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3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物质财富有了巨大增长,不过我们也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最重要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落差。在这样的前提下,特别需要寻求我们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须既能够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能够承接我们自己的悠久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异常丰富,家训、家教、家风就是极具价值的一个系列。《大学》里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毫无疑问,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由个人组成,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已经不自觉地将“教育”窄化为“学校教育”,以为“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这种语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补课的同义词。这难道不让人担忧吗?曾国藩晚年在《与弟书》中写道:“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们真应该三思其言。
在传统中国,几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训,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这就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可惜的是,这一优良传统曾经被我们自己摧毁并且遗忘;可喜的是,近年来,它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培育着良善的种子。
以我们吴越钱氏为例,近年已经恢复了祭祖时奉颂《钱氏家训》的仪式。为了便于今人记诵,古老的《钱氏家训》采用了新的形式,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个人”章强调“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家庭”章强调“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强调要慎终追远,教化后人;“社会”章强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国家”章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等等。
类似的“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不等同于教养,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育必须体现为教养,文化必须落实为文明,才有真实的价值与意义,否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都是令人怀疑的。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选自钱文忠《寻求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有删节)
下列对“家训、家教、家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训、家教、家风”是资源异常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极具价值的系列。
B.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家训”是中国每家都有的,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以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
D.“家训”是每个家族的财富,“家教”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家风”,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3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物质财富有了巨大增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落差,在这样的前提下,寻求我们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需要。
.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须既能够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能够承接我们自己的悠久传统。
C.《大学》里提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
D.《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其中“家庭”章强调要慎终追远,教化后人,信交朋友,惠普乡邻等。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家训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正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B.“家”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连接点,‘‘家训”“家教”“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的重要标志。
C.如果把教育等同于教养,文化等同于文明,那么它们就会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失去了真实的价值与意义。
D.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它有助于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直接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的暴力行为。就形态而言,它多局限于舆论范围,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并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不确定性。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非组织化、陌生化的群体,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2)过程的易操作性。随着“复制”、“粘贴”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3)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极具流动性、扩散性,其影响范围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
网络暴力的产生,根源于多种风险的交叠和共振。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既有基于职业、籍贯等联系纽带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更有基于生活娱乐、资源共享等个体偏好而形成的趣缘群体。他们借助网络交互空间(QQ、Blog等),可以随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犹如置身于一个个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同时,互联网本身繁杂难辨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加之信息内容的易编辑性以及信息散播的可操控性,网络信息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网络暴力的频发,其背后大都潜藏着“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经济社会“重效率而轻公平”的脱序式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再加上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推手”,他们以广告收入为经济来源,以“点击为王”作营销规则,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对他们而言,“网络暴力”往往就是“网络暴利”。
另外,网民群体突出表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青少年由于心理品性尚未成熟,社会辨认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而且,传统中国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对弱者的同情往往占据社会舆论的制高点;而在青年网民身上,则体现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他们以“道德审判”为武器,以伸张正义为目标,渴望获得充满认同的“网络回音”,又常常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一旦嫉妒、怨恨与公愤等在网络上无序宣泄,网络空间就处于“多数人的暴政”之下。
应对网络暴力,釜底抽薪之策便是通过减少风险交叠频率,以散化风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以技术创新规避网络技术风险仍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社会转型风险是网络暴力产生的现实根源,我们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加以应对。
