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材料概括分析题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
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
江南文化的诗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说“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
根据全文,概括江南文化有哪些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汉学主义:中国知识生产中的认识论意识形态
汉学主义作为一个知识体系,产生于13世纪以来西方建立全球系统——全球化的企图。汉学主义首先是一套集各种观点、概念、理论、方法和范式于一体的隐性体系,它由西方构建并运用在西方与中国的接触时处理一切有关中国的事务和阐释纷繁复杂的中国文明,是超越汉学和中西研究领域的一种国际现象。汉学主义还可以被理解成对西方视角的回应、反应,或是接受、采纳和内化,以及对由西方产生的关于中国知识的消化吸收。汉学主义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构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认识论的意识形态,它主导着现代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由此产生了一套研究中国和其他非西方文化的特定模式。因此,汉学主义大致也可以适用于西方对其他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知识生产过程。
在知识层面,汉学主义旨在将中国及其文明纳入他们已有的人文知识系统和普遍历史的系统之中。在西方对中国和中国文明产生的误解和错误描述的学术研究及公众认识中,只有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信息错误,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西方生产中国知识过程中的认识论问题。
汉学主义另一层面的特征是对中国和中国文明的理想化和神秘化。其渊源可追溯到马可•波罗时代,以及一些基督教传教士和思想家。到了现代,将中国理想化的倾向从未完全消失。在颂扬中国文明的学者中,罗素具有代表性。由于对西方文明和对“一战”的灾难性后果感到失望和震惊,罗素向东方寻找人类的未来之路。他将中国和西方生活态度上的差异简化到“中国人追求享受生活,西方人追求统治自然和同胞的权力”。这种二元对立将中国和西方的复杂性作了过度简化。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汉学主义是建立在主要包括西方霸权主义、普世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识论的殖民化和逆向族群中心主义等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作为认识论,汉学主义是看待中国和世界的总体方式,是由西方学者和非西方世界在认识中国时所持有的一系列观点、信仰、态度和价值的总和,因此,汉学主义应该在概念上定位为“认识论的意识形态”。
汉学主义并不只是仅仅关于中国知识生产的思想范畴,甚至呈现出一种内在化、由自我施加的认识论的殖民化。因此,走出汉学主义,对其逻辑和原理的把握是超越它的第一步,但是它的最终消失有赖于建立一个真正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种族和族群为中心的框架,该框架应建立在对人类共同的人性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一旦从汉学主义中解脱出来,研究中国的学术将以西方理论作为参考框架来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状况,这就必然会出现真正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产生对中国不带偏见的知识,而对中国传统和文化有真正了解、欣赏和尊重,由此促进与中国的和平与和谐,进而推动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请简要概括文章第一段的论述思路。(6分)
汉学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的意识形态”,存在着哪些不足?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请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说说走出汉学主义将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王国维写了一篇专论艺术形式美的美学论文,题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这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关于艺术形式美的专论,值得我们重视。王国维在这篇论文中,系统地考察了古雅(艺术形式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以下一些论点:
一、艺术的意象(壮美或优美)必须通过艺术的形式美(古雅)才能表现出来。用王国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优美及宏壮必与古雅合,然后得显其固有之价值。”“吾人之所以感如此之美且壮者,实以表出之之雅故,即以其美之第一形式更以雅之第二形式表出之故也。”
二、艺术的雅与俗的区分,就在于艺术形式美的不同。换句话说,同一内容,同一意象,由于艺术形式美的不同,因而就有雅与俗的不同。王国维说:“即同一形式也,其表之也各不同。同一曲也,而奏之者各异;同一雕刻绘画也,而真本与摹本大殊。诗歌亦然。‘夜阑更炳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诗)之于‘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词),‘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之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修《蝶恋花》词),其第一形式同,而前者温厚后者刻露者,其第二形式异也。一切艺术无不皆然,于是有所谓雅俗之区别起。”
