌中体会到的具有空间立体感的美。
B.唐诗的建筑美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使得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具有空间的立体美感。
C.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是唐诗的建筑美的表现形式之一。
D.短短的绝句和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展示出广阔的人生,使唐诗的建筑美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往往通过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
B.建筑通过门窗等结构,使之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而唐诗则通过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表达某种深永的感情。
C.唐诗的建筑美体现在把时间艺术转化为空间立体感上,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
D.建筑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宇宙浓缩到房屋之中,唐诗则通过这种手法,用简短的诗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内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既然唐诗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那么我们可以对唐诗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品味和解读。
B.只要诗人并列地把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罗列在一起,不须分析说明,读者就可以领会其中的深永的感情。
C.唐诗之所以美,与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许多唐诗一旦翻译成别的语言,它的美就会被削弱。
D.唐诗绝句中每一句都好比中国亭子的一根柱子,因而诗的内容犹如亭子的空间,诗的思想情感犹如广阔的宇宙空间。
民间外交更能打动人心
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但中国还没有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以官方声音为主的宣传使我们的话语缺少了能够满足民间需要的说服力;崛起的喜悦中夹杂的狭隘民族主义成分所产生的众多解气的话语,不仅无助于中国说服世界的努力,反而成为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负面内容的重要原因,中国迫切需要在对国际政治和中国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培育大量具有说服世界能力的民间人士,换句话说,中国人多,中国外交更需发挥民间优势。事实上,民众有意识的参与使众多涉外活动具有了外交意义,甚至比经过精心修饰的外交表述更能打动人心。
从二战结束到中美建交这段时间,中国和美国处在敌对、猜疑、相互隔绝和互不了解的状态,基辛格担任国务卿之后说:“我们仍然认为中国是我们面临的最抱敌意的国家。”但他第一次到上海时,早晨抽空跑出去看了看街上的人,回来却说:“中国人是一个和平的民族,脸上带着佛一样的微笑。”见到面目慈祥的中国人,观念就变了。基辛格转变观念的启示,也为我们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提供了思路。
长久以来,西方人坚信他们的文明是世界唯一成功的文明,它们是国家治理的范本,其生活方式值得向往,有些国家推行的所谓的“价值观外交”就是以这种意识为思想蓝本的。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却必将证明“价值观外交”政治视野的局限性:2007年韩中贸易额为1500亿美元,相当于韩美和韩日的总和,韩中之间每周往返航班836架次,比韩国国内航班数量都要多,韩中之间已经建立了密不可分的经济关系,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最近总结说:“在世界上,能与中国人用杯子喝53度白酒的只有韩国人,通过老白干的实力能说明韩中贸易额连年激增的缘由。”中韩两国人士炖上一盆狗肉,盘腿上炕谈生意时可能没想到外交,但却促进了外交,所以韩国赞赏中国的发展,事实证明,通过经济活动中民众的交流,中华文明逐渐扩大了在西方的影响,西方在如何看待中国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方面逐渐变得客观起来,对中国持肯定态度的声音越来越多。
中国的文化中有“朋友信之”,“近者悦,远者来”的传统。现在每年有将近4000万人出国,中国人、中国资本、中国企业已经遍布全球。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么多人出去容易让外国人听到中国真实的声音。
目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宣传太像“宣传”,官员学者出国很怕说错一句话,民众的声音出不去,外宣就不真实了。不要担心扩大民间的声音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说明了民间和外界的交往越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就越大。英国首相布朗称:到2025年,中国讲英语的人将超过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若此,中国外交对外言说的能力将大增。
如今,国际事务中的言说能力正在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的力量。现代政治就是言说政治,其突出特点就是,人们往往不仅仅要看一国的官员说了什么,更要看民众怎么说,说了什么。一个国家无论有多大的外交实力,有多少外交官,都不可能代替民间的交往,而在很多时候,几十个外交官说的“官话”,还往往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俗话”更具有感染力。
对“民间外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外交可以在官方宣传缺少能够满足民间需要的说服力时弥补中国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的不足。 |
B.民间外交有助于西方客观看待中国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和消除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的负面内容。 |