下列关于“网络暴力”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带来实质性损害。
B.随着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成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形式实施的行为。
C.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网络暴力事件目前还无法确定具体的行为主体。
D.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这是由网络交往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决定的。

下列对网络暴力产生根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放的网络交互空间,犹如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由网络技术本身所带来的风险特性成为催生网络暴力的技术根源。
B.大量的“网络推手”为获取更多的广告收入,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成为网络暴力的助燃剂。
C.“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成为网络暴力现象在中国频发的现实动因。
D.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特点和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使他们常常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上,基于多种联系纽带或个体偏好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往往都具有非组织化和陌生化的特点。
B.只要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就能规避网络技术风险,应对网络暴力现象。
C.网络空间的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都属于舆论范围,不会直接对他人的生命权、身体权构成侵害。
D.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的网络信息,年轻化的网民群体很可能成为信息风险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成为信息风险的传播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新华社16日播发《“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莫言热”对于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对此,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的回答比较消极。
的确,如果只是顺其自然,目前正在兴头上的诸种“莫言热”都会过去: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于平淡;文化消费市场甚至资本市场不久就会另寻新的炒作题材,不会只在莫言一棵树上吊死;媒体也不会永远在山东高密莫言老家发掘“秘闻”。莫言前去领诺贝尔文学奖是在12月份,等这个新的题材过后,“莫言热”可能就会过去。
阅读对个人而言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然而,笔者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全民体育运动,还是讲求公共卫生、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国民道德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文明有序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推动全民阅读,也是如此。当下,应当抓住多年少有的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不管是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上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在美国、法国甚至在台湾地区,国民所读图书主要来自方便亲切的社区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而且读完之后随手可在他处归还。做好此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财力、务实细心、长期坚持。
要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离不开众多推动阅读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对于读书活动的支持。以对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他在获得诺奖之前已在日本相当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读书会竟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公众,这些草根组织不断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使相关阅读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内容。日前,莫言家乡政府放言准备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我们的建议是,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对于个人来说,阅读其实很简单。只要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那久违的人文作品,生活将会变得更充实,人生将会更有意义。
“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说,这可能比较费力而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下列有关“‘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莫言热”能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的问题,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持消极态度。
B.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仅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C.阅读犹如全民体育运动,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
D.“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能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是一个机遇,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
B.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要想让阅读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是其重要的途径。
C.政府的支持和众多民间组织是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的最根本因素。
D.将“莫言热”作为一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之中,虽然比较费力且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于平淡,所以作者作者认为“莫言热”是一种“阅读危机”。
B.阅读既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所以作者希望将针对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
C.作者认为,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D.作者认为与其在莫言家乡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面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
十三世纪中,教皇权势强盛,文化中心由罗马移向北欧,一种象征全盛的教权的教堂建筑样式——哥特式在那里产生。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出现,使宗教艺术别开生面。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高”。然而这与现代商业大都市的高层建筑的高不同,前者向天,后者着地。教堂建筑高而尖,有向上超升之妙;商业建筑高而平,有着地堆积之感。故百几十层的摩天阁虽然比哥特式的教堂高得多,但沉重地叠置在基地上并无崇高之美感。反之,哥特式的教堂形似一簇怒放的春花,彷佛拼命地想从地上抽发出来,向天空生长;又如一簇火焰,势将上冲霄汉:所谓“锦绣的森林”是也。
形成这种样式崇高而秀丽特色的要素是柱头和尖头拱门。为求增加垂直的效果,哥特式不用一根根的粗柱,改用一束束的细柱。又在屋顶上加尖高塔,使柱束上的许多垂直线因尖高塔的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无尽之境。柱束之间,不用壁而用尖头拱门形的窗。壁有板滞之感,足以减却向上之势,尖头窗则增加了秀丽与崇高。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尖头拱门交互错综于上,仰望时似觉身在大森林中,而毫无屋顶压迫之感。总之,哥特式建筑全无墙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几乎没有水平线,全体由垂直线构成。这种建筑形式萌芽后,很快风行全欧,不但教堂建筑上用之,一般的建筑也都受这种样式的影响。