三、但是艺术形式美不应该突出自己。王国维说:“优美及宏壮之原质愈显,则古雅之原质愈蔽。”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论断。意思是说,艺术形式美的使命在于整个艺术形象的完美,因此只有通过否定自己,才能实现自己。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形式美的一个传统的思想。这个传统思想反映了艺术形式美的一条规律,当艺术的感性形式诸因素把艺术内容恰当地、充分地、完善地表现出来,从而使欣赏者为整个艺术形象的美所吸引,而不再去注意形式美本身时,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形式美。在这里,艺术形式美只有否定自己,才能实现自己,否定得愈彻底,实现得也就愈充分。这是王国维关于艺术形式美的理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四、艺术形式美有自己独立的价值。王国维认为艺术形式美(古雅)可以离开艺术意象(壮美或优美)而有独立的价值。这是不错的。但艺术形式美的这种独立价值终究是相对的,因为艺术形式美终究不能完全脱离艺术内容和艺术意象。王国维没能指出这一点,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缺陷。王国维对于艺术形式美具有独立价值的论证,也有很多不妥当的地方。例如,自然中不美的东西,到了艺术中,可以产生“不可言之趣味”,王国维认为这种趣味都来自艺术形式美,这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趣味主要还是来自艺术的意象,而不是来自艺术形式美。这一点,并不因为艺术家描写的对象是自然中不美的东西就有所改变。
王国维对艺术形式美的考察,是相当系统的,比历史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探讨都要深入得多。其中显然有康德美学的影响,但他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见解,对后人进一步研究艺术形式美很有启发。
(选自叶朗《美学史大纲》,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艺术形式美的一项是( )
A.王国维认为,“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它们的艺术形式美不同,故而前者雅而后者俗。 |
B.王国维认为,“优美及宏壮必与古雅合,然后得显其固有之价值”。这是因为,艺术的意象必须通过艺术的形式美才能表现出来。 |
C.王国维认为,“一切艺术无不皆然,于是有所谓雅俗之区别起”,即:一切艺术都是因为形式美不同,所以才有了雅和俗的区别。 |
D.所谓真正的艺术形式美,即:艺术内容通过感性形式诸因素恰当地、充分地、完善地表现出来,由此而使得欣赏者不再去注意形式美本身,而是完全沉浸于整个艺术形象的美之中。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艺术形式美只有通过否定自己,才能实现自己,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形式美的一个传统思想。 |
B.艺术的意象必须通过艺术的形式美才能表现出来,但艺术形式美可以离开艺术意象而有独立的价值。 |
C.王国维关于艺术形式美的理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认为“优美及宏壮之原质愈显,则古雅之原质愈蔽”。 |
D.自然中不美的东西,到了艺术中,可以产生“不可言之趣味”,这种趣味主要来自艺术的意象,而非艺术形式美。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形象地说明了王国维“优美及宏壮之原质愈显,则古雅之原质愈蔽”的论断,即:艺术形式美的目的在于整个艺术形象的完美,为此它只有否定自己才能实现自己。 |
B.中国古代著名文论家王弼认为,“意”(主旨)要靠“象”(艺术形象)来显现,“象”要靠“言”(语言文字)来说明。但是,“言”和“象”本身不是目的。“言”只是为了说明“象”,“象”只是为了显现“意”。因此,为了得到“象”,就必须否定“言”;为了得到“意”,就必须否定“象”。这与王国维的论断是一致的。 |
C.中国古代著名文论家叶燮在论水的波澜之美时说,只有当水的“质”空虚明净,微风鼓动,生出的波澜才是美观的,如果换成一条臭水沟,遇风而动,虽然也会出现波澜,但是只能扬起恶味,哪里有什么美呢?这说明艺术形式美不能完全脱离艺术内容和艺术意象。 |
D.杜甫的《登岳阳楼》前四句写登楼所见,拉开了浩大无边的景观,风格昂厉;后四句突音转调换,格调幽咽,怆然含悲。前后大开大合,有一种顿挫回环之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这主要是由它的艺术形式美所致。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
《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仅2012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预计到2020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04年触顶,自2007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然才用。2001—2009年间,美国18—34岁年龄段年收入7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使用增长了100%。当然,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在英国,六分之一的零售是在网上进行,美国也达到了二十分之一。有研究表明,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年轻人越来越把汽车当成日常工具,而不是什么“美国梦”的象征,不是非追不可的时髦。
另一个潮流,则是城市化。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中刚富起来的中高产阶层是汽车的主要消费者。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最依赖汽车,城市则更靠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据估计,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77%上升到2050年的86%。这意味着,将把接近10%的发达国家人口从对汽车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1世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20世纪不同。汽车在20世纪的城市化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战后的美国,其城市的发展围绕着汽车来演绎,城市化变成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市区空洞化,成为贫困、高犯罪率和破败的学区,形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为汽车服务的高速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的骨干,使白领阶层得以在郊区的“睡城”和都市的办公室之间每日远距离通勤,最终导致公路不堪重负,严重拥堵。这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面临这些挑战,欧洲城市首先开始了去汽车化的进程。哥本哈根等城市,大力扩张自行车道,强化公交体系,同时减少停车位,增加停车费。伦敦等城市以不同的形式征收拥堵费。美国也在讨论类似的计划。这次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清晰地显示了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