C.民间外交强调民众有意识的参与,这使基辛格第一次到上海就转变了对中国的敌对、猜疑观念。 |
D.民间外交不必担心会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越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就越大。 |
对文中划线句“通过老白干的实力能说明韩中贸易额连年激增的缘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世界上只有韩国人能与中国人喝53度的白酒,韩国通过与中国的白酒贸易使两国贸易额连年激增。 |
B.2007年韩中贸易额相当于韩美日的总和,韩中之间每周往返的航班比韩国国内航班数量都要多。 |
C.韩国人在和中国人谈生产时对中国的发展的赞美虽然没有想到外交,却促进了外交。 |
D.中韩两国民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流比官方外交更具感染力,它使双方增进了了解,建立了互信,从而促进了韩中经济贸易的发展。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中国更易发挥民间外交优势,从而更易让外国人听到中国真实的声音。 |
B.人员流动的全球化证明了西方国家建立在西方中心主义基础上的“价值观外交”存在政治视野的局限性。 |
C.目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差距,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外宣缺少民众的声音,太不真实了。 |
D.中国讲英语的人比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还多,中国外国对外言说的能力正在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的力量。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12分)
十二生肖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
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根据原文,下列材料能证明十二生肖源于中国的一项是( )
A.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日书》中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 |
B.东汉王充《论衡·物势》中对十二生肖的记载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 |
C.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 |
D.南朝时陈国的诗人创作的十二属相诗,是按照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 |
关于十二生肖符合原文说法的一项是( )
A.生肖与地支同源说、生肖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说和生肖外来说是有关十二生肖起源的三种代表观点,作者对此不敢判断是非。 |
B.《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关于十二生肖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
C.古人对动物产生的依赖感、恐惧感和对动物某些器官功能的崇敬感,导致他们对动物崇拜,这是十二生肖产生的心理基础。 |
D.持生肖外来说的郭沫若认为,生肖传入中国的时间,应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完全吻合。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十二生肖起源,对研究早期天文学和民俗文化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
B.从《诗经》《日书》记载来看,当时人们是把生肖和吉凶祸福联系在一起的。 |
C.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随着人类进步,人类对自然了解不断深入,生肖将会淡出人们的生活。 |
D.从《诗经》、《日书》、《论衡·物势》、《南齐书·五行志》等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不完整到完整的发展过程。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短命建筑”现象令人不安
完工没几年就遭到拆除的建筑,现在被网民称为“短命建筑”。近年来,因旧城改造加快,各地频现“短命建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182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3%的人确认身边存在“短命建筑”,其中24.2%的人表示“非常多”。55.5%的人认为“短命建筑”频现会让公众没有生活安全感和归属感。
(一)70.6%的人表示身边“最短命建筑”历时不过10年
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身边最短命的建筑是建成几年后被拆除的”时,70.6%的人选择“10年以下”,其中37.0%的人选择“5年以下”。
“北漂”5年了,刘晓蕾最大的感触是北京永远在建设中,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新建项目的工地,拆迁新闻也不绝于耳。而她的老家江西省的一个县级市,这两年也在不停地拆建,速度之快让她惊讶不已,同时也让她充满疑惑,“网上有人调侃‘China’就是‘拆哪’,是我们造不出高质量的建筑,还是因为城市化的需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命建筑”出现不是因为缺乏施工技术或质量管理不到位,而是一些人的观念出现了问题。“由于地方很多领导的任期不到5年,而拆迁重建最容易看得到‘成绩’。”
乔新生指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选择把房地产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建房子收效虽快,建成后就没利润了,所以只有缩短其寿命进行重建,才能不断获利。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张磊认为,导致“短命建筑”大量出现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城市规划的价值观问题。“现在GDP俨然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准。在此情况下,城市规划也就按照短期经济利益频繁变动。”