“锦绣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诞生,宗教建筑的发展就达于极点。这种式样的杰作,多在北欧,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为哥特式中的典范。这教堂工程历六世纪之久,其工作之困难盖可想见。为了表现宗教的神秘相,建筑师把宗教的精神翻译成视觉的形态,用形体来表现抽象的观念,于是否定了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哥特式冒险尝试而成功的另一例是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这教堂的形式,虽与科隆大教堂大同小异,但是北欧的大势与意大利的传统的合并式样,可为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这教堂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为材料,据说,是意大利人欲与北方的阿尔卑斯山争高而建造的。
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一味冒险求高,终于陷入自灭的运命。此时基督教势力也由于极度地扩张,达到了衰沉的时期。世间一切文化相关联,政治、宗教、艺术,互相牵制而展进着,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中世纪的封建制和教会权同时没落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选自《丰子恺谈建筑》,有删改)
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教皇权势强盛,欧洲文化中心北移,使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别开生面的哥特式教堂应运而生。
B.哥特式教堂屋顶的尖高塔,使柱束的垂直线得以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切合了向上超升的宗教观念。
C.否定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最终哥特式建筑在一味冒险求高中获得成功。
D.据说,为与阿尔卑斯山争高,意大利人兼容并蓄建造的米兰大教堂,成了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

对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与基督教势力同时达到衰沉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是哥特式建筑自灭的外因。
C.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违背客观规律,是哥特式建筑走向衰亡的自身原因。
D.世间一切文化相互关联,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教权的同兴同衰就是明证。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被誉为“锦绣的森林”的哥特式教堂,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会赞叹其秀美与崇高。
B.普通的民用建筑受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影响,窗户往往采用尖头拱门的形式。
C.商业建筑大量采用板滞的墙壁,减却向上之势,即使高可摩天,也不能给人崇高的美感。
D.哥特式教堂的建筑样式,不仅影响了民用建筑,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的艺术形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龙城”还是“卢城”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③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④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
⑤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⑥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⑦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它,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俱佳的境地。
《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
B.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
C.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
D.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

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

A.“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卫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
B.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也是出于诗歌音律的需要。
C.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内统称为“龙城”
D.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央广网财经9月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香港晨兴基金会昨天宣布,将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款3.5亿美元,这是哈佛创校378年以来收到的最大单笔捐赠金额。
晨兴基金会是香港恒隆集团的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在1996年创立的机构,致力于推动慈善和捐助教育科研。陈氏兄弟出生于香港,都有求学美国的经历。其中,陈乐宗更是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获得过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工作。
对此,正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MBA的诺亚对《天下公司》说,校友向母校捐款,这在美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接受教育,所以希望下一代、下几代的校友,都能接受同样,甚至更好的教育,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财富捐赠给学校。
现在,在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大学,捐款早已超过学费总额,成为主要经费来源之一。2008年全美各大学共收得310亿美元的捐款;2010年哈佛大学的校友共捐款六亿美元,而哈佛的捐赠基金总值已经超过275亿美元;2011年耶鲁大学校友捐款七亿多美元,加上投资回报,截至年底,该校的捐赠基金总额则超过了200亿美元。
美国大学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么多捐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个学校都设立专门的团队来做这件事。这个团队并不是专门劝富商来捐款的,它是针对学校全部的募捐项目,去运营和宣传,基本上是通过三个途径。一个是这些名校每年都会有校友聚会,这种聚会就是募捐的最好机会。第二个是每个学院和大学的校长都会到各个国家有目的性地做一些演讲,宣传自己,取得这些国家一些个人和机构的支持。第三他们还会主动发邮件给校友和一些乐于捐助的慈善家,请他们捐款。
哈佛大学表示,陈氏兄弟的捐款没有限制用途,可用来资助学生、兴建新校舍、成立种子基金以及支援学术研究等。同时,哈佛大学还决定将公共卫生学院改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以纪念恒隆集团已故创办人、陈氏兄弟的父亲陈曾熙。这是哈佛大学第一次因为慈善捐款而为一个学院改名,此前,哈佛只为纪念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而命名了肯尼迪政治学院。
(选自《西安日报》)
材料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秋恒报道】 据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1月4日消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报道说,张磊是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这笔捐款将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计划项目,以及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
(选自《环球时报》)
材料三:
当年,美国人司徒雷登受命在北京筹建私立燕京大学,需要大量筹款。后来,他在美国募集到大约250万美元,这笔资金成为燕京办学主要的经济来源。有中国人问他:“你们外国人为什么要给中国大学捐钱?”司徒雷登回答:“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如果把各个民族的文明融合为一体,那么就能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今天,也有许多外国朋友、外资企业热心资助中国的大学和学生,或是爱心助学,或是资助建造办公楼和实验室。大学固然有其地域性和民族性,同时也担负着传承社会文明、创造新知识和新成果、造福全人类的任务,世界名校在这方面处于“领跑”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留学生捐巨资给耶鲁,是件大好事。
(选自《解放日报》)
材料四:
美国的大学往往具有浓厚的象牙塔气质,往往很警惕政治对大学的渗透,同时也与商业环境和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对公立大学的警惕,美国有不少私立大学的办学资金往往靠校友捐款资助。对捐款的毕业生而言,这既是对母校培养自己的回报,同时也是在母校历史上留名的机会;对校方来说,这些捐款主要用来作为研究学术和培养下一代学生的经费,为了监督这些经费的使用,校方往往会成立专门的组织进行监督。捐款的一个很重要用途,就是用来资助缴纳不起学费的贫困生。
某种程度上,社会在教育上的投资或者捐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反映。但是投资或者捐款需要投资者和捐款者的主动性,因此学校本身既需要魅力也需要公信力。一个人对一个学校的感情并不必然与在这个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成正比,而与他在这个学校学业上的收获以及个人生活上的愉悦程度有关。同时,一个人对他母校的感情也与这所母校本身的名气没有多大关系,一个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最好教育的大学往往会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故乡,一个有魅力的大学与它的学生一定有一种深刻的感情和长时间的默契。
(选自《南方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陈氏兄弟都有求学美国的经历,陈乐宗更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学习过,这是晨兴基金会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款3.5亿美元的唯一原因。
B.美国大学各个学校都设立专门的团队来做募捐。其募捐的对象不仅仅是富商,还包括校友、某些个人和机构以及一些乐于捐助的慈善家。
C.文明没有国籍的界限,司徒雷登在美国募捐筹建私立燕京大学,张磊捐款耶鲁大学的善举都向世人展示了其广阔的胸襟和高远的眼界。
D.大学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它们担负着传承社会文明、创造新知识和新成果、造福全人类的任务,世界名校在这方面处于“领跑”地位。

E.美国不少私立大学的办学资金往往靠校友捐款资助,这是因为它们很警惕政治对大学的渗透,同时也与商业环境和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两则新闻主要内容的异同。
(3)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国外大学能够获得巨额捐赠的原因。
(4)反思国内高校建设,你有哪些针对性的建议?请结合现实和相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学问的气象
袁行霈
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
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仅以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家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阙有曰:“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
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渊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令人敬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与预订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象他的心肠,感动之余更增加了几分钦佩。
下列关于“气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诗讲究气象,这个气象以诗的风格雄浑飘逸为上,气势恢宏。有气象的诗境界高远。
B.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是指学问的格局与境界。学问有气象则自能使人信服。
C.做学问者也要有气象。这个气象指做学问者的学术视野与格局,也指做学问者的品质。
D.学问气象的形成取决于学问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道德高尚者其学问自然精深且有气象。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来形容做学问,是指收集材料、辨析材料,融会贯通,尽为己用。
B.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开山之功,并总结了王国维的三大功绩,认为其著作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
C.余嘉锡认为纪晓岚会编纂《四库全书》,但不会辨证舛误,仍比自己强得多。自己虽会辨证,却不能为其提要。
D.蔡元培的手迹中多次讲到版税问题,希望出版方能及时发放版税,这显示了蔡元培作为一个学者的气象。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问的气象不在于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小的也能气象非凡,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但题目大的更容易有气象。
B.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做学问时,总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且能做到“万象为宾客”。
C.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往往能开山立派,确立规则,发凡起例,树立典范。王国维先生的治学三规则已成治文史者的圭臬。
D.有大家气象的学者为人正直、诚实、刚强,具有这样的品质方能坚持真理及做学问的方向,这样的学者宽容而悲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犬儒: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
⑴犬儒是个外来词,人们通常将它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但要更完整把握它,就需要追溯一下它的起源和演变。
⑵犬儒派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狄奥根尼。这派哲学主张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力倡回归自然。据说狄奥根尼本人住在一个桶里,以讨饭为生。有人讥笑他活得像条狗,他却不恼。“犬儒”之称由此得名。
⑶早期的犬儒是极其严肃的,狄奥根尼是一个激烈的社会批评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间的一切伪善,热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从物欲之下解放出来的心灵自由。狄奥根尼也确实愤世嫉俗,他曾经在大白天提着一个灯笼在城里游走,说:“我在找一个真正诚实的人。”
⑷随着犬儒哲学的流行,其内涵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后来的犬儒派发表宏论,竭力鼓吹没有物质财富是多么的美好,而对自己的家乡依依不舍或悲悼自己亲人的死亡是多么愚蠢。德勒斯就说:“我的儿子或妻子死了,那难道就有任何理由应该不顾仍然还在活着的我,并且不再照顾我的财产了么?”“超脱”到这一步,未免就有些矫情了。还是这位德勒斯,当富翁送给他一笔钱时,他收下了,说:“你慷慨大度地施舍给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于你,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唠叨不满。”这里暗含的逻辑是,金钱本是无所谓的东西,我若拒绝你的馈赠或收下金钱又表示感谢,倒显得我把金钱太当回事了。这种态度看上去很洒脱,但好像又有些无耻。
⑸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据一种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却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这自然就引出了一个后果: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那一个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世俗观念满不在乎的同时,又毫无顾忌地去获取任何世俗的东西。于是,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就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而且还往往是对世俗中最坏的部分的不知羞耻的照单全收。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狄奥根尼坚持真善、揭穿伪善的批评精神也就变成了他们对善良、德性、理想的怀疑与无情嘲弄。
⑹犬儒一词的演变证明,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其间只有一步之差。一般来说,愤世嫉俗总是激烈的理想主义,玩世不恭则是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偏偏是那些看上去最激烈的理想主义反倒很容易转变为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原因何在?因为,许多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在看待世界时缺少程度意识或分寸感,对他人缺少设身处地的同情和理解,不承认各种价值之间的紧张与冲突,这样,他们很容易走向绝望,进而怀疑和否认美好价值的存在,最终则是放弃理想放弃追求。“世界既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亦唯有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一个理想主义者常常是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之后才变成犬儒的,但正如哈里斯所言:“犬儒不只是在过去饱尝辛酸,犬儒是对未来过早地失去希望。”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如何理解“犬儒不只是在过去饱尝辛酸,犬儒是对未来过早地失去希望”一句的含意?