有观察家指出,有钱人开始返回城市。他们对开车感到厌烦,希望在工作地点附近居住。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关于“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发达国家,汽车消费是最大开支之一,但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可能下降。 |
B.开车的老年人的人数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却并不是老年人。 |
C.在发达国家,最依赖汽车的是农村,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正在增加,将会让发达国家的人口越来越从对汽车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
D.公共交通的发达和网络的流行使得新一代只是在较少的时间里才偶尔用一用汽车。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汽车曾经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这在美国体现得尤其典型。 |
B.现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主体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这两种国家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刚好出现相反的趋势。 |
C.自由、财富、美国梦,这些意义曾经集中体现在对汽车的痴迷上,而对于现在的美国年轻人来说,汽车已经越来越只是日常工具。 |
D.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全世界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发达国家,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使得公路严重拥堵,反而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
B.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会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房价上涨,这就可能会把穷人从城市里挤走,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会成为可能了。 |
C.强化城市公交体系,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种种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去汽车化的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
D.21世纪,汽车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扮演核心的角色,有钱人正在开始返回城市,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就是很好的证明。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只恐双溪舴艋舟
——关于当代油画卡通倾向的思考
剑武
近30年来,当代油画从人性化、家居化、卡通化……一路走来,可谓奇光异彩,可就是在这表面的五光十色里,既让人看到了历史性的进步,也看到了从一种雷同走到一种新的雷同,从一种偏执走到一种新的偏执,从一种无精打采走到一种新的无精打采。
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曾经选择了苏俄写实画派,弃除了其它风格流派,并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红光亮一统天下的极端境地,为此,我们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从思想、学术、艺术诸方面做了许多年反反复复的清算、整理,以期拨乱反正,包括以激越方式进行的“八五新潮”等,从而使我们的造型艺术家在几无羁绊的状态下从事艺术创作,在几无要求的状态下创造个人风格,如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得到了爆发,艺术家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艺术天地因此而千姿百态,但是,由此走来,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有深刻的人文思想,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自觉的反省能力,也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强有力的自我调整与自我改造能力,因此,我们又有了许多的不如人意。
我们从红光亮的炫目眩晕中走出来,有了振聋发聩的伤痕艺术,有了洞幽烛微的反思历史的艺术,有了深入骨髓的探索人性的艺术,有了以小见大的展示市井的艺术,有了粗犷沉重的展示下层人生活的艺术,但是,任一艺术探索的成就确定以后,便在“可以得奖”、“卖钱多”等非艺术旗帜的引导下,出现一阵非理性的自我重复与他人模仿,高昂的艺术激情不日即被让人哭笑不得的仿制兑换成了平淡如水,兑换成了俗不可耐……且有人美其名曰:风格。眼前,在年轻艺术家中大量出现的油画卡通化正在沦入这一怪圈,而让人担忧。
这些198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学子是在卡通逐步盛行的年代长大的,卡通是他们的人文环境特征,因此,在他们进入自我主张从事艺术创作时,自然而然地便借用了卡通手段,本是无可厚非。关键是,他们在以卡通作为新媒介手段、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后,多数人停止了脚步,停留在语言本身。他们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如何将眼前的一切转化为卡通形象上,而把眼前的一切所包含的社会生活动向、缘由等人文意味抽象了、淡化了、埋没了、忽略了,甚至排斥了。他们身处的一个伟大时代,在他们的作品里只剩下一堆平面化的玩偶。崇高被消解、深刻被填平的同时,艺术所应当具备的人文精神也被消解了填平了。同时,生活圈子狭小、视野平低的不足也影响着他们的自我突破。这些问题应当得到年轻朋友们重视。
从年轻人的创作里可以看到年轻人的问题,也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问题,也可以看到整个艺术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领导部门、管理机构、群众团体、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在组织艺术创作、主办艺术展览、开展艺术教育、设立科研选题的时候,有没有在口号下确定实施方案,有没有在方案下确定任务,有没有在任务里确定人选,有没有在人选里考虑年龄梯次,有没有在日常工作中安排新老交替、文脉传承这个千秋伟业。如果我们不把年轻学子的学习、体验、创作——再学习、再体验、再创作考虑到我们的工作中、安排在我们的活动中、体现在我们的成就里,我们组织的创作不就是为名人设局吗?我们主办的展览不就是为同门办事吗?我们开展的艺术教育不总是戛然而止吗?我们从事的科研不就成了一些人的所谓观点的同义反复吗?