(二)“建筑频繁拆除会让我们的文化处于断裂状态”
开出租车的王师傅是个老北京人,他感叹北京城里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和胡同已所剩无几,到处是新建起来的高楼大厦。“以后的年轻人会不会以为北京城原本就是这样啊?政府可以拆迁,但也得有保护和继承,你看现在新盖的房子有几个带着咱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
张磊认为,频繁拆迁可能会破坏城市固有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给民众生活和心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一些外来居民,由于建筑频繁更新,会导致他们能承受得起的住房单元数量减少,被迫迁移住址或重新寻找就业机会,从而增大了他们进入城市的成本。
“频繁拆迁会让一些人处于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焦虑状态,无法实现安居乐业,这还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乔新生指出,建筑频繁拆除会让我们的文化处于断裂状态,“香港人还可以去陆羽茶室喝茶,但是在上海,很多人也许只能去星巴克了,传统的东西难以为继。”
乔新生认为,频繁拆建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乔新生曾前往全国各地调研,他发现一些城市近郊的农民,也会难掩喜色地告诉他,自己花了几千元钱又盖了一间房,就等着拆迁拿补偿款了。
频繁拆迁会造成什么影响?调查中,66.5%的人首选“浪费社会财富”,其次是“城市规划近乎儿戏”(59.6%),另有55.5%的人认为,频繁拆迁会让公众失去生活安全感和归属感。仅8.0%的人认为“常变常新,有利于城市发展”。
(三)“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时地方政府拆迁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投资,改善居民环境和营造城市新形象。”张磊发现,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旧建筑通过改造也可以具有吸引力,体现融合多元文化的优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迁重建。“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改造案例,比如将废弃的面粉车间改建成博物馆,把旧厂房改造为创意工作间等。”
张磊认为,建筑除了有投资和增值作用外,还应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服务。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拆建需要引入公众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11-09 内容有删改)
“短命建筑”频频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第(二)部分运用的引用和列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城市拆建中存在的问题,请简要陈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道主义的原则
王海明
对待人的道,就是人道。人道就是对待人的道德原则。那么,应该如何对待人呢?应该把人当做最高价值。这样的一种思想体系就叫做人道主义。为什么说人是最高价值?因为人最需要的就是人。因为每个人的一切说到底都是他人给予的。他自己是不能生存的,他要生存,他必须缔结社会,他的一切都是社会给的,也是他人给的。
另一方面,为什么说人是最高价值?就是因为人是目的,社会是手段,社会发展中的一切都是手段,都是为了每个人的利益和幸福服务的手段,所以人是本位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人是目的,社会是手段,就意味着人是评价社会一切事物的价值和标准。人的目的、需要是万物的尺度,是事物应该不应该、好不好、坏不坏、有没有价值的标准。
人是最高价值,从这种人道主义的原则来看,一个人,不管他是杀了人、是吃喝嫖赌,还是干尽了坏事,首先都应该把他当作最高价值来善待,尔后再把他当作杀人犯来处死他,这就要使他能够舒服地死,不能像中国古代那样严刑酷法,如点天灯或者是车裂、腰斩。死刑这个东西还是要有的,没有死刑就会违背公正的原则,因为“杀人偿命,借债还钱”,这叫做等害交换,符合公正原则。但是处死死刑犯要让他最舒服地死去。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家们发现这种人道主义原则的浅陋、不精确之处。因为“人是最高价值”,意味着一切人的那种共通的、固有的东西——也就是人性——是最高价值。但是,嫉妒心、疾病等等也是一切人所固有的,也是人性。因此,说人是最高价值,那就意味着嫉妒心、疾病等等这些人的弱点、缺点和那种坏的东西、恶的东西也是最高价值。所以,说人具有最高价值,是一个皮相的真理,它是不准确的,它是一个初级的真理。那么,深刻的、高级的、准确的真理是什么呢?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一个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指出了这一点,那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亦即自我的创造性潜能之实现——才是最高价值。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最闪光、最重要的思想!
可是,为什么说自我实现具有最高价值?就是因为,自我实现乃是人的最高需要。因此,你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意味着你获得了最高幸福。马斯洛讲,人有五大需要,最低的是生理需要,然后是安全需要,然后是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的需要。最令人羡慕的幸福是实现自我的创造性潜能,成为可能成为的最有价值的人。另一方面,是因为自我实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和每个人的一切需要。任何社会财富,不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统统不过是人活动的产物,不过是人的能力之发挥、潜能之实现的结果。所以,人本身的自我实现越充分、人的潜能实现得越多,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便越丰富,社会便越繁荣进步,而每个人的需要也就会越加充分地得到满足。