犬儒们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原因何在?请根据文本概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三种人生态度
粱漱溟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世俗之愚夫愚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元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的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逼催,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浅深。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转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选自《人生的艺术》,有删节)
对“三种人生态度”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逐求”意即人于现实生活中受趣味引诱和问题刺激,逐求予物质的享受。
B.“厌离”是人被欲望和种种社会现象纠缠感到人生太苦、太无意思而产生的人生态度。
C.“郑重”的态度在“向外用力”时就是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
D.“郑重”的态度在“向内用力”时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与“逐求”相近。

根据原文内容,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之西洋人将“逐求”理智化,并使之成为一套理论,杜威之实验主义是其中的代表。
B.与其他动物走本能道路不同,人的理智作用特别发达,突出表现为能回转头来反看自己。
C.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逼催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因为这不是自觉自主的。
D.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厌离是宗教的路,三种人生态度各有所长,相互补充。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对人生态度的三分法与中国传统的“出世”“入世”二分法有着根本的区别。
B.“厌离”的人生态度人人都有,分别在于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是否彻底、到家。
C.“郑重”一词用于儿童看似太严重,其实是为了强调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
D.作者自己的经历证明,只有经过厌离后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才能尽力生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们要知道一年中寒来暑往,常常用肉眼来看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 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就是物候。物候学也可以说是没有观测仪器时代的气象学和气候学。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便开创了这种观测,积累了三千年的丰富材料。
中国的许多方块字,用会意象形来表示。在周朝初年的文件中,如衣帽、器皿、书籍、家具和乐器等名称都以“竹”为头,表示这些东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可见周初黄河流域竹类广泛生长,而现在则不行了。商周时代,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对于他们,季节的运行是很重要的事。人民采用各种方法来定春分,作为农业操作的开始时期。当时位于山东近海的郯国人民,每年观测家燕的最初来到以定春分,但是现在家燕3月22日才到长江下游。郯城和上海两地的年平均温度相差1.5℃,正月平均温度相差4.6℃。这个结果与考古时期用竹子分布区域变化的方法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周初温暖的气候不久就恶化了,汉江在公元903年和897年就两次结冰。但是,
到春秋时期又和暖了。《左传》中往往提到,山东鲁国过冬,冰房得不到冰。周朝中期,黄河流域下游到处可以生长梅树。《诗经》中就有五次提过梅。《秦风》中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终南山位于西安之南,现在无论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都无梅树了。而且在商周时期,梅子被普遍用来调和饮食,因当时不知有醋。这说明梅树的普遍性。战国秦汉时期,气候继续暖和。清初的张标研究了秦朝《吕氏春秋》中的物候资料,认为秦时春初物候要比清初早三个星期。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桑在齐鲁,竹在渭川,漆在陈夏。这些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都推向北方。公元前110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斩伐了河南淇园的竹子编筐盛石子来堵口,可见那时河南淇园竹子的繁茂。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国都洛阳晚春还降霜雪,但冷的时间不长。当时,河南南部的桔和柑还十分普遍。直到三国时代,曹操在铜雀台种桔,已经不能结实了,气候已比司马迁时寒冷。曹操儿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结冰,演习不得不停止。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那时,气候已比现在寒冷。这种寒冷继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公元280—289年这十年间达到顶点。当时每年阴历4月份降霜,估计那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南北朝时,南京覆舟山筑有冰房,是用以保存食物新鲜的。那时南京的冬天应比现在要冷2℃,才能提供储藏需用的冰块。约在公元533—544年出版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六朝以前中国农业最全面的知识。根据这本书,当时黄河以北阳历4月中旬杏花盛开,5月初旬桑树生叶,与现在相比约迟了两周到四周。此外,书中还讲到当时黄河流域石榴树过冬要“以蒲藁裹而缠之”,也表明六世纪上半叶比现在冷。
节选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
下列能说明上世纪半叶我国天气渐趋寒冷的一项是

A.三国时代,曹操在铜雀台种桔,大都已经不能结实了,气候已比司马迁时寒冷。
B.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结冰,演习不得不停止。
C.东汉时期,冬天严寒,国都洛阳晚春还降霜雪。
D.当时每年阴历4月份降霜,那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南京覆舟山筑有冰房,是用以保存食物新鲜的。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朝初年,衣帽、器皿、书籍、家具和乐器等名称都以“竹”为头,说明周初黄河流域竹类广泛生长,气候比现在寒冷。
B.商周时期,梅子被普遍用来调和饮食,梅树普遍生长,说明周初时期,气候恶化了。
C.桔在江陵,桑在齐鲁,竹在渭川,漆在陈夏。这些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都推向北方,说明古代中国比现在温暖。
D.黄河以北阳历4月中旬杏花盛开,5月初旬桑树生叶,说明六世纪上半叶的气候较现在寒冷。

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是怎样来推断古代气候情况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①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被广为运用交际工具,微博有与众不同的发表意见的方式。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理性说理的言论,由此,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
②微博是一种字数非常有限的传媒方式,往往不足以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等“罐头思维”式的言论,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