不管我们多么有能耐,不管艺术界人士多么长寿,未来都属于年轻人,因此,我们应当提供条件、提出要求,让年轻的艺术学子打开窗户、敞开心扉,融入并深入社会生活,认识并表现伟大时代,否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选自《人民日报》)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油画的发展经历了从人性化到家居化再到卡通化的发展历程。 |
B.我们的油画曾经选择了苏俄写实画派,弃除了其它风格流派,完全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 |
C.在文革结束后,我国油画领域开始由红光亮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变为千姿百态的艺术天地。 |
D.在新的时代,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自查自纠能力。 |
下列对当代油画出现卡通化倾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今的艺术学子多数出生在卡通逐步盛行的1980年前后,卡通是他们的人文环境特征,所以他们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必然就会借用卡通手段。 |
B.多数艺术学子将如何把眼前的一切转化为卡通形象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忽视甚至排斥了客观世界所包含的社会生活动向、缘由等人文意味。 |
C.这些艺术学子在以卡通作为新媒介手段、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后,多数人停止了脚步,而生活圈子小、视野不开阔又影响他们自我突破。 |
D.我们的领导部门、管理机构、群众团体、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对年轻学子“学习、体验、创作——再学习、再体验、再创作”没有足够重视。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既让人看到了历史性的进步,也让人看到了雷同、偏执、无精打采等许多无奈。 |
B.作者批判了在“可以得奖”“卖钱多”等非艺术旗帜引导下,出现的非理性的自我重复与模仿他人的创作。 |
C.作者认为,透过年轻人创作中的问题,可以看到年轻人自身的问题,还有社会的问题、整个艺术的问题。 |
D.文章末尾引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者愁的是当代油画领域中的卡通化趋势得不到遏制。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宗白华
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三代钟鼎和玉器都联系于礼教,而它的图案画发展为具有教育及道德意义的汉代壁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也还是属于这范畴。第二是唐宋以来笃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获得了世界地位。然而正因为这自然主义支配了宋代艺坛,遂使人们忘怀了那第三个方向,即从六朝到晚唐宋初的丰富的宗教艺术。这七八百年的佛教艺术创造了空前绝后的佛教雕像。云冈、龙门、天龙山的石窟,尤以近年来才被人注意的四川大足造像和甘肃麦积山造像。中国竟有这样伟大的雕塑艺术,其数量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造诣之深,都足以和希腊雕塑艺术争辉千古!而这艺术却被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所视而不见。
这个灿烂的佛教艺术,在中原本土,因历代战乱,及佛教之衰退而被摧毁消灭。富丽的壁画及其崇高的境界真是如幻梦如泡影,从衰退萎弱的民族心灵里消逝了。支持画家艺境的是残山剩水、孤花片叶,虽具有清超之美而乏磅礴的雄图。天佑中国!在西陲敦煌洞窟里,竟替我们保留了那千年艺术的灿烂遗影,那些美丽绝伦的人物雕像。我们的艺术史可以重新写了!我们如梦初觉,发现先民的伟力、热力、想象力。
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敦煌壁画中的极其生动而具有神魔性的动物画。我们从一些奇禽异兽的泼辣的表现里透进了世界生命的原始境界,意味幽深而沉厚。而现代西洋新派画家厌倦了自然表面的刻画,企求自由天真原始的心灵去把握自然生命的核心层。德国画家马尔克震惊世俗的《蓝马》,可以同这里的马精神相通。而这里《释尊本生故事图录》,尤以“游观农务”一幅简直是近代画家盎利卢骚的特异的孩稚心灵的画境。几幅力士像和北魏乐伎像的构图及用笔,使我们联想到法国野兽派洛奥的拙厚的线条及中古教堂玻璃窗上哥提式的画像。而马蒂思这些人的线纹也可以在此找到他们的伟大先驱。不过这里的一切是出自古人的原始感觉和内心的迸发,浑朴而天真。而西洋派画家是在追寻着失去的天国,是有意识的回到原始的意味。
敦煌艺术在中国整个艺术史上的特点与价值,是在它的对象以人物为中心,在这方面与希腊相似。但希腊的人体的境界和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分别。希腊的人像是着重在“体”,一个由皮肤轮廓所包的体积。所以表现得静穆稳重。而敦煌的人像,全是在飞腾的舞姿中;像的着重点不在体积而在那克服了地心吸引力的飞动旋律。所以身体上的主要衣饰不是贴体的衫褐,而是飘荡飞举的带纹。佛背的火焰似的圆光,足下的波浪似的莲座,联合着这许多带纹组成的一幅广大的繁富的旋律,象征着宇宙的节奏,以包容这躯体的节奏于其中。这是敦煌人像所启示给我们的中西人物画的主要区别。只有英国的画家勃莱克的《神曲》的插图中的人物,也同样表现这上下飞腾的旋律境界。近代雕刻家罗丹也摆脱了希腊古典意境,将人体雕像谱入于光的明暗闪烁的节奏中,而敦煌人像却熔化在线纹的旋律里。敦煌的艺境是音乐意味的,全以音乐舞蹈为基本情调,《西方净土变》的天空中还飞跃着各式乐器呢。
(节选自《美学散步》)
下面所列各项中,属于礼教、伦理道德方向的绘画艺术的两项是( )
A.汉代壁画 | B.三代钟鼎和玉器 |
C.四川大足造像和甘肃麦积山造像 | D.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
E.甘肃的敦煌壁画
下列石窟雕像中,最能代表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的一项是( )
A.云冈、龙门、天龙山的石窟雕像 | B.西陲敦煌洞窟的人物雕像 |
C.四川大足造像和甘肃麦积山造像 | D.从六朝到晚唐宋初的丰富的佛教雕像 |
根据第三段文意,简略谈谈敦煌壁画中的动物画所体现出的艺术风格。
请你概括一下,以人物为中心的敦煌艺术的高妙之处在哪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什么唐宋八大家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呢?这就必然要谈到他们对古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了。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散文同诗歌一样,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先秦时代的史书,本身就是生动的历史散文;而诸子百家的著作,其中不少篇章堪称优秀的论说文。到了汉代,政论和史论成为散文中的热门体裁,贾谊、晁错等人在这方面贡献良多。而司马迁《史记》中的史传,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人物传记的创作传统,构建出了最出色的传记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代替散文,逐渐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对偶的工切、用典的巧妙,在艺术形式上堪称精美,也涌现出不少佳作,但一些作家过分追求辞藻的富丽,使骈文日益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出于对文风浮靡绮丽的反感,从唐代前期开始,陈子昂、萧颖士等一批有识之士相继起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明显成效。“安史之乱”后,与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相伴随,韩愈和柳宗元顺应时代要求,倡导了文学领域的革新,也就是著名的中唐古文运动。他们主张用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取代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由于这种文体时代较古,就被称为“古文”。韩、柳不仅提出一系列鲜明的古文创作主张,更以其为数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古文作品享誉士林。在他们周围,团结了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等一批古文作家。但是古文兴盛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韩、柳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只知尽力模仿韩愈奇崛的文风,而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到了晚唐,骈文复炽,古文运动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
中唐古文运动的历史任务,到了北宋欧阳修出现方才得以完成。宋代以降,朝廷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为古文的重新繁荣提供了契机。宋初即出现了柳开、王禹偁等提倡古文的作家,但当时流行于文坛的,是雕章琢句的“西昆体”时文。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这种文风,可矫枉过正,使文坛兴起了一种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欧阳修扭转了古文创作中的这种不良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欧阳修明智地抛弃了韩文“怪怪奇奇”的一面,继承了其平易的风格。在不断提高古文写作技巧的同时,他还尽力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他发现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古文创作人才,并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由于后继有人,宋代便没有出现唐代那样骈文复炽的情况。在欧阳修的后辈里,苏轼是最杰出的一位。他早年的应试文章已让人刮目相看,后期历经磨难,更是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文佳作,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四人,成就虽不及苏轼,但同样曾受过欧阳修的帮助,是北宋古文创作的中坚力量。正因为欧阳修等人实际上完成了中唐那一场古文运动没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欧阳修所领导的古文运动被有的学者称为“新古文运动”。
由此可见,唐宋八大家是中唐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核心人物,而从散文史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本身就具有连续性,因此将唐宋八大家视为一个整体,应该说是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的,故而得到公众认可。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同中国古代诗歌一样,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史漫长,从先秦、两汉,至唐宋经历两次古文运动后,达到高峰。 |