可见,说包含着许多负价值的人本身是最高价值,实乃浅层的外在的皮相的初级真理;而内在的深层的本质的高级的真理则是:人本身的自我实现是最高价值。既然如此,那么不言而喻:应该使人自我实现,使人发展、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而成为可能成为的最有价值的、最完善的人——亦即所谓“使人成其为人”——这是善待他人的最高原则,这就是深刻的、精确的人道主义的原则。那么,怎样才能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其为人的最根本条件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人道主义的根本原则。
(节选自《公正与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人道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是一种应该如何对待人的道德原则和社会价值观念。 |
B.人的目的和人的需要,是人道主义用以衡量世间万物的尺度和最高的价值标准。 |
C.对待一切危害社会的犯罪人,既要坚持公正的原则,也要坚持人道主义的原则。 |
D.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的一个最伟大贡献,就是指出了人性中的诸多弱点和缺点。 |
E.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获得这种需要得的人是最有价值的人。
以下各项中,不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一项是
A.通过法律形式约束人性中的弱点 |
B.用痛苦较轻的注射法处死死刑犯 |
C.善待、帮助犯法、失足的青少年 |
D.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
人道主义原则有两个层面的理解,试概述这两个层面的理解。
为什么说“自由是人道主义的根本原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躲猫猫”事件:舆论不能替代法治
一个年轻的生命因玩“躲猫猫”而非正常死亡,拉开了一场跌宕起伏的网络舆情序幕。为了应对网络上汹涌而至的舆情,消解网民们的质疑,官方史无前例地启动了“网民调查”程序,希望通过草根网民的介入,重塑公信力。然而现在看来,“网民调查组”的面世,虽然在第一时间迅速扭转了舆论风向,但随后“网民调查团”未能得出颠覆性的结论,反而激起又一轮更为强烈的质疑风暴。
“躲猫猫”事件是一次典型的公权力信任危机(包括司法公信力危机),这种危机因为网络的渲染而扩散变大。当地政府意识到民众可能对司法调查的担忧,所以转而寻求网络舆论的力量,期望以网民调查的方式求得解脱。然而遗憾的是,官方在讲究网络舆情应对技巧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那就是这起事件首先在性质上是一起案件,而查实案件的职责乃在于法律部门。在舆论传播上一味看重网民调查的力量,而未能充分重视司法调查程序,则凸显出法治意识的缺失。
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不难认定此案涉嫌刑事犯罪。其既指向另一“躲猫猫”的狱友,更指向看守所执法人员的渎职嫌疑。故而,案件事实的调查,首先应当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责任,尤其是检察机关。在第一时间介入案件并公布相关信息,乃是法治社会满足民众知情权的基本常识。尽管推出网民调查团的初衷良好,但这种调查却于法无据,由其作出调查结果无论真实与否,也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所以,当调查团网民披露难以接触到核心信息的时候,这种民间的调查其实就已经受到“合法化的障碍”了。
不可否认,网民参与案件调查不失积极意义,但前提必须是在合乎宪政制度的基础上。但令人不解的是,此事件中扮演主持者身份的却并非政法机关,也非享有宪法监督权的人大,而是省委宣传部。从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上看,由宣传部门牵头有其合理之处;但从案件查处的角度分析,却有违宪政常识。众所周知,案件查处由公检法机关职司,即便受党委领导,政法委一般也不宜出面干预,以保障司法的独立性,捍卫宪法对国家司法权的设定。但分析此事件,莫说是宣传部组织调查,哪怕是政法委,如此公然出面直接介入也有失妥当。
据2月24日《新京报》披露,昆明市公安局在案件发生的当天就开始进行立案侦查。而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检察院证实,司法调查结果还不能公布。而此前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称,24日前后将公布司法调查结果。这意味着在网民调查程序之外,正常的司法调查程序仍在继续。问题是,如果缺乏足够的信息公开,如果在司法调查中缺乏必要的“质疑-释疑”互动程序,那么这种“闭门造车”的司法调查,一旦结果与网民心里预期的不同,仍然难逃被民众质疑的厄运,甚至引发新一轮司法公信力危机。
不难看出,一面是网民调查带来的种种质疑,一面是体制内种种调查程序的隐退,官方目前面临的此种舆情困境,根源在于体制的积弊。在司法独立不彰、信息公开不明、法治程序不显的体制习惯中,省委宣传部的出面应对不仅未能让官方摆脱舆论压力,反而遮掩了司法或人大调查的宪政功能,更让民众看到地方司法权的惜弱。
在法治社会,应对类似公共危机既要考虑网络舆情,更要考虑现代法治准则。一切绕开制度的做法,从长远看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对法治带来损伤。所以在“躲猫猫”事件中,最佳的出路还在于司法调查归位。以透明、公正的司法调查和信息公开,让网民释怀,并在民众心理上重塑司法公信力。
(选自2009年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一个年轻的生命因玩“躲猫猫”而非正常死亡,官方为了消解网民们的质疑,启动了“网民调查”程序,希望重塑公信力,结果事与愿违。 |
B.针对“躲猫猫”事件,云南省政府在舆论传播上一味看重网民调查的力量,而未能充分重视司法调查程序,凸显其法治意识的缺失。 |
C.“躲猫猫”事件在性质上是一起案件,因此负责调查的应该是法律部门,而非“网民调查组”。这个事件折射出的正是一次典型的公权力信任危机。 |
D.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躲猫猫”的狱友以及看守所执法人员均涉嫌犯罪。网民调查团的调查因为于法无据,也涉及到是否违法的问题。 |
E.“躲猫猫”事件之所以导致公权力信任危机,是因为此事件中扮演主持者身份的不是政法委,而是省委宣传部。
联系全文看,下列说法不属于“舆论不能替代法治”理由的一项是
A.任何案件事实的调查,首先应当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责任。 |
B.“网民调查团”永远难以接触到案件的核心信息。 |
C.“网民调查团”参与案件调查的前提是合乎宪政制度。 |
D.一切绕开制度的做法都会对法治带来损伤。 |
为什么说“躲猫猫”事件是一次典型的公权力信任危机?