③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这就是罐头思维。罐头思维表现为“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最终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④理性的说理需要足够的文字。说理是由三个必要部分:结论、理由和保证组成。“说理”与“非说理”的区别在于说理有结论,并有理由,而非说理则只有结论。在说理的主张和理由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中介保证,又称“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可靠,那么,再好的理由也不能充分证明结论的合理。
⑤往往是在需要思考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时,我们才特别注意那个被省略掉的假设。例如,一个人说尼克松是一位好总统(结论),因为他擅长外交事务(理由)。这是一个说理的陈述,但并不可靠。单凭这个理由,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在理由与结论中那个被省去的假设(“一个擅长外交的总统一定是好总统”)是有问题的(“片面”)。
⑥说理需要理性、逻辑、认真地对待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为了能够说服与自己看法和主张不同的他人。以广大的而不是专门读者为对象的报刊,是最适合于说理的大众媒体。微博则主要是在朋友、熟人,或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中传播。在这些群体里,三言两语,说说心情,发发感慨,晒晒心情,是用不着太说明理由的。“非说理”并不是微博的错,因为微博本来就不是为说理的。
⑦微博往往使用感情色彩鲜明、富有修辞特色的“痛快”语言,这是因为微博信息需要借助强烈的情绪感染方能得以传播,结果更是不断强化、激励已经在起作用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人一种雄辩的感觉,似乎能够提高说服力。然而,在这种说服中,需要把说理与感染作一区分。有感染不等于就有好的说理。 (选自2011年《南方周末》,有删改)
对“罐头思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方便的解答可能导致“罐头思维”。
B.“罐头思维”使得人们习惯接受可以免除思考之劳的论断。
C.“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都属于“罐头思维”。
D.“罐头思维”让人们从懒于仔细思考到丧失仔细思考能力。

“微博不是好的说理形式的理由”,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篇幅有限,容易缺失说理的必要部分。
B.微博主要在朋友圈和熟人圈中传播,用不着太说明理由。
C.过于注重感染力,妨碍了说理。
D.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个人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妨碍了理性说理。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往往使用感情色彩鲜明、富有修辞特色的“痛快”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人一种雄辩的感觉,能够提高说服力。
B.文章第⑤段用尼克松的例子是说明,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可以通过还原理由与结论之间的假设,并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来验证。
C.微博常常裹挟大批的粉丝,其实就是一种同声相求的效应。在同声相求的群体里,人们往往更能够交互信息,思维更加完备,更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事物本质。
D.新的传媒方式一旦被普遍采用,便有可能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非理性的转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礼乐相须以为用
项 阳
所谓礼乐,是指在国家、民族、群体、个人重要事件中与仪式相须为用的乐。《礼记·月令》云:“凡用乐必有礼,用礼则有不用乐者”,所谓“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公制礼作乐拉开国家制度下礼制仪式用乐三千载之帷幕。中国礼制在三千年间以五礼样态实施,即吉嘉军宾凶,每类礼制有多层级的仪式形态,有些只能在国家最高仪式中使用,有些可以上下相通地用于各种层级,因不同礼制类型而形成多种用乐风格,让人们在仪式用乐中感受和体味崇高、庄重、肃穆、豪迈、缅怀、仁爱等多种情感,如此形成国家和民间具有体系化特色的礼乐形态。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礼仪用乐形态,中华文化为何将“礼乐文明”视为特色呢?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乐以审美、教育、娱乐、实用和社会多种功能,在仪式化乐的应用中使国人体味多种内涵。礼制仪式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与之相须为用的礼乐当然也有多类型、多层级、多种风格,如此构成礼乐形态的体系化。在仪式体系化用乐的礼乐观念下,历朝历代,当国家和社会走向稳定繁荣之时必定要建立自己的礼乐体系,诸如唐代开元盛世的礼乐体系即如此。
当代文化建设中要不要承继传统礼乐观念并构建新的礼乐体系呢?答案是肯定的。既然礼乐文明体系化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深层精神内涵,我们何以不将它发扬光大呢?
不可否认,传统礼乐文化中特别是某些高端仪式、仪轨的确过于繁琐,因此在建立中华礼乐文明新体系之时,应注意既体现民族特色又简洁明快;既要彰显国家意义,也考量民众多层次需求;既有高端“国乐”,亦要上下相通,在同一类型下分出层级,在不同类型下显现风格多样性。我们看到,国家在当下也有一些礼仪用乐,诸如颇具象征意义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用乐,人民大会堂前迎接来宾用乐以及在一些庄重场合奏唱国歌等等,这些是国家礼仪用乐的一些基本需求。
中华民族的礼乐观念是在数千年发展中动态形成的。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国家礼制仪式用乐当然要体现时代风貌,在不同仪式中凸显民族特色,显现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借鉴多民族甚至是外来文化元素,诸如乐队组合等。把握吉嘉军宾凶礼制仪式用乐的特点,在多类型、多层次、多风格中展现中华民族礼仪用乐之风采,使参与者在其中体味与感知,从精神上得到洗礼。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不属于当前建立中华礼乐文明新体系时注意点的一项是(  )

A.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国家礼乐文明新体系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提倡简洁明快。
B.既要彰显国家层面的意义,也要考量不同层面民众的多层次需求。
C.既要有高端“国乐”,也要上下相通,在同一类型下分出层级,在不同类型下显现风格多样性。
D.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某些高端仪式、仪轨过于繁琐,这是不可否认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周公制礼作乐拉开国家制度下礼制仪式用乐三千载之帷幕,在三千年间中国礼制是以吉嘉军宾凶五礼样态实施的。
B.中国礼制中的每类礼制都有多层级的仪式形态,这些仪式都可以在国家和民间各种层级之间通用,从而让人们在仪式用乐中感受和体味崇高、庄重等多种情感。
C.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乐以审美、教育、娱乐、实用和社会多种功能,在仪式化乐的应用中能够使国人体味多种内涵,所以中华文化将“礼乐文明”视为特色。
D.因为礼制仪式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所以与之相须为用的礼乐当然也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多种风格,如此才能构成礼乐形态的体系化。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乐相须以为用,大礼必有仪式,仪式必须用乐,在仪式中礼与乐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B.唐代开元盛世的礼乐体系就是在唐朝走向稳定繁荣之时为自己建立的礼乐体系。
C.礼乐文明体系化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深层精神内涵,所以,当代文化建设要将它发扬光大。
D.建立国家礼制仪式用乐体系,要体现时代风貌,要凸显民族特色,类型、层次、风格要多样化,使参与者从精神上得到洗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母语文化及其他
日前,广电总局发布通知:电视节目中所用外语和缩略词“NBA”“GDP”“WTO”等等,将告别央视。
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
“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300—400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