B.作为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唐宋八大家对扭转不良文风、健康发展“古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
C.从散文史角度看,中唐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具有连续性,唐宋八大家是其领导者和核心人物,可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
D.尽管韩愈、柳宗元在中唐倡导了古文运动,但真正完成了古文运动任务的却是北宋欧阳修、苏轼等人。 |
下列对“古文运动”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唐古文运动伴随着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而兴起,它反对形式主义严重、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 |
B.所谓“古文”,是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因其时代较古被称为“古文” |
C.北宋古文运动中,欧阳修扭转了“太学体”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不良创作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
D.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唯一领袖,欧阳修发现并培养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人才,完成了古文运动的任务 。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的史书和诸子著作、两汉的政论史论、司马迁的《史记》、魏晋南北朝的骈文,这些著作中均有不少佳作。 |
B.由于韩愈、柳宗元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导致第一次古文运动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
C.宋代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柳开、王禹偁等提倡的“西昆体”时文,但因矫枉过正,反而使文坛兴起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 |
D.欧阳修继承了韩愈文章平易的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古文写作技巧;同时,他还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陈敬刚
一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是该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是指该国在传统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积淀的全部法律的成果的总称。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传统社会法律设施为主的器物层面的法律文化,以古代法律规范、法律技术为主的制度层面的法律文化以及以传统法律思想、法律观念为主的心理或意识层面的法律文化。其中,心理或意识层面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传统社会业已形成并在后世得以传承延续有关法和法律现象的群体性认知、评价、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深刻反映出该民族国家传统法律的内在精神及独特的价值观念。
在法制现代化理论中,根据法治生成的基础与来源的不同,世界各国的现代法治可以被归为两类:“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在“内生型”法治国家中,其现代法治系由本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自然孕育、演化而来,两者之间的继承、传续关系十分明显,在基本精神与价值观念上相互契合、几无差异。相反,在“外生型”的法治国家,由于其现代法治的生成并非社会内部自然演进的结果,而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借鉴移植、消化吸收他国法律制度才得以确立的,因此,作为一种外来的制度文化,其现代法治与本国固有的传统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两种异质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张力将直接影响其法治建设的发展进程,甚至构成其法制现代化事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作为一个“外生型”法治国家,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这两种异质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
我国近现代法制起步于清末修律,主要方式是通过移植他国“先进”的制度文化来改造、重塑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以适应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外交往的实际需要,即所谓“折中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沈家本语)。尽管如此,应当看到,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华法系的解体,本土生成的传统法律文化虽然在制度层面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中所包含的法观念、法意识作为某种“活”的法律文化积淀仍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民族每一个成员的法律思维与行为选择。我国现代法治在规范社会生活、构建法律秩序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传统的阻力,难以从“纸面上”落实到社会成员的“行动中”,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理性反思百余年来法制现代化进程在目标、路径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有效对接。
(节选自陈敬刚《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下列关于“传统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法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统社会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和积淀的全部法律的成果的总称。 |
B.传统法律文化包括以传统社会法律设施为主的器物层面、古代法律规范法律技术为主的制度层面、传统法律思想法律观念为主的心理或意识层面的法律文化。 |
C.传统法律文化深刻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法律的内在精神及独特的价值观念,将直接影响其法治建设发展进程,是其法制现代化的关键。 |
D.传统法律文化在制度层面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传统社会形成并在后世得以传承延续有关法和法律现象的群体性认知、评价、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法制现代化理论中,根据法治生成的基础与来源的不同,可以把世界各国的现代法治归纳为“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两类。 |
B.“内生型”法治国家,现代法治由本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自然演化而来,与本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承传关系明显,几乎没有差异。 |
C.“外生型”的法治国家,现代法治的生成不仅是社会内部自然演进的结果,而且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借鉴他国法律制度才得以确立的。 |
D.从清末修律开始我国即走上了一个“外生型”法治国家之路,以期通过移植他国“先进”制度文化,改造和重塑中国现行法律体系。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生型”法治国家,由于现代法治的生成是社会内部自然演进的结果,所以在基本精神与价值观念上和传统法律文化能够相互契合。 |
B.“外生型”法治国家,现代法治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借鉴移植、消化吸收他国法律制度确立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与张力。 |
C.传统法律文化虽然在制度层面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中所包含的法观念、法意识影响着现代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思维与行为选择。 |
D.由于我国现代法治在规范社会生活、构建法律秩序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传统的阻力,我们必须继续借鉴西方的“先进”的制度文化。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钱氏《家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展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在每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往往也被说成是本族的祖先。用祖先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产生认同。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从家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具体现实,另一个宏观抽象,二者其实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也就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上的“浅出”。