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应对类似“躲猫猫”事件引发的公权力信任危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什么?最近,欧洲空间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无人太空舱所获得的航天实验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这种小虫子能在太空的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生存10天之久!
2007年9月,一批水熊虫搭载欧洲空间局发射的“光子一M3”无人飞船进入太空,接受严峻的生存考验。“光子一M3”飞船在距离地球表面258千米的高空绕地球运行,其主要任务是搭载一些生物进行太空实验。科学家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种来测定在太空严苛环境下的生物反应。
科学家认为,如果要选择地球动物到太空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类动物当是首选。科学家选择了两种水熊虫——大黄水熊虫和小斑水熊虫——进入太空舱,接受为期10天的暴露在辐射、真空和低温下的考验。结果,虽然所有的大黄水熊虫和大部分小斑水熊虫未能经受住考验,“献身”茫茫太空之中,但仍然有10%的小斑水熊虫存活了下来,尽管它们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动。
其实,对于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来说,太空的真空和低温也许算不了什么,它们真正受不了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地表的1000倍!
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晒伤和皮肤癌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大黄水熊虫死亡。在完全开放的太空,紫外线还可以轻易地破坏生物体的染色体,导致生物不育。让科学家喜出望外的是,小斑水熊虫在结束太空之旅后仍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产下了一些水熊虫宝宝。这也让他们困惑不解:小斑水熊虫为何在受到太空强烈辐射之后仍然可以生儿育女?
由于缺乏实验数据,科学家不知道在此次太空之旅中,太阳辐射对小斑水熊虫的伤害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修复这些伤害的。他们猜测,同某些耐辐射的细菌一样,水熊虫也拥有其独特的细胞修复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或者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
如果有一天科学家能够揭示水熊虫抗辐射之谜,那么抗辐射的药物和技术装备将会有大的发展,人类有望告别皮肤癌和辐射不育症的困扰,并能有效抵御在太空旅行中的辐射骚扰。
水熊虫为什么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生存?有科学家认为这与它们的身体可自动进行脱水有很大的关系。科学家发现,水熊虫在自行脱水后,身体体积可比正常情况下缩小一半,同时,它的腿也会收缩,从而进入一种静止的蛰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水熊虫可撑过各种极端条件。
来自“光子一M3”飞船的研究成果还为那些支持外星生命的科学家提供了新的证据——水熊虫的坚强经历表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外星球也可能有生命存在。
下列关于“水熊虫”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
A.在太空的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少数小斑水熊虫竟然能生存10天之久。 |
B.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其死亡。 |
C.小斑水熊虫拥有独特的细胞修复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或者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 |
D.小斑水熊虫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生存,这可能与它们的身体可自动进行脱水有很大的关系。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科学家们利用航天实验数据对此进行了证实。 |
B.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要选择地球动物到太空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类动物一定是唯一选择。 |
C.紫外线是一种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人们被晒伤或患皮肤癌就是由紫外线造成的。 |
D.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并不怕太空的真空和低温,它们最怕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超强的紫外线辐射。 |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小斑水熊虫,这是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的,现在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
B.因为紫外线可以轻易地破坏生物体的染色体,导致生物不育,因此孕妇最好呆在室内,不要轻易在阳光下活动。 |
C.将身体体积尽可能缩小,甚至停止一切生物活动,进入蛰伏状态,这是某些动物熬过极端条件的方法。 |
D.水熊虫的坚强经历表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外星球也有生命存在,甚至有外星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甫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1987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87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节选自2010年7月26日《文汇报》)
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
C.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
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
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
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
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
B.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
D.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