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的应对办法还是很多的,改造也罢,融合也罢,有先辈经验可资借鉴。关键是重视不够。
“洋泾浜”的拥趸者,有一种悖论,认为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太难学,不如26个拼音字母易懂易记,随便几个字母组合就是词组,含义深广。其实,这大大误读了中国汉字。据中西方文字学家共同研究考察的结果,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汉字,无论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书写艺术的文字。它在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上,堪称世界一绝。曾有人为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表示过担心,认为方块字束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手脚。岂料,随着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对输入法的研究开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中国文字昂首进入计算机时代,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同时,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
文字之争说穿了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近年来,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用法律形式维护本国语言,法国把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法语日”,总统在这一天要出来讲话,号召保卫法语。德国人坚决反对德英语言混杂,提倡在德国要讲德语。美国近年也颁布法律,坚决维护其强势英语的地位。在这场文化角逐中,中国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万世基业。
对“汉字及母语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是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体。
B.中国汉语言文字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文字。
C.英汉文字混杂,实际上是轻视民族文化和自信力缺失的表现。
D.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用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式将外来文化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母语文化中。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无论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已受到严重威胁。
B.中国人对计算机输入法的研究开掘,加快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脚步。
C.有人认为汉字难学是因为汉字不仅要表情达意、承载信息,还要注意书写艺术。
D.眼下,社会对汉语轻视与麻木主要是由我们的文化传承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加之英语的强势入侵造成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主要大国都在颁布法令维护本国语言。我国电视节目中如“NBA”“GDP”“WTO”等
外语和缩略词将告别央视,这是广电总局坚决维护汉语言文字纯洁性的具体表现。
B.目前,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是汉字。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中,汉字表意最简洁。
C.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中,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因此,我们要保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D.文字之争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我们既要敢于吸纳更多的外来语为我所用,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的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并以格律诗的面貌流传至今。人们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这个历史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最初词的全称是“曲子词”。“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所以,“曲子”和“词”都是它的简称。后来“词”终于占据了优势,成为通用名称,与诗并列为韵文中的一体。
曲子词包括民间曲子词和欧阳炯所称的诗客曲子词。前者可以晚清在敦煌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及其他曲子的残卷为代表,后者可以《花间集》为代表。试将二者加以比较,便可明了词的产生及其初期发展情况。敦煌曲子词绝大部分是无主的作品;而《花间集》里的作者除少数外,皆有行实可考。就语言方面比较,花间词派诗人的作品重词藻典雅,而敦煌曲子词则用朴素语言。词的内容原很丰富,敦煌曲子词保存了原始词的风貌,而《花间集》存词则显示出所谓“诗客”们接受民间曲子词的形式而加以发展的情状。词在民间初创阶段,体式尚不怎样严格。到了诗人手里,便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使得形式渐渐固定下来。经过这样一个阶段,词固然渐失其民间文学本色,但由于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奠定了后来其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
词是乐章,因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视其与音乐关系如何,形成了不同的两条道路:创制新调,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的内容。北宋柳永、周邦彦等通晓音律,既本古乐以翻新调,又善于创作谐合音谱的歌辞。但张炎评论周邦彦时,还嫌他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可见婉约派对于合乐要求之高。与此相反的一条道路就是黄庭坚所谓“寓以诗人之句法”,要求“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这样的豪放派把协律放在第二位。苏轼“以诗为词”更为明显,他简直在词的发展中划下了一条分界线,给词另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前人对苏词的评价大都很高,看法也大体相近。晁补之说:“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苏轼词的特点是音律渐疏,而内容更为丰富。作者的性情抱负更能表现于字里行间,因而词境扩大,词体始尊。因此,苏轼及其同派词人的贡献是扩大了词的歌咏范围,延长了词的生命,使其获得新的发展。他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些爱国词人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上述两条道路虽各有所偏,但在创作实践中名家仍力求兼顾。如苏轼的词并非不能歌唱,不过要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晁以道尝见其酒酣自歌《阳关曲》,便说“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至精于音律的词家如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也是词章能手,写了很多传诵至今的词作。
这两条道路一直贯串在词的发展史中并明显影响了词的风格。大体说来,重视音乐关系者词多婉约,不受束缚者词多豪放。                             (有删改)
下列关于词的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词,作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讲究格律,流传至今,人们向来把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唐宋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
B.词大致沿着两条道路发展,风格迥异,重视与音乐关系者词多婉约,不受束缚者词多豪放,二者各有千秋,比较而言,后者以南宋爱国词人为代表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篇章。