现实中,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统一。而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内心深处有着浓厚的家庭情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深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可谓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有时候就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尽管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正因为家风是让每个人从小就不断触及的,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家风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分崩离析,家风的传承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不仅传统大家族逐渐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也对家庭道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将家风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需要我们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一个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与安定。
无论现实多么复杂多变,人们的价值观如何变化,一个个家庭的家风的存在,仿佛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屹立不动。它们从历史中成长起来,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我们继承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最终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
下列关于“家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社会的家风是家族成员共识性的道德观念,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开,不外乎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
B.受中国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代代传承,已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血脉。 |
C.在社会教育不发达的传统中国,家风是人们所受的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是每个家庭成员受教育的起点,人的成长往往离不开它。 |
D.在家族成员受家族的约束层面,家风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划着每位家族成员的言行,承担着对本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 |
下列对“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成员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从中受到家风无形力量的影响,这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性。 |
B.要想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我们既要继承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又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 |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家风是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一宏观一微观,两者互为补充,各有侧重。 |
D.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载体,它使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具体鲜活;通过这个载体,核心价值观更易实现“深入浅出”。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风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对个体的教育是持久而全方位的;离 开了家风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法践行。
B.要让家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大作用,将它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就需要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
C.有的大家族,把和自己姓氏相同但并无直系血缘关系的杰出历史人物说成是自己家族的祖先,是为了提高本家族的社会地位,赢得社会的认同。
D随着传统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日趋严重,家庭道德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家风的传承难以为继。
现代文阅读。
①自我同一性客观上是自我人格的统合性和一贯性,主观上主要是个体形成有关自我的一致形象,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空中以同一实体存在及自身内在的相对不变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意识体验。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②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网络的虚拟空间给个体释放自我、建立同一性提供了机会。在真实世界的传统情境中,人们进出于各种角色并十分清楚自己角色的转换;但在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平行地同时扮演不同角色,拥有平行而共存的自我及生活。这种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孩子可以强化和建立比实际生活中更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他们能积极发展信心和知识,以便为更好的现实做准备。
③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毕竟存在差异。“在网络世界里,严格地说,发生相互作用的不是人,而是存在的数码,由此出发,人们可以在网络虚拟的经验空间里轻而易举地构建自己的新的身份”,这使现实生活中人的身份在网络世界变得复杂起来,人的身份具有了虚拟性、多样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角色或身份,这些角色不仅与现实角色不一致,而且角色之间可能也是互相冲突的,这就比较容易造成自我角色的混乱,而且由于部分青少年对自己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观念和行为实行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交替出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缺乏相应的完整性、和谐性,这些都影响建立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
④克罗特冯特非常强调“对选择的探索和承诺”在自我同一性形成中的作用,认为这两个过程是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的核心。“对选择的探索和承诺”受两大因素影响,一为环境因素(社会、家庭、学校),另一个为个体特征因素(人格特点),而且环境与个体内部特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德育通过一种环境影响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由于自我同一性实质上是自我与客我,理想我与现实我,过去我、现在我与将来我,自我与环境的统一,在网络时代,还体现为虚拟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德育在引导青少年顺利建立自我同一性时,应把着力点放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看待自我与社会关系、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关系、正确认识各种虚实角色及增强其角色调适能力上。德育还应该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通过心理咨询、群体活动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接纳自我,看到自我发展的现实空间。此外,德育还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意识的培养,帮助青少年自主有序地选择实现自我认同的正确途径,使网络的认同感培育作用能够发挥其最佳效果。
⑤总之,在网络日益成为人的“第二生活空间”的趋势下,德育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就具有了合理性。而青少年网络生活中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则使德育对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关照又具有了紧迫性。德育引导时,首先要依据青少年网络生活的状况,明确其触角应触及的范围和领域,确定相应的教育引导内容,要结合网络和青少年自身特点,探索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还要积极寻求社会与家庭的支持,注意教育资源的协调性,建构起立体化的教育框架。
(选自曹清燕、任晓蛟《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德育关切》)
下列关于“自我同一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条件看,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决定了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而在网络世界里,数码的存在往往对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构成困扰。 |
B.从主观角度看,自我同一性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空中均以同一实体存在及自身内在的相对不变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意识体验。 |
C.从发生原理看,自我同一性在当今生活中很难建立,原因是人在网络与现实的交替中会呈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不够完整和谐。 |
D.从引导机制看,自我同一性包括虚拟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德育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各种虚实角色,并增强他们的角色调适能力。 |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阐释自我同一性,接着引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
B.②段分析网络对建立自我同一性的积极意义,③段通过比较网络与现实的不同,阐释了网络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负面影响。 |
C.④段引用克罗特冯特的理论作为分论点,强调网络时代的德育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看待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
D.⑤段先指出德育要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然后概述如何进行德育引导,确定引导内容,探索引导方法,建构立体教育框架。 |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虚拟空间可以让孩子强化和建立比现实生活中更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因此孩子上网就能积极发展信心和知识,会为更好的现实做准备。 |
B.青少年自我角色混乱,是因为他们可以在网络空间里轻而易举地构建自己新的角色或身份,而这些角色或身份之间可能也是互相冲突的。 |
C.当前,关注青少年的“第二生活空间”很必要,也有紧迫性,德育在对青少年的网络生活进行引导时,还要积极寻求社会与家庭的支持。 |
D.从帮助青少年顺利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角度来看,德育引导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意识的培养,教育他们尽量远离网络虚拟的复杂空间。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新华社16日播发《“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莫言热”对于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对此,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的回答比较消极。
的确,如果只是顺其自然,目前正在兴头上的诸种“莫言热”都会过去: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于平淡;文化消费市场甚至资本市场不久就会另寻新的炒作题材,不会只在莫言一棵树上吊死;媒体也不会永远在山东高密莫言老家发掘“秘闻”。莫言前去领诺贝尔文学奖是在12月份,等这个新的题材过后,“莫言热”可能就会过去。
阅读对个人而言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然而,笔者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全民体育运动,还是讲求公共卫生、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国民道德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文明有序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推动全民阅读,也是如此。当下,应当抓住多年少有的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不管是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上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在美国、法国甚至在台湾地区,国民所读图书主要来自方便亲切的社区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而且读完之后随手可在他处归还。做好此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财力、务实细心、长期坚持。
要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离不开众多推动阅读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对于读书活动的支持。以对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他在获得诺奖之前已在日本相当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读书会竟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公众,这些草根组织不断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使相关阅读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内容。日前,莫言家乡政府放言准备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我们的建议是,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对于个人来说,阅读其实很简单。只要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那久违的人文作品,生活将会变得更充实,人生将会更有意义。
“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说,这可能比较费力而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下列有关“‘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莫言热”能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的问题,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持消极态度。 |
B.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仅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
C.阅读犹如全民体育运动,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 |
D.“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能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是一个机遇,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 |
B.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要想让阅读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是其重要的途径。 |
C.政府的支持和众多民间组织是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的最根本因素。 |
D.将“莫言热”作为一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之中,虽然比较费力且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
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于平淡,所以作者作者认为“莫言热”是一种“阅读危机”。 |
B.阅读既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所以作者希望将针对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 |
C.作者认为,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
D.作者认为与其在莫言家乡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面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 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2014年01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
B.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
C.“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
D.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
B.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
C.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
D.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
B.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
C.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
论述文阅读(共3题,9分)
要让孩子“浪费时间”
周国平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
怎样的环境算最好?生长是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可称之为内在的自由,最好的环境就是为之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等,另一个是时间自由。这里单说后一方面。
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这句话简直是谬论。但卢梭自有他的道理,他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惟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作业,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上帝对亚当说:“你是用尘土造的,你还要归于尘土。”在乡村,那刚来自土地的生命仍能贴近土地,从土地汲取营养。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环境。农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它有许多同伴,它与树、草、野兔、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它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相比之下,城里孩子的生命就十分孤单,远离了土地和土地上丰富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断了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城里孩子是没有童年的。
今天的孩子已经越来越没有童年。到各地走走,你会发现到处都在兴建雷同的城镇,千篇一律的商厦和水泥马路取代了祖先们修筑的土墙与小街,田野和村庄正在迅速消失。孩子们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成长,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因而也很难在他们身上唤起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了。有一位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下列关于“教育”的相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教育就是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属于内在的自由。 |