C.词是乐章,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创制新调,还是恢张词体,均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
D.词在民间初创时,体式尚不怎样严格,但具有民间文学本色,后来诗人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才使得词的形式渐渐固定下来,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词之所以与诗并列为韵文中的一体,是因为词是“曲子”和“词”的统一体,“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B.词在初创阶段语言朴素,作者大多不可考,后经文人考究,其形式固定下来,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奠定了后来其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
C.柳永、周邦彦属于主张并实践创制新调、追求合乐,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的婉约派词作者,而苏轼则不属于这一流派。
D.周邦彦的词能歌唱,苏轼的词也能歌唱,不同的是苏词要关西大汉执铁板歌唱。精于音律的词家如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也是词章能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对词的发展功不可没,其词内容丰富,词境扩大,大大提高了词的地位,影响深远,尽管其词多不谐音律,但自有特色。
B.南宋爱国词人深受苏轼影响,继承并光大了豪放词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词篇,只是其词的艺术价值稍逊于苏轼词。
C.“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这些话可印证苏词以诗为词、风格豪放的特点。
D.词在发展过程中,先是因“诗客”们接受民间曲子词的形式从事创作而得以发展,后来又沿着两条道路革新发展,最后到宋代繁盛一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
汪为胜
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儒家孔子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这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自然景物的人格化描写,在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天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南北山水,自然景物皆可自由组合。他的这一思想观念将事实的表象内化为了物我合一的“精神山水”。
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这些画论运用哲学精神提出了有关山水画的要求,诸多山水画大师都善于将哲学精神运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中。
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思而取物之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其山水画作“平淡天真”,流露出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道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法”。在他看来,“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有着一片化机,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样才能渐入“无”的境地、“虚”的境地、“淡”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是得到升华,达到“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沧海则意溢于海”的创作境界。这是哲学精神影响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宋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自适其志”,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他喜好南方轻墨浅岚的山水,“米氏云山”是他追寻道家“平淡天真”理想的最终选择和归宿。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主张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古代先贤很智慧的地方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所发出之处并不是脑,而是心得思维。老子以气入手探讨万物起源,庄子讲人之生为气,人之存为气,达到最高境界亦为气。故而,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主张,认为绘画应“取其意气所到”。倪瓒所提到的“逸气说”,与苏轼的观点皆受道学的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明董其昌受儒、道、禅思想影响很重,他的山水画论文常用古典哲学相喻,他笔下的山水,构图力为抓住“远”这一特征,总是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以披麻用笔,轻松、柔和,毫无觚棱钩角刻露之痕,这是道家“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思想作用的结果。他用墨虚淡、柔和、软秀,也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影响下的结果。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精神,这是前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需要认真研究。倘若我们鄙之弃之,遗失殆尽,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将会失去“中国精神”,成为没有核的泡沫气体,我们将为之付出代价。
(选自2013年2月28日《美术报》,有删改)
下列关于影响中国山水画的“哲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首次用哲学眼光来审视山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的创作主张。
B.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本性相同,这成为后世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C.庄子认为春夏秋冬、南北山水的景物都可以自由组合,这是一种把事实表象内化为“精神山水”的思想观念。
D.哲学精神在古代许多山水画大师的创作中都有体现,所以历代画论都是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

对相关画家创作特点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浩是用老庄哲学精神创作山水画的开创者,他的创作以山水寓意道的法则和规律,强调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董源深受道家出世的思想影响,他笔下的江南山水,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风格平淡天真,有深厚的高隐成分。
C.郭熙认为“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远”才能渐入“无”“虚”“淡”的境地,精神世界方可升华,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D.董其昌的山水画构图强调“远”,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用笔轻松、柔和,这是道家思想作用的结果。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老子、庄子都对“气”极为推崇,他们的主张体现了古代先贤认为心得思维产生于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这一智慧。
B.宋代文人画家颇受道家思想影响,苏轼提出的“士人画”就是一种写实性山水画作,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
C.中国古代山水画用笔轻松、柔和,用墨虚淡、软秀,这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对创造者影响的结果。
D.哲学精神是笔宝贵财富,是山水画“中国精神”的灵魂,今天的创作如果抛弃这一传统,一味求新求变,后果难以想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