B.作为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好的环境。 |
C.希腊人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而是要浪费时间。 |
D.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即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 |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我们今天听来,卢梭的这句话简直是谬论,是因为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惟恐孩子虚度光阴,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 |
B.卢梭认为满足天性的性质的要求可以不算做虚度。 |
C.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有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的丰富的乡村度过。 |
D.如今到处都在兴建雷同的城镇,千篇一律的商厦和水泥马路取代了祖先们修筑的土墙与小街,田野和村庄正在迅速消失,这导致了孩子们的童年缺失。 |
根据原文内容,推断“换给孩子真正的教育和童年”的措施,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环境,要让孩子回归自然,亲近自然。 |
B.教育机构和教育者要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满足他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
C.做家长和老师的要适度放手,减少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的错误。 |
D.知道孩子们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就要带他们及时赶回家去,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古代的神话
刘大杰
上古的神话传说,都是当时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在有文字以前,已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它们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和愿望。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凭空的创造,是建构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现实基础上的。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里,如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女娲氏的造人、补天等等,说明了每一个神的存在都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要求联系在一起。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在初民的社会里,才能上升到神的世界中去。那样的神,实际是劳动英雄的典范化,是广大人民愿望的最高表现。再如《山海经》中所记述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故事,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勇敢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那种征服自然的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费尔巴哈说:“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其他如自然现象的神——太阳神、风神、雨神等,同样是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神是来自人民的,是人民的集体创作,在那些神话里面必然会表现人民勇敢的性格、超群的智慧、丰富的想象,以及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现实生活和对于幸福自由的渴望,所以神话是富有人民性的。同时,神话也可以体现出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神话是文学的渊源,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它有很高的价值。研究神话,我们可以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也可以看出上古历史的影子;同时,神话故事对于后代文学、美术的创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神话资料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此外,在《穆天子传》《国语》《左传》和诸子诸书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片段。这些故事出现的时代都很晚,其中的故事经过后人的口传和书写,不可能全是古代神话的原始形态,但在许多美丽的故事中,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古代神话的影子。
《山海经》所记的神灵,有四百五十几个。这些神形状奇怪:有的是龙身鸟首,有的是马身人面,有的是人面蛇身,有的是三头六臂。他们出现时,有的是红光满面,有的是狂风暴雨。在《山海经》里,有三首国、三身国、一臂国、无肠国、大人国、小人国等记载。这一部书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如《九歌》《离骚》《天问》诸篇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淮南子》虽说时代稍晚,但其中神话材料也很多,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很重要的参考书。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最富有文学意味而又具体地反映上古人民的生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是那些英雄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都是非常精彩动人的。
在初民社会里,能为人民除害的才能成为人们的神,才能成为历史传说中的帝王。女娲、后羿和大禹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都是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中、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高尔基说:“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神是武装着某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
研究神话或是采用神话故事来作为创作的题材,都是很好的。但我们必须把神话和鬼话区别开来,把神话与迷信区别开来。在许多故事里,张皇灵异,都是鬼话,它同富有人民性的古代神话有所不同。我们研究神话,必须小心谨慎,万不可鱼目混珠。
(节选自《古典文学思想源流》,有删改)
依据作者观点,下列不属于“古代神话”范畴的一项是
A.刑天争夺神位失败后被天帝砍头,他竟用两乳为目,用肚脐作口,操持干戚,继续舞动。 |
B.盘古开天辟地,最终力竭身亡,他的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毫毛变成星星。 |
C.落魄女子遇王生后被带回家,后被道士识破并追击,身上人皮脱落,露出厉鬼本相。 |
D.太白金星是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常奉玉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 |
下列不能说明神话“具有很高的价值”的一项是
A.神话是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与人民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
B.我们可以从神话中初步了解上古历史,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
C.神话中体现出的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精神,在后世的创作中依然传承。 |
D.《山海经》这本书记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神灵,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上古神话反映了劳动人民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生活和对幸福自由的渴望,但不含有统治者的意愿,是富有人民性的。 |
B.有些神话故事在流传和抄写的过程中,与远古神话的原始形态已有所差别,但依然可以作为研究古代神话的重要参考。 |
C.中国历史传说中的那些帝王,都是能够为民除害、具有杰出的劳动成绩、并寄予着人民美好理想的人。 |
D.各种迷信鬼话跟神话有很大的不同,完全脱离了人民性,对于这些迷信故事,我们都要全面批判,完全摒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
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 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 |
B.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的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 |
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 |
D.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
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是( )
A.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 |
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 |
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
D.《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盛景象。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 |
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
C.《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 |
D.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